道在第4个字的诗句
道在第四个字的诗句
- 昭明其道乃尊。 -- 出自南北·庾信·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五
- 朝来闻道仙童宴,翘首翠房玄圃。 -- 出自宋·蒋捷·摸鱼子·亸吟鞭
- 便从阁道出西清,入少微,浴咸池。 -- 出自明·刘基·二鬼
- 蜀国周道五千里,蛾眉岧岧连玉垒。 -- 出自明·刘基·蜀国弦
- 蒺藜生道傍,延蔓何绵密。 -- 出自明·刘基·种怀香
- 空余一道秦淮水,著意西流竟向东。 -- 出自明·刘基·钟山作
- 北人尽道江南好,江南才到便为家。 -- 出自明·刘基·江南曲(五首)
- 天津阁道轥趯昽,归来瑶台十二层。 -- 出自明·刘基·僧道士蒋玉壶长歌
- 锦书远道嗟奚及,坐守吴山一春碧。 -- 出自清·陈维崧·本意和倪云林原韵
- 西风古道,二十年来人渐老。 -- 出自清·陈维崧·秋雨过红板桥
- 唐虞世道治。 -- 出自汉·嵇康·六言诗十首 其二
- 前识丧道华。 -- 出自汉·嵇康·五言诗三首 其一
- 遥念大道逼。 -- 出自汉·嵇康·五言诗三首 其二
- 牧马古道傍,道傍多古墓。 -- 出自唐·常建·古意
- 官闲胜道院,宅远类荒村。 -- 出自唐·戴叔伦·独坐
- 马疲盘道峻,投宿入招提。 -- 出自唐·戴叔伦·宿灵岩寺
- 山川迷道路,伊洛困风尘。 -- 出自唐·戴叔伦·江上别张欢(一作劝)
- 洪崖成道二千年,唯有徐君播青史。 -- 出自唐·陈陶·题徐稚湖亭
- 开元有道,聊复乘兴一来宾。 -- 出自宋·李纲·水调歌头·太白乃吾祖
- 还应公道在,未忍与山期。 -- 出自唐·杜荀鹤·长安冬日
- 直应吾道在,未觉国风衰。 -- 出自唐·杜荀鹤·维扬逢诗友张乔
- 如君真道者,乱世有闲情。 -- 出自唐·杜荀鹤·乱后再逢汪处士
- 且将公道约,未忍便归耕。 -- 出自唐·杜荀鹤·秋晨有感
- 烟雨僰道深,麾幢汉仪盛。 -- 出自唐·权德舆·送袁中丞持节册南诏五韵
- 缭垣复道上层霄,十月离宫万国朝。 -- 出自唐·权德舆·朝元阁
- 金兰同道义,琼简复芝田。 -- 出自唐·权德舆·州名诗寄道士
- 将军易道令威仙,华发清谈得此贤。 -- 出自唐·权德舆·扬州与丁山人别
- 能将此道助皇风,自可殊途并伊吕。 -- 出自唐·权德舆·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
- 人间纵道铅华少,蝶翅新篁未肯无。 -- 出自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
- 始嗟吾道穷,竟使空言垂。 -- 出自唐·陆龟蒙·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复示荣唱
- 升平闻道无时节,试问中林亦不妨。 -- 出自唐·陆龟蒙·闲书
- 其间王道乖,化作荆榛墟。 -- 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酬前进士崔潞盛制见寄因赠至一百四
- 拜迎弥道路,舞咏溢郊鄽。 -- 出自唐·杜审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
- 抚躬衔道义,携手恋辉光。 -- 出自唐·杜审言·赠崔融二十韵
- 灵山含道气,物性皆自然。 -- 出自唐·钱起·过瑞龙观道士
- 几年深道要,一举过贤关。 -- 出自唐·钱起·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
- 欲知儒道贵,缝掖见诸侯。 -- 出自唐·钱起·送李判官赴桂州幕
- 匡济难道合,去留随兴牵。 -- 出自唐·钱起·海畔秋思
- 寄谢营道人,天真此翁有。 -- 出自唐·钱起·赠柏岩老人
- 云阴鸟道苔方合,雪映龙潭水更清。 -- 出自唐·李端·送皎然上人归山
- 满堂归道师,众口宗诗伯。 -- 出自唐·李端·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
- 人间莫道无难事,二十年来已是玄。 -- 出自唐·张祜·赠处士
- 春申还道三千客,寂寞无人杀李园。 -- 出自唐·张祜·感春申君
- 贫知交道薄,老信释门空。 -- 出自唐·张祜·秋夜宿灵隐寺师上人
- 家人笑道,老子今日是生朝。 -- 出自宋·无名氏·水调歌头·久雨忽开霁
- 登科人道无双。 -- 出自宋·无名氏·沁园春·姑射琼仙
- 三条驰道隐金槌。 -- 出自宋·无名氏·导引·九清三境
- 多情总道是东君,东君也有无情处。 -- 出自宋·无名氏·踏莎行·萼破前村
- 都城传道,翰苑称觞欢笑。 -- 出自宋·无名氏·感皇恩·明夜月团圆
- 今朝报道天晴也,花已成尘。 -- 出自宋·无名氏·采桑子·年年才到花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