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3个字的诗句
道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名著道山传故事,政行两郡泣遗民。 -- 出自宋·张耒·邓慎思学士挽词
- 眷彼道路人,熙然乐而康。 -- 出自宋·张耒·至日离许州
- 和笑道,莫多情。 -- 出自唐·张泌·江城子·碧阑干外小中庭
- 维将道可乐,不念身无官。 -- 出自唐·李颀·崔五宅送刘跂入京
- 嵩阳道士餐柏实,居处三花对石室。 -- 出自唐·李颀·送王道士还山
- 东峰道士如相问,县令而今不姓梅。 -- 出自唐·曹松·乱后入洪州西山
- 处困道难固,乘时恩易酬。 -- 出自唐·许浑·送林处士自闽中道越由霅抵两川
- 能琴道士洞庭西,风满归帆路不迷。 -- 出自唐·许浑·送张尊师归洞庭
- 惟有道情常自足,启期天地易知恩。 -- 出自唐·杨巨源·送李舍人归兰陵里
- 自禀道情龆龀异,不同蘧玉学知非。 -- 出自唐·杨巨源·和令狐郎中
- 青溪道士人不识,上天下天鹤一只。 -- 出自唐·高骈·杂歌谣辞·步虚词
- 寂历道傍树,曈曨原上霞。 -- 出自唐·綦毋潜·送储十二还庄城
- 听彼道路言,怨伤谁复知! -- 出自唐·元结·舂陵行
- 如今道士三四人,茹芝炼玉学轻身。 -- 出自唐·元结·宿无为观
- 终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宠辱惊。 -- 出自唐·崔涂·夏日书怀寄道友
- 由来道姓秦,谁不知家楚。 -- 出自唐·皇甫冉·见诸姬学玉台体
- 阮公道在醉,庄子生常养。 -- 出自唐·皇甫冉·题高云客舍
- 东溟道路通秦塞,北阙威仪识汉官。 -- 出自唐·皇甫冉·送钱唐路少府赴制举
- 罗浮道士访移来,少室山僧旧应识。 -- 出自唐·皇甫冉·同韩给事观毕给事画松石
- 青云道是不平地,还有平人上得时。 -- 出自唐·李频·自遣
- 先探道德要,留待圣明辰。 -- 出自唐·张说·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应制
- 妙含道德五千余,迥出洞天三十六。 -- 出自唐·张说·游老君洞
- 空馀道士观,谁是学仙人。 -- 出自唐·朱放·经故贺宾客镜湖道士观
- 由来道同志易合,顾人谓我此可交。 -- 出自宋·王令·寄王正叔
- 能将道系穷通里,安用身居进退间。 -- 出自宋·王令·寄满子权二首
- 绎绎道周,伊谁之园。 -- 出自宋·王令·夕日操
- 黯靉道旁树,荫绿凉可冒。 -- 出自宋·王令·游江阴寿宁寺
- 岗崖道路恶,亦为佳客下。 -- 出自宋·王令·赠庐山者居讷
- 不知道可否,寄诗代请劝。 -- 出自宋·王令·对月忆满子权
- 石当道兮行旁,木碍上兮下俯。 -- 出自宋·王令·山中词
- 纵予道路忧,骨尚付子藏。 -- 出自宋·王令·再赠束孝先
- 黄君道德者,术业何颀颀。 -- 出自宋·王令·答黄薮富道
- 载重道远兮,予欲行而谁与。 -- 出自宋·王令·我思古人答焦千之伯强
- 保真道无违,逐欲情易淫。 -- 出自宋·翁卷·登飞霞山作
- 诗因道进言辞别,丹得师传火候真。 -- 出自宋·翁卷·赠陈管辖
- 欲识道人门径深,水仙多处试来寻。 -- 出自宋·陈与义·再赋
- 伟哉道山杰,滞此汝水滨。 -- 出自宋·陈与义·汝州吴学士观我斋分韵得真字
- 惟恐道忽消,形容益枯槁。 -- 出自唐·曹邺·翠孤至渚宫寄座主相公
- 灵若道言,贻尔明珠。 -- 出自魏晋·曹丕·秋胡行
- 吾中道与卿共别离。 -- 出自魏晋·曹丕·艳歌何尝行
- 何以道殷勤? -- 出自魏晋·繁钦·定情诗
- 所悲道里寒。 -- 出自南北·江淹·杂体诗 古离别
- 既对道书。 -- 出自南北·江淹·杂三言 构象台
- 学古道恒真。 -- 出自南北·江淹·感春冰遥和谢中书诗
- 信衔道而探寂。 -- 出自南北·江淹·杂三言 镜论语
- 枌邑道严玄。 -- 出自南北·江淹·杂体诗 袁太尉淑从驾
- 两国道涂都万里,来从此地等平分。 -- 出自唐·雍陶·题等界寺二首
- 仍知道,看它时画像,别有凌烟。 -- 出自宋·毛滂·沁园春·秀禀元精
- 玄都道士种桃手,露浥风吹今总开。 -- 出自宋·毛滂·出都寄二苏
- 胸中道腴五味足,外虽枯槁中芳鲜。 -- 出自宋·毛滂·刘秀才明仲当赴礼部试从县令毛某乞诗聊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