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13个字的诗句
道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出自·杜荀鹤·小松
-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 出自唐·王之涣·宴词
- 黄昏寒立更披襟,露浥清香悦道心。 -- 出自唐·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 “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静猿声证道心”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 出自··
- 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 -- 出自唐·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 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 -- 出自唐·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 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傍。 -- 出自唐·李白·劳劳亭歌 在江宁县南十五里. 古送别之所
- 要知欲见无由,痴心犹自,倩人道、一声传语。 -- 出自宋·苏轼·祝英台近·挂轻帆
-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 出自宋·苏轼·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 扁舟又截平湖去,欲访孤山支道林。 -- 出自宋·苏轼·九日寻臻阇梨遂泛小舟至勤师院二首
- 岁恶诗人无好语,(公择来诗,皆道吴中饥苦之事。 -- 出自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
- 此宫乃太宗皇帝时有神降于道士张守真以告受命之符,所为立也。 -- 出自宋·苏轼·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
- 逢人欲觅安心法,到处先为问道庵。 -- 出自宋·苏轼·和子由寄题孔平仲草庵次韵
- 风流使者人争看,知有真娘立道边。 -- 出自宋·苏轼·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三首
- 渔蓑句好应须画,柳絮才高不道盐。 -- 出自宋·苏轼·谢人见和前篇二首
- 従今免被孙郎笑,绛帕蒙头读道书。 -- 出自宋·苏轼·客俎经旬无肉又子由劝不读书萧然清坐乃无一
- 蒜山渡口挽归艎,朱雀桥边看道装。 -- 出自宋·苏轼·次韵许遵
- 已将铁石充逸少,更补朱繇为道玄。 -- 出自宋·苏轼·仆曩於长安陈汉卿家,见吴道子画佛,碎烂可
- 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 -- 出自宋·苏轼·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王晋卿画)
- 旧说,房琯开元中尝宰卢氏,与道士邢和璞出游,过夏口村,入废佛寺,坐古松下。 -- 出自宋·苏轼·破琴诗(并引)
-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4],鲁道有荡,齐子游遨。 -- 出自先秦·诗经·载驱
- 莫怪新来白发,恐是当年柱下,道德五千言。 -- 出自宋·辛弃疾·水调歌头 席上用王德和推官韵,寿南涧
- 飘然瓶锡信行藏,偶驻姜峰古道场。 -- 出自宋·辛弃疾·赠延福端老二首
- 文帝却之不肯乘,千里马去汉道兴。 -- 出自唐·白居易·八骏图
-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 出自唐·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 不争荣耀任沉沦,日与时疏共道亲。 -- 出自唐·白居易·闲意
- 眼尘心垢见皆尽,不是秋池是道场。 -- 出自唐·白居易·秋池
- 南出鼎门十八里,庄店逦迤桥道平。 -- 出自唐·白居易·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凡
- 君方对酒缀诗章,我正持斋坐道场。 -- 出自唐·白居易·九月八日酬皇甫十见赠
- 世间无用残年处,只合逍遥坐道场。 -- 出自唐·白居易·道场独坐
- 惊人卷轴须知有,随事文章不道无。 -- 出自唐·白居易·昨以拙诗十首寄西川杜相公,相公亦以新作十
- 谁家高士关门户,何处行人失道途。 -- 出自唐·白居易·雪中即事答微之
- 君看名在丹台者,尽是人间修道人。 -- 出自唐·白居易·酬赵秀才赠新登科诸先辈
- 紫袍朝士白髯翁,与俗乖疏与道通。 -- 出自唐·白居易·喜照密闲实四上人见过
- 令人见即心无事,每一相逢是道场。 -- 出自唐·白居易·自远禅师 远以无事为佛事。
- 性慵无病常称病,心足虽贫不道贫。 -- 出自唐·白居易·酬皇甫宾客
- 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纳麻衣称道情。 -- 出自唐·白居易·鸟窠和尚赞
- 十年分手今同醉,醉未如泥莫道归。 -- 出自唐·白居易·酬李二十侍郎
- 仪容白皙上仙郎,方寸清虚内道场。 -- 出自唐·白居易·赠朱道士
- 维摩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 -- 出自唐·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
- 乱山入戟拥孤城,一线人争鸟道行。 -- 出自清·纳兰性德·古北口
- 山村梅开处处香,醉插乌巾舞道傍。 -- 出自宋·陆游·梅花
- 平生所闻宋华子,病忘乃与知道邻。 -- 出自宋·陆游·杂感
- 道人若悟无寒暑,堕指流金总道场。 -- 出自宋·陆游·杂感
- 敢言日与长安远,惟恨天如蜀道难。 -- 出自宋·陆游·书怀
- 身如行脚僧,放包即为家;家如道边店,萧然寄天涯。 -- 出自宋·陆游·秋怀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义也
- 少谈王霸谋身拙,晚好诗骚学道疏。 -- 出自宋·陆游·杂题
- 满川秋获重赬肩,拾穗儿童拥道边。 -- 出自宋·陆游·书喜
- 少年乐事消除尽,雨夜焚香诵道经。 -- 出自宋·陆游·雨夜
- 细烧柏子供清坐,明点松肪读道书。 -- 出自宋·陆游·幽居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