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9个字的诗句
通在第九个字的诗句
- 诗挟少陵看妙手,犀通神物为垂涎。 -- 出自宋·王洋·龙涎香
- 山腰危露石,海眼暗通潮。 -- 出自宋·王英孙·宝林寺
- 台高先得月,石透可通天。 -- 出自宋·文子璋·澹山岩
- 精诚随寓在,亦以感通闻。 -- 出自宋·薛嵎·重游雁山分得六题·龙鼻水
- 僧房尚闻声,云扃已通步。 -- 出自宋·元勋·题灵岩各景·明心洞
- 臣闻畴昔论,舟师利通捷。 -- 出自宋·袁说友·被旨许浦阅舟归
- 在萨开斋涕泗挥,大通基在昔人非。 -- 出自宋·曾极·同泰寺
- 蟠根寸九节,服食能通真。 -- 出自宋·张森·仙华重午
- 傅岩岩下筑岩翁,幽通心与帝心通。 -- 出自宋·张载·八翁十首
- 频向风前招蝶使,密通家籍省梅花。 -- 出自宋·张至龙·山礬花
- 天面长虹一鉴痕,直通南北两山春。 -- 出自宋·章得象·句
- 世人多认车与拦,交通如此今犹馨。 -- 出自宋·郑起·君乘黄
- 要知本色人,方具六通相。 -- 出自宋·周才·游虞山顶维摩院
- 绍复祖宗全达孝,感通天地契精诚。 -- 出自宋·周麟之·太庙观之草
- 蒹葭余一水,何处问通津。 -- 出自宋·周文·夏日和友人见赠并谢兰膏名酒
- 金精山高绝尘俗,中通洞天石削玉。 -- 出自宋·周薰·金精山
- 冥探指顶绝,有路忽通透。 -- 出自元·黄溍·西岘峰
- 桐君方避姓,越客岂通盟。 -- 出自明·戴良·岁暮偶题二十二韵
- 天运恒往还,人道有通塞。 -- 出自明·戴良·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并序)
- 职忝下僚班可耻,情通邻好亦堪怜。 -- 出自元·张昱·至姑苏呈太尉
- 天瓢能一滴,只尺是通津。 -- 出自元·雅琥·上执政四十韵
- 屏间有弦管,待月辄通宵。 -- 出自明·蔡羽·春日徐氏东园(二首)
- 毕钵罗峰迥入霄,不通猿鸟不通樵。 -- 出自明·陈继儒·题毕钵山图
- 荒烟投远戍,落日扣通津。 -- 出自明·高逊志·送程彦明煜之松江
- 长干连大道,淮水是通津。 -- 出自明·皇甫汸·柬黄生志淳
- 邯郸临古道,车马此通津。 -- 出自明·皇甫汸·邯郸道
- 想应风雨夜,枯坐更通玄。 -- 出自明·姜龙·登上天竺阁
- 石崖悬度栈,野树卧通桥。 -- 出自明·蓝智·过云洞岭
- 至今青冢骨,犹恨与通和。 -- 出自明·李祯·塞下曲
- 互承栏并槛,交接涧通池。 -- 出自明·刘珏·寄傲园小景十幅仿卢鸿一草堂图诗自题(十首
- 舟行淹宿雨,稍霁泛通川。 -- 出自明·刘琏·自武林至丁郭舟中杂兴(四首)
- 天上玉京旋日骑,水通银汉系星槎。 -- 出自明·刘溥·使回过独石
- 山寒云酿雪,江晚月通潮。 -- 出自明·刘秩·冬日即事
- 安危堪借箸,献替始通闺。 -- 出自明·娄坚·岁暮杂题示儿复闻十首(万历末年作)
- 徒传文屡变,未省学通经。 -- 出自明·娄坚·岁暮杂题示儿复闻十首(万历末年作)
- 村边斜入市,桥腹暗通河。 -- 出自明·鲁铎·又次宗易韵
- 野山争入座,田水暗通池。 -- 出自明·鲁铎·闲居(二首)
- 兹山有径不与终南通,士将避世往往游其中,超历万壑巢云松。 -- 出自明·邵宝·再作太白山人歌
- 穷年依旅食,何日是通津? -- 出自明·石头如愚·舟行杂诗
- 夏云骄酿雨,关树远通津。 -- 出自明·苏澹·弘慈寺别沈元戎
- 青山满画舫,盖影漾通津。 -- 出自明·王野·送梅主簿子马之长沙
- 有山皆是洞,无石不通泉。 -- 出自明·王稚登·天窟洞史金吾新开
- 晴放好山当屋角,暗通流水过篱根。 -- 出自明·徐勃·图南王孙移家西山赋赠
- 护花常换土,割水暂通池。 -- 出自明·雪溪映·春日过金冲垣涤烦坞
- 洞庭山入牖,笠泽水通池。 -- 出自明·杨循吉·严长老归宝积寺
- 驿门斜对雨,郡郭远通潮。 -- 出自明·于慎行·邵伯湖夕泊
- 轻流浅抱沙,远濑潜通浦。 -- 出自明·张宇初·六月二十三日晚宴仙岩有赋
- 干戈常在目,烽火不通书。 -- 出自明·郑作·客中闻四弟消息
- 西来有祖意,不在普通年。 -- 出自明·止庵法师·送僧东游
-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 出自宋·苏轼·江神子/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