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7个字的诗句
通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皎洁圆明内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宫。 -- 出自唐·薛涛·珠离掌
- 知有毗卢一迳通,信脚直前无别巧。 -- 出自宋·苏辙·夜坐
- 缭以修垣,贯以通沟。 -- 出自宋·苏辙·颍州择胜亭诗
- ”君过庐山,见圆通知慎禅师,出诗示之。 -- 出自宋·苏辙·东轩长老二绝〈并序〉
- 勇锐青衿士,淹通白发生。 -- 出自宋·苏辙·燕贡士
- 不放啼红,流水通宫沟。 -- 出自宋·吴文英·江神子/江城子
- 壶山好,博古又通今。 -- 出自宋·戴复古·望江南/忆江南
- 读儒书五千卷,通禅门八万条。 -- 出自宋·戴复古·赠万杉老秀痴翁二首
- 三迳逐高低,旁通桃李蹊。 -- 出自宋·戴复古·题渝江萧氏园亭
- 西涧一泓水,行通沧海波。 -- 出自宋·戴复古·王深道奏名而归
- 更选人材,老练通达。 -- 出自宋·戴复古·嘉定甲戌孟秋二十有七日起居舍人兼直学士院
- 下置维摩室,上通龙伯宫。 -- 出自宋·戴复古·净明
- 倏作三年别,才通一纸书。 -- 出自宋·戴复古·国风再寄南昌故人兼简王帅子文
- 天险不设南北通,风俗一混归鸿蒙。 -- 出自元·王冕·盘车图
- 花院深疑无路通。 -- 出自宋·贺铸·小重山·花院深疑无路通
- 藜藿荒庭微迳通,支撑破屋古池东。 -- 出自宋·贺铸·题海陵寓舍四首之一
- 虞寄庵余藓径通,满山台殿出青红。 -- 出自宋·曾巩·游东山示客
- 吴歌清激水气通,烟收水远出两峰。 -- 出自明·王微·寒夜泊湖上
- 趣扫六花散,聊通一径微。 -- 出自宋·司马光·风雪数日不见叔度晚约公明共诣之
- 昆吾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 出自宋·司马光·和君倚日本刀歌
- 万商迁有无,不通珠翠珍。 -- 出自宋·司马光·景福东厢诗·赐书
- 金*莫辞深,拚通宵、尽从银漏。 -- 出自元·元好问·蓦山溪·群花烂漫
- )危时不助神通力。 -- 出自唐·韦庄·秦妇吟
- 碧天无路信难通,惆怅旧房栊。 -- 出自唐·韦庄·荷叶杯·绝代佳人难得
- 处处兵戈路不通,却从山北去江东。 -- 出自唐·韦庄·壶关道中作
- 鸭嘴小船浅水通,获花门巷萧萧风。 -- 出自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八十九
- 两腋飕飕毛竅通,洗尽枯肠万事空。 -- 出自宋·白玉蟾·茶歌
- 白发黄冠逞神通,手把武夷提得起。 -- 出自宋·白玉蟾·题三清殿后壁
- 更起维垣大第,通宵宴、调燮良臣。 -- 出自宋·赵佶·满庭芳·寰宇清夷
- 圣人有达节,变通亦何常。 -- 出自明·刘基·咏史(二十一首)
- (版本二)(馀通:余) -- 出自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世业大小礼,近通颜谢诗。 -- 出自唐·戴叔伦·抚州对事后送外生宋垓归饶州觐侍呈上姊夫
- 文鲸掉尾四海通,分明瀑布收灵桐。 -- 出自唐·陈陶·赠别离
- 野积九江润,山通五岳图。 -- 出自唐·宋之问·洞庭湖
- 岩径初欣缭绕通,溪风转觉芬芳异。 -- 出自唐·权德舆·桃源篇
- 饮啄期应定,穷通势莫争。 -- 出自唐·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 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 -- 出自唐·杜审言·大酺
- 昆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 -- 出自唐·杜审言·大酺
- 戍出山头鼓,樵通竹里歌。 -- 出自唐·张祜·夕次桐庐
- 开人鼻窍,入至通玄。 -- 出自宋·无名氏·满庭芳·这炷名香
- 浑身百关节,齐通。 -- 出自宋·无名氏·步步娇·真行与真功
- 下过桓彝宅,上通严子台。 -- 出自宋·梅尧臣·宣州杂诗二十首
- 始觉景气佳,潜通小溪里。 -- 出自宋·梅尧臣·武陵行
- 若过君平肆,穷通可问焉。 -- 出自宋·梅尧臣·送邵梦得永康军判官
- 地与蛮溪接,江通汉水流。 -- 出自宋·梅尧臣·王龙图知江陵
- 老圃夺天时,马通为煦妪。 -- 出自宋·梅尧臣·五月七日见卖瓠者
- 谁知门前路,已通溪中舟。 -- 出自宋·梅尧臣·五月十三日大水
- 鴈荡高高路莫通,衔芦秋翼入云峰。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孙侔鴈荡二首
- 是时阁严人不通,虽有层梯谁可履。 -- 出自宋·梅尧臣·邺中行
- 天高地厚语难通,俛首下土徒叩额。 -- 出自宋·梅尧臣·二月四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