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6个字的诗句
通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班衣加画绣,通帛杂牙旗。 -- 出自宋·周必大·送汤相守绍兴二十韵
- 上清别殿旧通明,仙圣飞腾户不扃。 -- 出自宋·周必大·再登翠微亭和同年汤平甫知县二首
- 横槎只道南通海,妖梦那知夜裂山。 -- 出自宋·周必大·横州太守赵持挽诗
- 素业名家久,通医与义存。 -- 出自宋·蔡襄·题何山人大隐阁
- 正月开阳和,通门缉元化。 -- 出自唐·储光羲·述华清宫五首
- 守岁多然烛,通宵莫掩扉。 -- 出自唐·丁仙芝·京中守岁
- 岩中古井虽通海,窟里阴云不上天。 -- 出自唐·方干·题宝林山禅院
- 我闻大中咸通真令主,相惟大杜兼小杜。 -- 出自唐·贯休·杜侯行
- 德符唐德瑞通天,曾叱谗谀玉座前。 -- 出自唐·贯休·绣州张相公见访
- 扇不摇,凉冷通。 -- 出自唐·寒山·三字诗六首
- 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 -- 出自唐·欧阳炯·献衷心·见好花颜色
- 天姥峡关岭,通同次海津。 -- 出自唐·拾得·诗
- 佩琼文,瑞露通宵贮,幽香尽日焚。 -- 出自宋·孙光宪·女冠子·蕙风芝露
- 重门应启路,通籍引王侯。 -- 出自唐·虞世南·凌晨早朝
- 明朝会得穷通理,未必输他马上人。 -- 出自唐·郑谷·欹枕
- 溪流怪石碍通津,一一操舟若有神。 -- 出自宋·方惟深·过黯淡滩
- 唐蒙论巴蜀,通道至卭僰。 -- 出自宋·韩缜·句
- 锁闱漫喜尘通籍,蓬巷无人肯顾庐。 -- 出自宋·杨亿·次韵和族弟日华寄编修诸学士之什
- 蓬山钿合愁通信,回首风涛一万重。 -- 出自宋·杨亿·明皇
- 勾稽严密不通宾,因见楸花忆去春。 -- 出自宋·张舜民·句
- 腐儒衰晚谬通籍,射策君门期第一。 -- 出自宋·黄公度·晚泊同安林明府携酒相过戏集杜陵句为醉歌行
- 劈人排孟子,通国诮匡章。 -- 出自宋·李吕·自警三首
- 小径践芳泥,通渠走寒溜。 -- 出自宋·刘子翚·春寒偶书
- 溅溅小水暗通池,熠熠高花乱出篱。 -- 出自宋·刘子翚·游北岩
- 如今但,一莺通信息,双燕说相思。 -- 出自宋·史达祖·风流子·红楼横落日
- 长芦转柁是通津,尽是东西南北人。 -- 出自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 满朝宰相出通州,迎接三宫晏不休。 -- 出自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 雨余新绿细通池。 -- 出自宋·王之道·阮郎归·长杨风软弄腰肢
- 小眠鼻观先通,庐山梦旧清绝。 -- 出自金·蔡松年·江神子慢 赋瑞香
- 内家队里新通籍,不是南州百姓家。 -- 出自元·杨维桢·吴下竹枝歌七首
- 别来南北不通问,夜梦玉树春风前。 -- 出自元·杨维桢·红酒歌谢同年智同知作
- 诗同李贺精通鬼,文拟刘轲妙入禅。 -- 出自唐·齐己·酬湘幕徐员外见寄
- 兰舟西去是通津,名郡贤侯下礼频。 -- 出自唐·齐己·送李评事往宜春
- 同年生在咸通里,事佛为儒趣尽高。 -- 出自唐·齐己·与崔校书静话言怀
- 逗石流何险,通关运固赊。 -- 出自唐·薛能·西县途中二十韵
- 阴成杏叶才通日,雨著杨花已污尘。 -- 出自唐·薛能·晚春
- 暂得金吾夜,通看火树春。 -- 出自唐·王諲·十五夜观灯
- 世间唯有张通会,流向衡阳那得知。 -- 出自唐·刘商·怀张璪
- 广化三边静,通烟四海安。 -- 出自唐·武平一·送金城公主适西蕃
- 延波接荆梦,通望迩沮漳。 -- 出自唐·李百药·王师渡汉水经襄阳
- 累日同游处,通宵唉素诚。 -- 出自唐·韩思彦·酬贺遂亮
- 积德韦丞相,通神张子房。 -- 出自唐·崔泰之·同光禄弟冬日述怀
- 戒道伊川北,通津涧水西。 -- 出自唐·牛凤及·奉和受图温洛应制
- 汾祠雍畤望通天,玉堂宣室坐长年。 -- 出自唐·许景先·奉和御制春台望
- 沈冥求自试,通鉴果蒙收。 -- 出自唐·窦常·求自试
- 主文亲玉扆,通籍入金闺。 -- 出自唐·窦牟·史馆候别蒋拾遗不遇
- 紫垣步武既通接,金沙里闬还邻比。 -- 出自宋·王拱辰·耆英会诗
- 唐家谕巴蜀,通道至邛僰。 -- 出自宋·韩绛·送周知监二首
- 后世日破穿,通为万鼠穴。 -- 出自宋·郑獬·杂兴三首
- 当时御水始通津,遂作河生记此辰。 -- 出自宋·强至·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壬子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