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6个字的诗句
通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扫除净,自是通明秘奥。 -- 出自元·马钰·清心镜 赠小李仙
- 净里清中,自通玄奥。 -- 出自元·马钰·清心镜 杨待韶求问
- 澄清淇寂深通奥。 -- 出自元·马钰·香山会 次重阳韵
- 赴蓬瀛,玉路通。 -- 出自元·马钰·捣练子 离尘
- 些玄妙,悟来通晓,虽老不为迟。 -- 出自元·马钰·满庭芳 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
- 处端望,师兄通妙几前。 -- 出自元·谭处端·神光灿 寄长生刘师兄
- 无高下,但能通般若,总证牟尼。 -- 出自元·丘处机·沁园春 赞佛
- 一言半语相通。 -- 出自元·白朴·清平乐 题阙
- 仲尼仁义古通今。 -- 出自元·尹志平·巫山一段云 劝世
- 一时勘破古通今。 -- 出自元·尹志平·江城子·修行还悟宿根深
- 身寄尘寰,性通天外,万事难索惹。 -- 出自元·尹志平·无俗念 继人韵
- 照彻千峰,明通万壑,坐觉心欢悦。 -- 出自元·尹志平·无俗念 大安山栖云观中秋赏月
- 知一贵知二,通变乃达常,不逆复不亿,抑亦先觉良。 -- 出自清·乾隆·杂诗
- 独怜复古非通变,翻使燕兵衅可乘。 -- 出自清·乾隆·谒明太祖陵
- 定知仙笔可通神,恐有六丁随霹雳。 -- 出自明·李东阳·题沈启南所藏郭忠恕雪霁江行图真迹
- 西接林薄南通塘,低者出地高出墙。 -- 出自明·李东阳·题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笔长句
- 终教笔硬可通神,且赏骨多能胜肉。 -- 出自明·李东阳·题陆宽瘦竹卷
- 闵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 出自先秦·宋玉·九辩
- 由来忠孝易通神,优利华丞识后身。 -- 出自清·曾国藩·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
- 其间脉终要通融。 -- 出自宋·陈普·孟子·博学反约
- 全收全放不通风,点破将来已不中。 -- 出自宋·释宝印·颂古十八首
- 儿孙用得亲,通身是眼目。 -- 出自宋·释普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 碍处非墙壁,通处没虚空。 -- 出自宋·释师观·偈颂七十六首
- 穷则变,变则通。 -- 出自宋·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 学之玄妙似通神,凤翼藏珠岂易落。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舟车有利便通津,斟量难事日其新。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民间天上事,通理一言之。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薄德终惭举,通才例上居。 -- 出自宋·宋太宗·句
- 曲巷公渝滥,通衢乱溺溲。 -- 出自宋·曾丰·广州二首
- 兴以致洁,感通神明。 -- 出自隋·佚名·绍兴以后祀感生帝十六首
- 南溟浮天,旁通百兹。 -- 出自隋·佚名·淳祐祭海神十六首
- 锵若环佩,诚通于幽。 -- 出自隋·佚名·大观祀社稷九首
- 得一流玄泽,通三御紫宸。 -- 出自隋··中宗祀昊天乐章·告谢
- 罗浮峨眉互通达,别有路往非人途。 -- 出自明·高启·姑苏杂咏 洞庭山
- 波声有喜咸通汴,云影相随直到秦。 -- 出自宋·晁说之·过洛阳赠亲旧
- 欲招程子看通典,兼起欧公讲击辞。 -- 出自宋·刘克庄·书感
- 亢桑姑射神通小,惟有君侯立动天。 -- 出自宋·刘克庄·喜雨口号九首呈潘侯
- 伯伦旧与吾通谱,欲往从之唤不醒。 -- 出自宋·刘克庄·病起十首
- 并驱华毂适通逵,中路安知判两岐。 -- 出自宋·刘克庄·读邸报二首
- 信庵丞相如通讯,为说狂生霜满头。 -- 出自宋·刘克庄·送胡叔献被召二首
- 少留楼上三通鼓,休记云间第一歌。 -- 出自宋·刘克庄·又和宋侯三首
- 明时性学尤通显,却悔从初业小诗。 -- 出自宋·刘克庄·偶赋
- 蜗牛庐只依通德,虫蠹书犹在善和。 -- 出自宋·刘克庄·竹溪评余近诗发药甚多次韵
- 因存橘树斜通径,伯碍荷花小著桥。 -- 出自宋·刘克庄·为圃二首
- 病来清瘦欲通仙,深炷香篝扫地眠。 -- 出自宋·刘克庄·问友人病
- 薰莸理欲迷通义,衮斧忠邪害恕心。 -- 出自宋·刘克庄·遗编
- 汉廷儒术多通显,不说公孙说董生。 -- 出自宋·刘克庄·送赴省诸友·郑耕道
- 幽士慕鳞潜,通人笑蚓廉。 -- 出自宋·刘克庄·追用南塘韵题尹刚中潜斋
- 呼儿出门看,通夕知几遍。 -- 出自宋·曾几·寒雨浃旬终不成雪
- 身全五福仍通贵,造物因公劝善人。 -- 出自宋·周必大·敷文阁学士李仁甫挽词十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