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6个字的诗句
通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屋边五亩,桥通双沼,平烟蘸翠。 -- 出自宋·吴文英·水龙吟·好山都在西湖
- 回行遵故道,通川遍流潦。 -- 出自唐·卢照邻·怀仙引
- 缔欢三十载,通家数百年。 -- 出自唐·卢照邻·哭明堂裴主簿
- 使君谈艺笔通神,斗大高阳酒国春。 -- 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310
- 东西飞观跨通津。 -- 出自宋·贺铸·频载酒/浣溪沙
- 著壁云衣重,通帘竹翠深。 -- 出自宋·林逋·僧院夏日和酬朱仲方
- 隔帷幌而纔通。 -- 出自南北·沈约·八咏诗 登台望秋月
- 赐觐亲中扆,通班接上台。 -- 出自宋·曾巩·送郑州邵资政
- 泷鸣浈水遥通海,路入南山不隔城。 -- 出自宋·曾巩·送英州苏秘丞
- 非甘非苦味通神。 -- 出自宋·朱敦儒·鹧鸪天·天上人间酒最尊
- 累日增烦暑,通宵结薄阴。 -- 出自宋·司马光·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在尹宣徽
- 阍人未肯即通刺,指弹手版景欲斜。 -- 出自宋·司马光·春日书寄东郡诸同舍
- 谁察忠臣意,通宵抱膝忧。 -- 出自宋·司马光·斛律丞相
- 如何仕不偶,通籍鬓生丝。 -- 出自宋·司马光·酬宋朝次道初登朝呈同舍
- 五丁破道秦通蜀,却被行人脚下看。 -- 出自宋·张先·漫天岭
- 金沙原与蜀通津,路出黔阳千里尘。 -- 出自明·汤显祖·闻滇贵道阻问瑞芝中丞二首
- 明星祠前夜通火,此外祠官闭坛坐。 -- 出自明·汤显祖·送安卿
- 严城乍报三通鼓,何繇得遮梦重还。 -- 出自清·朱彝尊·风入松·朝云不改旧时颜
- 金鱼院外即通津,转粟千艘压水滨。 -- 出自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三
- 猗猗小艳夹通衢,晴日熏风笑越姝。 -- 出自唐·陈陶·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
- 触石云生谷,通泉溜决渠。 -- 出自唐·王翰·题山居幽趣图
- 谕蜀专操檄,通瓯独请缨。 -- 出自唐·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 将归与说文通后,写得松江岸上秋。 -- 出自唐·陆龟蒙·松石晓景图
- 旅拙感成慰,通贤顾不忘。 -- 出自唐·王湾·晚春诣苏州敬赠武员外
- 带石买松贵,通溪涨水宽。 -- 出自唐·钱起·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
- 述圣鲁宣父,通经汉仲舒。 -- 出自唐·钱起·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御
- 梦鸟富清藻,通经仍妙年。 -- 出自唐·钱起·和刘七读书
- 桔槔转水兼通药,方丈留僧共听琴。 -- 出自唐·李端·题元注林园
- 复道远,暗相通。 -- 出自宋·无名氏·鹧鸪天·宣德楼前雪未融
- 是他画手亦通神。 -- 出自宋·无名氏·西江月·三级掀腾波浪
- 霞明藻卫列通庄。 -- 出自宋·无名氏·导引·太霄垂佑
- 一点灵光渐通透。 -- 出自宋·无名氏·梧桐树·二更里
- 逆顺阴阳,穷通今古,应变无有如禅。 -- 出自宋·无名氏·春从天上来·日月高奔
- 一夕就郎宿,通夜语不息。 -- 出自宋·无名氏·读曲歌
- 乞儿还有大通年,三十三人碗杖全。 -- 出自宋·无名氏·放榜诗(太和八年放榜,进士多贫士)
- 莫思身外穷通事,且醉花前一百壶。 -- 出自宋·无名氏·明月湖醉后蔷薇花歌
- 沉香细干天通中,束毫为呼诸葛翁。 -- 出自宋·梅尧臣·汤珙秘校遗沉水管笔一枝
- 家门记得咸通事,莫忘论兵夜召时。 -- 出自宋·王禹偁·贺毕翰林
- 甲科中南国,通籍趋东朝。 -- 出自宋·王禹偁·酬杨遂
- 当初若听蒯通语,高祖功名未可知。 -- 出自宋·邵雍·题淮阴侯庙十首
- 有客来相访,通名曰伏羲。 -- 出自宋·邵雍·笺年老逢春八首·美酒饮教微醉后
- 玉山东去不通州,万壑千岩隘上游。 -- 出自宋·晁补之·贵溪在信州城南其水西流七百里入江
- 而我独迂疏,通人所讥骂。 -- 出自宋·晁补之·即事一首次韵祝朝奉十一丈
- 自从金马还通籍,直恐琼花便不春。 -- 出自宋·晁补之·和王定国见寄
- 雪消冰动看通津,草长江南岸岸春。 -- 出自宋·晁补之·外舅杜寺丞永城守水作诗寄呈
- 竟日云垂地,通宵雨溅茵。 -- 出自宋·朱翌·南华五十韵
- 阴阳数足自通神。 -- 出自宋·张伯端·西江月·七返朱砂反本
- 闭户风将雨,通宵浪打头。 -- 出自宋·陈师道·寒夜
- 功名不朽聊通袖,海道无违具一舟。 -- 出自宋·陈师道·寄送定州苏尚书
- 林间细路暗通门,火合深藏雪里春。 -- 出自宋·陈师道·赠太素庵轲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