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5个字的诗句
通在第五个字的诗句
- 康衢四辟通万里,天驷得地方腾骧。 -- 出自宋·曾巩·送李撰赴举
- 为斯妙用通,今古长不灭。 -- 出自明·朱元璋·赓僧韵
- 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 -- 出自清·郑燮·兰
- 手书成两通,貯之古锦囊。 -- 出自宋·司马光·和冲卿崇文宿营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如了不
- 困久理须通,非徒保无咎。 -- 出自宋·司马光·聂著作三舅谪官长沙作耐辱亭书来索诗
- 鸡犬相闻通故里,旨甘绝奉晨羞。 -- 出自宋·司马光·济川有书见贻云以亲老须守远郡以便禄养不得
- 曲沼揉蓝通底绿,新梅翦彩压枝繁。 -- 出自宋·司马光·独乐园新春
- 涧水送花通阁底,寺钟催月落崖头。 -- 出自宋·张先·将赴南平宿龙门洞
- 回廊屈曲通晴雨,驰道流离莹月波。 -- 出自明·汤显祖·江东歌
- 青瑶叠甃通悬瓮,白玉双龙掣迅霆。 -- 出自元·元好问·晋溪
- 轻香幸自通。 -- 出自南北·谢朓·咏蔷薇诗
- 寒渠左右通。 -- 出自南北·谢朓·和沈祭酒行园诗
- 体密用宜通。 -- 出自南北·谢朓·咏竹火笼
- 城晚角声通雁塞,关寒马色上龙堆。 -- 出自清·朱彝尊·云中至日
- 能於山上通来往,风搅九天霜雪寒。 -- 出自宋·白玉蟾·华阳吟三十首
- 此心本是通神藏,一念差时万状生。 -- 出自宋·白玉蟾·万法归一歌
- 秦皇凿山通四溟,汉帝掣之一长笑。 -- 出自宋·白玉蟾·赠城西谢知堂
- 炎洲高焰通。 -- 出自南北·庾信·和乐仪同苦热诗
- 铜梁翠气通青蛉,碧鸡啼落天上星。 -- 出自明·刘基·蜀国弦
- 画图应有通神处,他日相从子细论。 -- 出自明·刘基·题山水图为宝林衍上人作
- 当时粳稻通辽海,今日风涛隔具区。 -- 出自明·刘基·遣闷柬石末公
- 沧溟自古通天汉,梦绕黄姑织女机。 -- 出自明·刘基·重用韵答严上人(二首)
- 清溪之水通秋浦,石白水清鱼可数。 -- 出自明·刘基·送姚伯渊之清溪河泊所任
- 云树杳冥通上界,峰峦回合下闽川。 -- 出自唐·陈陶·上建溪
- 江路静来通客货,郡城安后绝戎装。 -- 出自唐·杜荀鹤·献池州牧
- 世乱信难通,乡心日万重。 -- 出自唐·杜荀鹤·寄舍弟
- 仙岛烟霞通鹤信,早春雷雨与龙期。 -- 出自唐·杜荀鹤·送友人入关
- 舍下烟萝通古寺,湖中云雨到前轩。 -- 出自唐·权德舆·待漏假寐梦归江东旧居
- 达人旷迹通出处,每忆安居旧山去。 -- 出自唐·权德舆·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
- 四野山河通远色,千家砧杵共秋声,遥想青云丞相府,何时开阁引书生。 -- 出自唐·钱起·乐游原晴望上中书李侍郎
- 明月既能通忆梦,青山何用隔同心。 -- 出自唐·钱起·七盘岭阻寇闻李端公先到南楚
- 海眼三井通,洞门双阙拄。 -- 出自唐·张祜·游天台山
- 绝瑞与天通。 -- 出自宋·无名氏·导引·圣真下武
- 追慕孝诚通。 -- 出自宋·无名氏·导引·虞觞奉主
- 兽炭共围,通宵不寐,守尽残更待春至。 -- 出自宋·无名氏·失调名
- 玉烛四时通。 -- 出自宋·无名氏·六州
- 木金间隔通玄路。 -- 出自宋·无名氏·挂金索·认真趣
- 悠然四望通,渺渺水无穷。 -- 出自宋·无名氏·空水共澄鲜
- 途路无不通,行贫足如缚。 -- 出自宋·梅尧臣·行路难
- 车马不闲通曙色,康庄时见拾珠钿。 -- 出自宋·梅尧臣·和宋中道元夕二首
- 天门风相通,盛衰理可无。 -- 出自宋·梅尧臣·寄题西洛致仕张比部静居院四堂
- 来望野与通,古城何额额。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韩子华陪王舅道损宴集
- 已知清音通九霄,定应悔说蕲州竹。 -- 出自宋·梅尧臣·江口遇刘纠曹赴鄂州寄张大卿
- 桂林地险通椎髻,阳朔峰奇削剑鋩。 -- 出自宋·梅尧臣·送广西提刑潘比部
- 情语既不通,岂止肠九回。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原甫昭君辞
- 问俗言未通,观风想先喜。 -- 出自宋·梅尧臣·送马廷评知康州
- 因择健才通便民,付职与权将有设。 -- 出自宋·梅尧臣·送施屯田提点铜场兼相度岭外盐入虔吉
- 漕河有处通陂水,深入荷花人不知。 -- 出自宋·梅尧臣·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六小舫
- 愿使商自通,输金无暴猝。 -- 出自宋·梅尧臣·送朱表臣职方提举运盐
- 临水竹楼通市陌,跨桥云屋接川湄。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乌程子著作四首其二霅上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