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5个字的诗句
通在第五个字的诗句
- 且欲图变通,安能守拘束。 -- 出自唐·刘长卿·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
- 阊阖九天通奏籍,华亭一鹤在朝行。 -- 出自唐·刘长卿·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
- 南楚迢迢通汉口,西江淼淼去扬州。 -- 出自唐·刘长卿·留辞
- 病中忽误通真理,静处专寻入定工。 -- 出自宋·文天祥·又二绝
- 为怜湖水通宵望,不学樊杨却月楼。 -- 出自唐·李绅·新楼诗二十首·满桂楼
- 浅深芳萼通宵换,委积红英报晓开。 -- 出自唐·李绅·新楼诗二十首·海棠
- 连野碧流通御苑,满阶秋草过天津。 -- 出自唐·李绅·重入洛阳东门
- 浊水秦渠通渭急,黄埃京洛上原斜。 -- 出自唐·卢纶·寒食
- 绕郭桑麻通淅口,满川风景接襄州。 -- 出自唐·卢纶·送邓州崔长史
- 更深尚有通樵处,或是秦人未可知。 -- 出自唐·皮日休·虎丘寺西小溪闲泛三绝
- 孟氏至诚通竹笋,姜诗纯孝感渊鱼。 -- 出自宋·黄庭坚·伤歌行四首
- 清如接笕通春溜,快似挥刀斫怒雷。 -- 出自宋·黄庭坚·吏部苏尚书右选胡侍郎皆和鄙句次韵道谢
- 言语竟不通,噞喁亦何益。 -- 出自宋·黄庭坚·阻风铜陵
- 青云路不通,归计奈长蒙。 -- 出自唐·罗隐·遣兴
- 万转江山通蜀国,两行珠翠见褒人。 -- 出自唐·罗隐·送人赴职任褒中
- 三署履声通建礼,九霄星彩映明光。 -- 出自唐·罗隐·送陆郎中赴阙
- 夹道欢呼通老稚,従官杂遝数徐陈。 -- 出自宋·苏辙·次韵曾子开舍人四月一二日扈従二首
- 积因得果通三世,临老长闲自一时。 -- 出自宋·苏辙·诸子将筑室以画图相示三首
- 新科未暇通三尺,旧曲惟知有六茎。 -- 出自宋·苏辙·次韵顿起考试徐沂举人见寄二首
- 规模先遣通蹊隧,后乘应容众客陪。 -- 出自宋·苏辙·次韵筠守毛维瞻司封观修城三首
- 共对一尊通夜语,相看万里故乡情。 -- 出自宋·苏辙·次韵子瞻与安节夜坐三首
- 规模先遣通蹊隧,後乘应容众客陪。 -- 出自宋·苏辙·次韵筠守毛维瞻司封观修城三首
- 夹道欢呼通老稚,从官杂遝数徐陈。 -- 出自宋·苏辙·次韵曾子开舍人四月一二日扈从二首
- 解将冲气通枯指,易甚新阳发旧茎。 -- 出自宋·苏辙·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五次韵张君病起二首
- 复理沟渠通屈曲,重开池沼放澄清。 -- 出自宋·苏辙·舜泉复发
- 舟楫自能通蜀道,林泉真欲老黄州。 -- 出自宋·苏辙·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不得进子瞻以诗见寄作
- 师尝与余通书,见之欣然。 -- 出自宋·苏辙·东轩长老二绝〈并序〉
- 元臣事业通三世,旧将威名服四邻。 -- 出自宋·苏辙·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首
- ”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 -- 出自宋·苏辙·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
- 久青车牛通,薪炭家家有。 -- 出自宋·苏辙·欲雪
- 萦山一径通,过水微桥构。 -- 出自宋·苏辙·画学董生画山水屏风
- 曲巷深深通竹所。 -- 出自宋·戴复古·减字木兰花·羊城旧路
- 司马八篇通道妙,丰干一语指人迷。 -- 出自宋·戴复古·送蒙斋兄长游天台二首
- 篇翰靡不通。 -- 出自南北·鲍照·拟古诗
- 善宦一朝通。 -- 出自南北·鲍照·数名诗
- 朝奏因岁通。 -- 出自南北·鲍照·还都口号诗
- 霜雪凝未通。 -- 出自南北·鲍照·从拜陵登京岘诗
- 回廊几步通深院。 -- 出自宋·贺铸·木兰花/玉楼春
- 连延复道通驰道,十二门开。 -- 出自宋·贺铸·罗敷歌/采桑子
- 触处小桡通。 -- 出自宋·贺铸·画楼空/诉衷情
- 坐想兰亭通曲水,行闻上已接清明。 -- 出自宋·贺铸·呈李之仪
- 桥边野水通渔路,篱外青山见寺邻。 -- 出自宋·林逋·园庐
- 崖岨步纔通。 -- 出自南北·沈约·八咏诗 被褐守山东
- 孤芳岂自通。 -- 出自南北·沈约·江蓠生幽渚
- 惟使云路通。 -- 出自南北·沈约·游沈道士馆诗
- 从容贤路通江海,慷慨公心贯雪霜。 -- 出自宋·曾巩·上杜相三首
- 直欲论情通汉地,独能将恨寄胡琴。 -- 出自宋·曾巩·明妃曲二首
- 指麾细柳通河外,歌咏甘棠付汉滨。 -- 出自宋·曾巩·送高秘丞
- 河汉槎虽通远客,蓬莱风未纵归船。 -- 出自宋·曾巩·酬王微之汴中见赠
- 定视乃渐通,纪数难迫促。 -- 出自宋·曾巩·山水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