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4个字的诗句
通在第四个字的诗句
- 涂辙可通行,青云如陟级。 -- 出自宋·王炎·送陈华文出守当涂同僚饯别分韵得立字
- 未说穷通乐,宜无宠辱惊。 -- 出自宋·王炎·和清老韵
- 水国车通少,秦人楚荐稀。 -- 出自唐·许棠·宣城送进士郑徽赴举
- 若说精通事艺长,词人争及孝廉郎。 -- 出自唐·李咸用·赠陈望尧
- 风雨曾通夕,莓苔有众芳。 -- 出自唐·唐彦谦·春残
- 十问九通离义床,今时登第信非常。 -- 出自唐·黄滔·送人明经及第东归
- 露坐应通晓,萍居恐隔年。 -- 出自唐·黄滔·送李山人往湘中
- 幽咽疏通处,清泠迸入辰。 -- 出自唐·黄滔·省试奉诏涨曲江池(以春字为韵时乾符二年)
- 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芜丛。 -- 出自唐·徐夤·萤
- 几怪邓通难免饿,须知夷甫不曾言。 -- 出自唐·徐夤·咏钱
- 杜预注通三十卷,汉皇枝绍几千年。 -- 出自唐·徐夤·送刘常侍
- 隔海城通舶,连河市响楼。 -- 出自唐·李洞·送韦太尉自坤维除广陵
- 花径不通新草合,兰舟初动曲池平。 -- 出自唐·李建勋·春雨二首
- 世路穷通前事远,半生谈笑此心违。 -- 出自唐·徐铉·送陈秘监归泉州
- 鸟道微通处,烟霞锁百层。 -- 出自唐·韩昭·和题剑门
- 运思潜通造化工,挥毫定得神仙诀。 -- 出自唐·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
- 朝客渐通书信少,钓舟频引梦魂多。 -- 出自宋·刘兼·登郡楼书怀三首
- 朝客渐通书信少,钓舟频引梦魂多。 -- 出自宋·刘兼·登郡楼书怀
- 三阁相通绮宴开,数千朱翠绕周回。 -- 出自唐·孙元晏·陈·三阁
- 翠色高通苏郡内,满城清雅绝尘埃。 -- 出自宋·李韶·游虎丘
- 静鼓三通齿,频汤一味参。 -- 出自唐·张鸿·赠乔尊师
- 禅门有通隐,喧寂共忘机。 -- 出自唐·灵一·自大林与韩明府归郭中精舍
- 险极山通蜀,平多地入秦。 -- 出自唐·玄宝·路
- 接岸桥通何处路,倚栏人是阿谁家。 -- 出自唐·知业·句
- 至人顺通塞,委命固无疵。 -- 出自唐·吴筠·览古十四首
- 要醉上通明,传取钧天谱。 -- 出自元·许有壬·摸鱼子·买陂塘旋载杨柳
- 二洛遄通晋,三韩复入辽。 -- 出自元·王逢·览周左丞伯温壬辰岁拜御史扈从集感旧伤今敬
- 驰骤神通 -- 出自元·王吉昌·南乡子·萍梗涉天隅
- 变态神通,物外证金仙。 -- 出自元·王吉昌·南歌子·洞锁猿驯静
- 挥霍神通,无碍傲真空。 -- 出自元·王吉昌·南歌子·气射秋光冷
- 消息玄通。 -- 出自元·王吉昌·采桑子·志枢动静勤朝暮
- 究竟圆通,不离不即,堂堂恢廓体然。 -- 出自元·王吉昌·绿头鸭·貌幽玄
- 放圣变、通天彻地,珠显露摩尼。 -- 出自元·王吉昌·绿头鸭·体希夷
- 豁落圆通精三昧,怀珍。 -- 出自元·王吉昌·定风波·悟结清凉浩劫因
- 神变灵通归物物,清凉。 -- 出自元·王吉昌·南乡子 水火升降因土
- 特昧玄通,道眼被尘遮。 -- 出自元·王吉昌·江梅引 神邪
- 龟息玄通无间,得澄湛子母,团圆交结。 -- 出自元·王吉昌·江神子慢 真坐
- 坦荡融通,杳冥豁爽,澄澄一混体无荣。 -- 出自元·王吉昌·绿头鸭 大圆觉海
- 无碍混通三际。 -- 出自元·王吉昌·双双燕·循环日月
- 频做作,通琼路,显现嘉祥。 -- 出自元·王哲·满庭芳·问修行
- 渐入亨通,方识甘甜。 -- 出自元·王哲·行香子·要饮香津
- 为甚得通三一法,都缘悟彻五千言。 -- 出自元·王哲·望蓬莱·能下手
- 从此复通他,当初至宝。 -- 出自元·王哲·王更令
- 戏金莲,通揖让。 -- 出自元·王哲·苏幕遮 滕奇放龟
- 驱四象、通推七返,用千朝、练成文武。 -- 出自元·王哲·莺啼序
- 明焰里通颠倒。 -- 出自元·王哲·抛*乐
- 道德清通明法海,万光澄现九天高。 -- 出自元·刘处玄·定风波·癸户云封运卦爻卦
- 达理妙通天,四相泯、无忧无喜。 -- 出自元·刘处玄·蓦山溪·七旬相近
- 命住性通天,有自然、无穷降耀。 -- 出自元·刘处玄·蓦山溪·人间万事
- 贯泥丸,通肘后。 -- 出自元·王处一·行香子 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