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3个字的诗句
通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莹澈通三岛,岩梧积万层。 -- 出自唐·韦庄·渔塘十六韵(在朱阳县石岩下,古老云:洛水
- 龙洞通天池兮岩鹤舞双翎,铁骨藏玉匣兮玉蜕和香泥。 -- 出自宋·白玉蟾·武夷歌
- 寒暑通阴阳之气。 -- 出自南北·庾信·周五声调曲 征调曲 四
- 星桥通汉使。 -- 出自南北·庾信·七夕诗
- 湿折通夕露。 -- 出自南北·庾信·夜听捣衣诗
- 涸渚通沙路。 -- 出自南北·庾信·望野诗
- 精诚通天天为恻,赦书一夕来宸极。 -- 出自明·刘基·秦女休行
- 仙源通海水,灵液孕山精。 -- 出自唐·戴叔伦·赋得古井送王明府
- 狭道通陵口,贫家住蒋州。 -- 出自唐·戴叔伦·送李长史纵之任常州
- 文教通夷俗,均输问火田。 -- 出自唐·戴叔伦·渐至涪州先寄王员外使君纵
- 为文通绝境,从宦及良辰。 -- 出自唐·戴叔伦·九日送洛阳李丞之任
- 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禅关。 -- 出自唐·戴叔伦·送道虔上人游方(一作方干诗)
- 岛夷通荔浦,龙节过苍梧。 -- 出自唐·陈陶·南海送韦七使君赴象州任
- 平陵通曙响,长乐警宵声。 -- 出自唐·宋之问·咏钟
- 门前通大道,望远上高台。 -- 出自唐·杜荀鹤·望远
- 君诗通大雅,吟觉古风生。 -- 出自唐·杜荀鹤·读友人诗
- 解颐通善谑,喻指穷精义。 -- 出自唐·权德舆·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钟陵使府
- 不遣通宵尽醉,定知辜负风烟。 -- 出自唐·权德舆·杂言和常州李员外副使春日戏题十首
- 和理通性术,悠久方昭明。 -- 出自唐·权德舆·书绅诗
- 怀来通北户,长养洽南薰。 -- 出自唐·权德舆·送安南裴都护
- 引泉通绝涧,放鹤入孤云。 -- 出自唐·权德舆·送映师归本寺
- 断桥通远浦,野墅接秋山。 -- 出自唐·权德舆·陪包谏议湖墅路中举帆
- 凿池通野水,扫径阅新芳。 -- 出自唐·权德舆·题邵端公林亭
- 谷容通窈窕,江色变蒲萄。 -- 出自唐·王翰·过九江府
- 胜华通子共悲辛,荒径今为旧宅邻。 -- 出自唐·陆龟蒙·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
- 红栊通东风,翠珥醉易坠。 -- 出自唐·陆龟蒙·叠韵吴宫词二首
- 自非通灵才,敢陟群仙峰。 -- 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包山祠
- 穷览通表里,气色何苍苍。 -- 出自唐·刘希夷·蜀城怀古
-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 出自唐·杜审言·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
- 水月通禅观,鱼龙听梵声。 -- 出自唐·钱起·送僧归日本
- 鼓门通幕府,天井入军营。 -- 出自唐·钱起·送李大夫赴广州
- 村落通白云,茅茨隐红叶。 -- 出自唐·钱起·早渡伊川见旧邻作
- 伏泉通粉壁,迸笋出花林。 -- 出自唐·钱起·题秘书王迪城北池亭
- 自接通家好,应知待士心。 -- 出自唐·钱起·春夜宴任六昆季宅
- 井田通楚越,津市半渔商。 -- 出自唐·钱起·送武进韦明府
- 郡国通流水,云霞共远天。 -- 出自唐·钱起·寄袁州李嘉祐员外
- 野竹通溪冷,秋泉入户鸣。 -- 出自唐·钱起·宿洞口馆
- 绿田通竹里,白浪隔枫林。 -- 出自唐·司空曙·送乐平苗明府
- 七桥通碧沼,双树接花塘。 -- 出自唐·司空曙·晦日益州北池陪宴
- 年少通经学,登科尚佩觿。 -- 出自唐·司空曙·送王使君小子孝廉登科归省
- 巫峡通湘浦,迢迢隔云雨。 -- 出自唐·李端·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
- 梨教通子守,酒是远师供。 -- 出自唐·李端·长安感事呈卢纶
- 不是通家旧,频劳文举过。 -- 出自唐·李端·赠赵神童
- 流水通归梦,行云失故关。 -- 出自唐·李端·送司空文明归江上旧居
- 片帆通雨露,积水隔华夷。 -- 出自唐·李端·送归中丞使新罗(一作李益诗)
- 小桥通野水,高树入江云。 -- 出自唐·张祜·访许用晦
- 讶鼓通宵,花灯竟起,五夜齐开。 -- 出自宋·无名氏·失调名
- 诚心通杳杳,文物盛彬彬。 -- 出自宋·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
- 果然通玄理。 -- 出自宋·无名氏·梧桐树·一更里
- 也曾通。 -- 出自宋·无名氏·梅花引·嵋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