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3个字的诗句
通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吴江通海浦,画舸候潮归。 -- 出自宋·欧阳修·送祝熙载之东阳主簿
- 万里通槎汉,千帆下漕舟。 -- 出自宋·欧阳修·黄河八韵寄呈圣俞
- 光辉通透夺星耀,蟠潜惊奋斗蜃蚊。 -- 出自宋·欧阳修·送子野
- 臣请通其流,为国扫泥滓。 -- 出自宋·欧阳修·送朱职方提举运盐
- 城晚通云雾,凉亭到芰荷。 -- 出自宋·秦观·句
- 萧瑟通池閟茂林,岸傍无复属车音。 -- 出自宋·秦观·广陵五题其一次韵子由题九曲池
- 挥翰通元气,开编友古人。 -- 出自宋·秦观·次韵酬陈传道
- 厘事通元气,高真达孝诚。 -- 出自宋·秦观·次韵蒋颖叔南郊祭告上清储祥宫
- 至行通神明,问学有根柢。 -- 出自宋·秦观·徐仲车食於学官吏或以为不可欲罢去之太守不
- 叹息通鸡鸣。 -- 出自魏晋·曹植·弃妇诗
- 君子通大道。 -- 出自魏晋·曹植·赠丁翼诗
- 晴川通野陂,此地昔伤离。 -- 出自唐·温庭筠·东归有怀
- 萧寺通淮戍,芜城枕楚壖。 -- 出自唐·温庭筠·送淮阴孙令之官
- 渭川通野戍,有路上桑干。 -- 出自唐·温庭筠·西游书怀
- 诚欲通神明,非徒奖州吏。 -- 出自宋·范仲淹·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
- 市圜通夜阙,歌肆与云连。 -- 出自宋·晏殊·奉和圣製上元
-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 出自唐·李世民·帝京篇十首
-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 出自唐·韩愈·符读书城南
- 沟声通苑急,柳色压城匀。 -- 出自唐·韩愈·和席八十二韵
- 辉斜通壁练,彩碎射沙星。 -- 出自唐·韩愈·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
- 沦波通地穴,输委下归塘。 -- 出自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 风烟通地轴,星象正天枢。 -- 出自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 辟门通舜宾,比屋封尧德。 -- 出自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 丽谯通四望,繁忧起万端。 -- 出自唐·骆宾王·同崔驸马晓初登楼思京
- 列名通地纪,疏派合天津。 -- 出自唐·骆宾王·咏水
- 河气通中国,山途限外区。 -- 出自唐·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
- 黄池通霸迹,赤壁畅戎威。 -- 出自唐·骆宾王·夕次旧吴
- 阵照通宵月,书封几夜霜。 -- 出自唐·骆宾王·同张二咏雁
- 御沟通太液,戚里对平津。 -- 出自唐·骆宾王·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一作春霁早行)
-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 出自唐·骆宾王·夕次蒲类津(一作晚泊蒲类)
- 抹利通家远,楠花具体微。 -- 出自宋·杨万里·瑞香花新开五首
- 至竟通宵千万语,真实只是两三声。 -- 出自宋·杨万里·不寐四首
- 幸自通宵暖更晴,何劳细雨送残更。 -- 出自宋·杨万里·竹枝歌七首
- 我忝通家子,公如父行亲。 -- 出自宋·杨万里·黄太守元授挽词二首
- 树远通鹦响,花晴带雨痕。 -- 出自宋·杨万里·饭罢登山
- 中间通客路,终夜有人声。 -- 出自宋·杨万里·宿乐平县北十里西塘
- 酝造通宵雨,殷懃数日风。 -- 出自宋·杨万里·夜雨晓发横冈
- 灯市通宵沸,朝来解一空。 -- 出自宋·杨万里·明发戈阳县
- 毒热通宵不得眠,起来弄水绕庭前。 -- 出自宋·杨万里·入郡城,泊文家宅子,夜热不寐
- 夏热通霄睡不成,秋凉老眼又偏醒。 -- 出自宋·杨万里·秋夕不寐二首
- 独径通绝崖,长萦度微线。 -- 出自宋·杨万里·舟过柴步寺
- 北垞通南埭,前花映後花。 -- 出自宋·杨万里·芗林五十咏·过花桥
-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 出自唐·王昌龄·送柴侍御
- 舟船通海峤,田种绕城隅。 -- 出自唐·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
- 左降通州十日迟,又与幽花一年别。 -- 出自唐·元稹·山枇杷
- 慎莫通方便,应机不顿忘。 -- 出自唐·元稹·悟禅三首寄胡果
- 冰壶通皓雪,绮树眇晴烟。 -- 出自唐·元稹·献荥阳公诗五十韵
- 诚知通有日,太极浩无涯。 -- 出自唐·元稹·痁卧闻幕中诸公征乐会饮,因有戏呈三十韵
- 誓欲通愚謇,生憎效喔咿。 -- 出自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 面梨通蒂朽,火米带芒炊。 -- 出自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