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3个字的诗句
通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四傍通古道,八面见平林。 -- 出自宋·李功父·赋江西立上人中岩
- 远流通越派,残日共秦光。 -- 出自宋·李覯·书楼夏晚
- 圆疑通泽国,深可并天台。 -- 出自宋·李含章·石盆寺
- □□通大道,玄关掩中黄。 -- 出自宋·李建中·澹山岩
- 清味通宵在,馀香隔坐闻。 -- 出自宋·李虚己·建茶呈使君学士
- 洞穴通诸顶,泉流接两地。 -- 出自宋·李埴·四恩岩
- 檐夫通笔意,海客悟琴心。 -- 出自宋·林泳·杂述
- 未必通汉津,支机事荒唐。 -- 出自宋·陆文圭·渡黄河舟子作难久之乃渡
- 渠未通古今,敢问儒者流。 -- 出自宋·陆文圭·赠柯山夏梅月
- 未游通德里,曾识谢家儿。 -- 出自宋·陆文圭·挽沈梅溪
- 精意通无间,神功敛不居。 -- 出自宋·陆文圭·赠潘道士祈雨
- 水路通城近,人家与寺连。 -- 出自宋·吕江·宿横金延庆寺
- 缙云通道入皇都,花满京城水满湖。 -- 出自宋·吕声之·缙云道中
- 谁能通一艺,真不负三年。 -- 出自宋·吕祖谦·效进士作三年通一经
- 一编通言在,万古无盲聋。 -- 出自宋·罗鉴·题吴氏四贤堂
- 九疑通舜野,八桂绕秦祠。 -- 出自宋·梅挚·昭潭十爱
- 野色通荒阜,津梁动碧虚。 -- 出自宋·莫柯·题资福院平绿轩
- 其用通天下,何尝语世人。 -- 出自宋·倪龙辅·六经
- 有泉通石眼,不火沸池心。 -- 出自宋·聂致尧·祥符寺
- 榻卧通宵月,窗开叠嶂云。 -- 出自宋·潘玙·湖上寺
- 凤箫通碧落,星石辨灵源。 -- 出自宋·钱惟济·句
- 泉脉通明镜,封邻接镆铘。 -- 出自宋·秦密·迁江纪实
- 一诚通复心无愧,虽千万往犹褐夫。 -- 出自宋·丘葵·李养吾董教同安为作长编
- 井近通邻汲,桥崩断客行。 -- 出自宋·丘葵·间居
- 溪才通舴艋,林已叫钩辀。 -- 出自宋·区仕衡·柴门
- 小径通山寺,飞檐抹晓霞。 -- 出自宋·盛松坡·乌石山僧舍
- 戒定通前念,苏黄早见期。 -- 出自宋·史尧弼·挽程淳老
- 巢穴通霄眼,尘劳无住主。 -- 出自宋·释崇岳·题寄巢
- 偏身通身起来,尽受奴驱婢使。 -- 出自宋·释道昌·颂古五十七首
- 我圜通大士,唯以眼而听。 -- 出自宋·释道冲·观音大士赞
- 为君通一线,教子快平生。 -- 出自宋·释道宁·偈六十九首
- 好个通天作略,自然脱体风流。 -- 出自宋·释鼎需·偈二十首
- 手眼通身,只得一半。 -- 出自宋·释法薰·偈倾一百三十三首
- 草长通囹圄,花飞落簿书。 -- 出自宋·释怀古·赠万年胡主簿
- 拶出通身是口,何妨骂雨诃风。 -- 出自宋·释慧温·偈二首
- 拶得通身归峭壁,善财不到别峰参。 -- 出自宋·释可湘·一山
- 一色通身白,天然绝点尘。 -- 出自宋·释亮·颂古四首
- 那一通,你问我,玄关倒插无须锁。 -- 出自宋·释妙伦·偈颂八十五首
- 无神通菩萨猛劈一椎,千手眼大悲捏怪多端。 -- 出自宋·释如净·偈颂二十五首
- 拽转通身依旧黑,野花芳草转风流。 -- 出自宋·释如净·牛图
- 水烟通径草,冰玉入诗肠。 -- 出自宋·释绍嵩·山居即事
- 混俗通真,骑声盖色。 -- 出自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四首
- 穷则通,通则变。 -- 出自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四首
- 臭秽通身,如何洗却。 -- 出自宋·释绍昙·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 辊得通身是泥水,小儿戏剧诳谁人。 -- 出自宋·释绍昙·布袋浴江图赞
- 衲破通身冷,柴生满室烟。 -- 出自宋·释师范·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 一处通,处处通,手头活落,脚下玲珑。 -- 出自宋·释师范·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 因记通身红烂客,无端白纸强涂糊。 -- 出自宋·释师范·寄云居掩室和尚
- 腥稼通身不自知,更来渔市讨便宜。 -- 出自宋·释师范·渔妇观音赞
- 坂田通堰熟,溪水度滩喧。 -- 出自宋·释文珦·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