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3个字的诗句
通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朱桥通竹树,香径匝兰荪。 -- 出自·李中·春晏寄从弟德润
- 南北通欢永无事,谢恩归去老陪臣。 -- 出自唐·钟谟·献周世宗
- 野桥通竹径,流水入芝田。 -- 出自宋·孟贯·寄张山人
- 古今通塞莫咨嗟,谩把霜髯敌岁华。 -- 出自宋·刘兼·中春登楼
- 愿君通理须还早,拜庆慈亲几杖前。 -- 出自宋·刘兼·再见从弟舍人
- 古今通塞莫咨嗟,谩把霜髯敌岁华。 -- 出自宋·刘兼·中春登楼二首
- 舟楫通大江,车轮会平陆。 -- 出自唐·王揆·长沙六快诗
- 力可通衢试,材堪圣代呈。 -- 出自唐·郑蕡·天骥呈材
- 日光通汉室,星彩晦周朝。 -- 出自唐·慧净·和卢赞府游纪国道场
- 斫石通道,祈井流泉。 -- 出自唐·海顺·三不为篇
- 湖南通古寺,来往意无涯。 -- 出自唐·灵一·酬皇甫冉将赴无锡,于云门寺赠别
- 长溪通夜静,素舸与人闲。 -- 出自唐·灵一·酬陈明府舟中见赠
- 未能通法性,讵可免支离。 -- 出自唐·清江·长安卧病
- 深去通仙境,思归厌宦名。 -- 出自唐·无可·酬厉侍御秋中思归树石所居见寄
- 休浣通玄旨,留僧昼掩关。 -- 出自唐·无可·寄殿院薛侍御
- 凤辇通门静,鸡歌入漏长。 -- 出自唐·子兰·夜直
- 文始通道源,含光隐关吏。 -- 出自唐·吴筠·高士咏·文始真人
- 三乐通至道,一言醉孔丘。 -- 出自唐·吴筠·高士咏·荣启期
- 月池通港,画舫无帆。 -- 出自元·许桢·柳梢青·云柚如岚
- 剩费通家小字,衮衮公侯。 -- 出自元·宋*·风流子 至元四年七月二十又二日,苏伯 侍
- 踵门通姓字,一见已刮目。 -- 出自元·谢应芳·祭顾仲瑛诗
- 词臣通籍侍金闺,天语从容问归蹊。 -- 出自元·柯九思·送赵虚一还金陵书虞翰林诗后
- 后庭通绮阁,清路接芳尘。 -- 出自元·王逢·宫中行乐词(六首)
- 彻地通天圣变,表身外,显容仪。 -- 出自元·王吉昌·风入松·乾坤罗列道纲维
- 得疏通。 -- 出自元·王吉昌·江梅引 气邪归正
- 湛湛通三际。 -- 出自元·王吉昌·万年春 玉琐金关互换封闭
- 傲神通挥霍,清凉风扇 -- 出自元·王吉昌·月华清·一点灵光
- 香涸通上界,威力暗施为。 -- 出自元·王哲·临江仙·太一混元真法
- 脉俱通九转,搬运、透出昆罔。 -- 出自元·王哲·满庭芳 与战公望字复拆王字
- 此圆通。 -- 出自元·王哲·捣练子·此圆通
- 便贯通颠倒。 -- 出自元·王哲·红芍药
- 四三通十二,个个下重楼。 -- 出自元·王哲·临江仙 真人训马先生,法名通一,字全道,
- 自然通大道,觉申申。 -- 出自元·王哲·小重山 道友求问
- 两脉通和,真行真功就。 -- 出自元·王哲·苏幕遮 劝化诸弟子
- 表里通贤圣。 -- 出自元·王哲·挂金灯 刘蒋庵
- 因此通玄妙。 -- 出自元·王哲·虞美人 先生尝云,余尝从甘河携酒一瓢,欲
- 猿住,通道德,岂肯外昭彰。 -- 出自元·刘处玄·满庭芳 藏头拆字
- 心香通内外,氤氲遍彻,三界十方。 -- 出自元·王处一·满庭芳 赠出家
- 大道通融非有隔。 -- 出自元·王处一·苏幕遮 述怀
- 渐渐通修炼。 -- 出自元·王处一·谢师恩 赠福山县仁寿保善众
- 妙玄通、方称全真。 -- 出自元·王丹桂·行香子 忆师父训号白云子,名丹桂,字昌龄
- 地天通泰,离坎自相交。 -- 出自元·侯善渊·满庭芳·迅速韶光
- 现圆通,物外明。 -- 出自元·侯善渊·长思仙
- 道自通灵。 -- 出自元·侯善渊·益寿美金花
- 炼就通神剑,修成智慧刀。 -- 出自元·侯善渊·南柯子·匹配阴阳理
- 道相通。 -- 出自元·侯善渊·杨柳枝·内阐规函致本宗
- 瑞气通流盈紫陌。 -- 出自元·侯善渊·迎仙客
- 彻地通天耀古今。 -- 出自元·刘志渊·南乡子·七返降真阴
- 百脉通流。 -- 出自元·刘志渊·行香子·妙道勤求
- 泉若通灵,梅如解语,应也怪公题咏迟。 -- 出自元·张之翰·沁园春 游孤山寺寄姜中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