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3个字的诗句
通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妙寻通理。 -- 出自魏晋·卢谌·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
- 圣道通三极,王言似六经。 -- 出自明·李东阳·缺题
- 孝可通金石,诚能动鬼神。 -- 出自明·李东阳·缺题
- 一竅通天才直上,千崖转石已半吞。 -- 出自宋·白珽·游宜兴张公洞
- 小桥通野港,坏艇卧西陂。 -- 出自清·曾国藩·桂湖五首
- 上下通秀皆冰玉,岂徒眉宇真天人。 -- 出自宋·陈普·和李太白把酒问明月歌
- 野径通樵远,岩花向晚开。 -- 出自宋·释斯植·题天竺岩栖山房
- 闲心通物外,日月四时忙。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更能通得华池妙,南北东西不可当。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无为通理性,猛利岂虚劳。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智高通理性,凡下少周旋。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大乘通语默,稽古便知今。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瑞典通三界,华胥乐四隅。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宿愿通贤圣,贪心勿强为。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自然通感应,意外别长生。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万灵通有感,臧否在名人。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达者通贤圣,迷情任意狂。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其於通要妙,便见理深玄。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善心通感应,动静理深玄。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物有通万明,达者便忘机。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达理通含识,虚无即是真。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逍遥通大道,物象古从今。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逍遥通物性,大道有圆方。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奥义通玄化,精微妙入神,功程随志愿,贬降背于真。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玄谈通智慧,曩动至从今。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知微通理性,滋味好研精。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若非通秘奥,故是入微端。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曲岸通幽径,疏篱映竹斜。 -- 出自宋·杨时·汉坂舟行
- 叮咛通国老和少,黾勉及时耕且耘。 -- 出自宋·曾丰·假守晋康出郊劝农二首
- 通往通来无四旁,津梁未必不相妨。 -- 出自宋·曾丰·寄题盘山云峰通济桥二首
- 点检通身事,都无益自家。 -- 出自宋·曾丰·自省
- 通守通班盖其寓,泽民致主酬吾素。 -- 出自宋·曾丰·贺德庆陈倅生朝
- 水眼通三岛,波心涌一峰。 -- 出自宋·曾丰·再自隆兴还游至德观
- 湘水通巴汉,孤帆入楚天。 -- 出自明·憨山大师·舟行
- 皋桥通市外,鸿墓即城隈。 -- 出自明·吴兆·过吴门访沈野范汭携酒至因赋
- 玉币通诚,祚隆皇圣。 -- 出自隋··明堂乐章·肃和
- 信以通,僾如及。 -- 出自隋··郊庙歌辞·释奠武成王乐章·奠币登歌
- 圣敬通神光七庙,灵心荐祚和万方。 -- 出自隋··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舒和
- 睿感通寰,孝思浃宙。 -- 出自隋··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钧天舞
- 巨舶通蕃国,孤云远帝乡。 -- 出自宋·张俞·广州
- 瀚海通汉月,萧关绝胡烟。 -- 出自明·高启·上之回
- 记得通波亭下路,画船归去雨鸣荷。 -- 出自明·高启·闻人唱吴歌
- 海珍通估市,湖税减渔家。 -- 出自明·高启·赠张明府
- 流水通侯第,行云傍妓台。 -- 出自明·高启·宴王将军第
- 绿水通螭舫,红桥过犊车。 -- 出自明·高启·皋桥(在阊门内,由汉皋伯通所居得名。唐妓
- 曲涧通兰若,馀间到草堂。 -- 出自宋·晁说之·雨霁闻溪流作
- 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 -- 出自唐·沈佺期·横吹曲辞·出塞
- 禊堂通汉苑,解席绕秦楼。 -- 出自唐·沈佺期·三日独坐驩州思忆旧游
- 径幽通鸟雀,溪迥隔风尘。 -- 出自宋·徐元杰·题方氏绿野园三首
- 越石通身胆,英英管乐俦。 -- 出自宋·刘克庄·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