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14个字的诗句
通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今日一乘能心取,异时重译要皆通。 -- 出自宋·晁说之·又和西捷
- 轇轕八弦骚远迩,凄凉一代赋幽通。 -- 出自宋·晁说之·次韵任伯再领宗学长句
- 先生救世心衣苦,后派多才命必通。 -- 出自宋·谢枋得·赠卜者魏易斋
- 恳恳召和关主德,我皇心直与天通。 -- 出自宋·徐元杰·入讲论语二首
- 瓜芋村边一亩宫,闭门不复问穷通。 -- 出自宋·刘克庄·示儿
- 明日金乌迎玉辂,始知圣主与天通。 -- 出自宋·刘克庄·九月初十日值宿玉堂七绝
- 端平忝缀鵷行末,曾抗纲常疏一通。 -- 出自宋·刘克庄·耄志十首
- 从今中外多廉吏,家有钱神赋一通。 -- 出自宋·刘克庄·郑丞相生日口号十首
- 小窗面野容山入,曲甽分溪与沼通。 -- 出自宋·刘克庄·溪庵十首
- 写真影过于形好,凿窍香来与鼻通。 -- 出自宋·刘克庄·诸人颇有和余百梅诗者各赋一首
- 少谙刀笔晚尤工,旧贯新条问略通。 -- 出自宋·刘克庄·听蛙方君作八老诗效颦各赋一首内三题余四十
- 传闻东涧拜南宫,朝野皆忻泰道通。 -- 出自宋·刘克庄·送伯纪礼部造朝兼简息庵二首
- 岸回初见遥峰出,浦尽新疏别港通。 -- 出自宋·刘克庄·孟夏泛方湖得同字
- 不是修身存养力,自缘方寸与天通。 -- 出自宋·刘克庄·庆建州叶守
- 退之云释善变幻,恺之谓画能神通。 -- 出自宋·刘克庄·题龙眠十八尊者
- 久诵经书皆默记,试挑史传亦旁通。 -- 出自宋·刘克庄·村校书
- 但愿海乡鱼稻熟,耄夫不复问穷通。 -- 出自宋·刘克庄·朔斋竹溪盛称鉴台李君谈天小诗戏赠
- 翁生建安七子后,幼览方册梦寐通。 -- 出自宋·刘克庄·铜雀瓦砚歌一首谢林法曹
- 急召传来主第中,孙郎上马鼓三通。 -- 出自宋·刘克庄·席间即事
- 老子瞢腾大化中,支干一字不能通。 -- 出自宋·刘克庄·赠日者朱俊甫二首
- 若非闽峤安书至,即是襄州吉语通。 -- 出自宋·刘克庄·出宿环碧
- 圣门性命言犹罕,俚俗支干说未通。 -- 出自宋·刘克庄·赠四明余天与
- 春江浩渺风涛急,方待先生济不通。 -- 出自宋·刘克庄·次韵竹溪中书重修县橘二首
- 不是坡仙捐宝带,此桥安得往来通。 -- 出自宋·刘克庄·次韵竹溪中书重修县橘二首
- 华裾乃肯访衰翁,何德烦君贽一通。 -- 出自宋·刘克庄·和陈生投赠二首
- 雨师若有分风手,留取车轮一道通。 -- 出自宋·曾几·道中遇雨
- 白云溪北丛岩东,树石夜与潺湲通。 -- 出自唐·赵嘏·宿长水主人
- 宝幢珠节共玲珑,九虎严关有路通。 -- 出自宋·文同·和张屯田雪中朝拜天庆观
- 转谷索岩路始穷,隔林遥望一门通。 -- 出自宋·文同·题象耳山寺
- 公之初来蜀人喜,慈爱旧熟民情通。 -- 出自宋·文同·送知府吴龙图
- 时清早退人谁肯,命薄当閒我自通。 -- 出自宋·周必大·青衣道人罗尚简论予命宜退不宜进甚契鄙心连
- 登临何必拘重九,脚力强时信即通。 -- 出自宋·周必大·七兄初约登新楼作重阳敦前岁之盟适病足不能
- 交梨火枣根苗长,翠竹黄花信息通。 -- 出自宋·洪咨夔·答子有
- 雨余凉意生庭户,夜半天河鹊信通。 -- 出自宋·洪咨夔·新秋药名两首
- 耀真洞天锁溟蒙,鳌背咫尺蓬莱通。 -- 出自宋·洪咨夔·罗浮高寿崔制置
- 樛枝阴合翠熏笼,曲曲斜斜石径通。 -- 出自宋·洪咨夔·晚凉
- 识破太官羊气味,故山好处梦先通。 -- 出自宋·洪咨夔·梦中得荞粥觉而记其景联
- 四方上下无遮碍,一点清光处处通。 -- 出自宋·洪咨夔·月下用郑大参和沾维那圆觉韵
- 自缘多病饶归思,便觉山林野意通。 -- 出自宋·蔡襄·庭松安静堂
- 叶抽绿剑端黄茸,直立开拂泉货通。 -- 出自宋·蔡襄·甲辰闰月初伏快雨凉风昼眠初觉庭前小栏花木
- 寻思物理真难测,随月亏圆亦未通。 -- 出自宋·蔡襄·和江上观潮
- 若许死前恩少报,终期言下命潜通。 -- 出自唐·方干·别从兄郜
- 将星依旧当文座,应念愚儒命未通。 -- 出自唐·方干·王将军
- 寒涛背海喧还静,驿路穿林断复通。 -- 出自唐·方干·同萧山陈长官县楼登望
- 纵目下看浮世事,方知峭崿与天通。 -- 出自唐·方干·登龙瑞观北岩
- 婆娑恋酒山花尽,绕缭还家水路通。 -- 出自唐·方干·送陈秀才将游霅上便议北归
- 莫笑旅人终日醉,吾将大醉与禅通。 -- 出自唐·方干·赠式上人
- 非唯孤峭与世绝,吟处斯须能变通。 -- 出自唐·方干·赠李郢端公
- 才下轺车即岁丰,方知盛德与天通。 -- 出自唐·方干·处州献卢员外
- 五岳烟霞连不断,三山洞穴去应通。 -- 出自唐·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