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13个字的诗句
通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附会便为神所告,神明虚得号通灵。 -- 出自宋·陈淳·题盖竹庙六绝
- 从上一条平坦路,千贤万圣所通行。 -- 出自宋·陈淳·示儿定孙二绝
- 封禅幸无书献纳,洞天尚有路通名。 -- 出自宋·陈梦良·登泰山二首
- 几段飞桥着翠烟,云间有路想通天。 -- 出自宋·陈宓·游武夷
- 彼丛物欲以自蔽兮,莫为之凿通明之八窗。 -- 出自宋·陈宓·庐山歌
- 窗外横枝疏带竹,花边流水暗通渠。 -- 出自宋·陈文蔚·用赵国兴梅韵自赋
- 雨意随人自及时,使君一念实通微。 -- 出自宋·陈文蔚·赵守祷雨有感枕上得句足成五十六字呈赵守
- 逆流张胆作风帆,信如王尊乃通耳。 -- 出自宋·陈元晋·上姚赣州镛寿
- 坡上一祠犹姓蔡,山前当路尽通台。 -- 出自宋·戴表元·蔡岙食藕
- 最爱徐生欲避秦,海天东去不通津。 -- 出自宋·戴表元·读书有感
- 十载京师五校文,并游多已据通津。 -- 出自宋·邓忠臣·已未年春与伯时较试南宫同年被命者六人今兹
- 池鱼一日羊角上,此理从来有通塞。 -- 出自宋·杜范·汉中行
- 荆璞照耀非常珍,天衢整步凌通津。 -- 出自宋·杜范·和郑府判秋闱行
- 南到杭州北楚州,三江八堰水通流。 -- 出自宋·方回·听航船歌十首
- 韬养沉潜求大□,□挥□□号通□。 -- 出自宋·方回·赠胡端本显伯教谕二首
- 梅水仙花插古铜,纸窗通日不通风。 -- 出自宋·方回·纸窗
- 具唤小舟酹三谏,向来我祖是通家。 -- 出自宋·方蒙仲·采芹亭
- 竹叶几杯惟对酒,棘闱数仞不通风。 -- 出自宋·房子靖·秋闱锁试赠赵茂实
- 汉节可眠知免旷,仙祠屡扣信通灵。 -- 出自宋·冯伯规·次韵谢史提干见知
- 北衙无人素为地,南徼何路能通天。 -- 出自宋·高斯得·孤愤吟上十韵
- 海波渊沦兮海山巃嵷,其下潜通兮君之宫。 -- 出自宋·龚颐正·陈山龙君祠迎享送神曲
- 为觅扁舟问隐沦,白云何处是通津。 -- 出自宋·郭礼·访徐道人
- 馆瞰潇湘画不成,波澜入海是通津。 -- 出自宋·胡宏·湘中馆
- 若向大臣求侄媵,当时谁肯议通和。 -- 出自宋·李覯·匈奴传
- 皤然短项滑稽徒,却笑两翁非通儒。 -- 出自宋·李衡·功成亦赋短项翁诗复次其韵
- 到底乾坤同一视,舟车何处不通津。 -- 出自宋·李柘·分水岭
- 山怪有时浑露石,地灵无处不通泉。 -- 出自宋·刘诰·题天章
- 被布羹藜三十春,苦空存性已通真。 -- 出自宋·刘涣·自颍上归再题寺壁二绝
- 药水标题不记年,奇花深洞旧通仙。 -- 出自宋·刘异·游灵岩
- 道德文章一世师,只伤学术欠通时。 -- 出自宋·罗必元·题半山寺
- 天上除书人已到,便看鹄立侍通明。 -- 出自宋·牟巘五·燕交代□□乐语口号
- 僧言一月无此奇,正直由公感通速。 -- 出自宋·彭龟年·登上封半山而雾大起叹而有作
- 客泛灵槎犯斗牛,银河碧海暗通流。 -- 出自宋·释大观·颂古十七首
- 筌忘大部兮半点不胶名相,冥通三观兮一毫不著玄微。 -- 出自宋·释大观·颐蒙法师赞
- 打得衲僧公验正,通禅依旧是通禅。 -- 出自宋·释法薰·赠通禅客
- 争似从空都放下,绵绵密密不通风。 -- 出自宋·释慧开·颂古四十八首
- 兜率未离尘满面,王宫缠降垢通身。 -- 出自宋·释慧开·偈颂八十七首
- 一句全提绝灯伦,万机不到始通津。 -- 出自宋·释慧远·示禅人
- 一等是传真的信,有通书有不通书。 -- 出自宋·释了惠·偈颂七十一首
- 座主高茅心未泯,如何胡乱妄通言。 -- 出自宋·释如珙·颂古四十五首
- 眼里抽钉,脑后拔箭,本来无象通机变。 -- 出自宋·释如净·偈颂十八首
- 倾出瓶壶,寒光闪电,扶危妙在通权变。 -- 出自宋·释绍昙·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 密密绵绵细著工,从来此室不通风。 -- 出自宋·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
- 不是梦中论梦事,今朝正是普通年。 -- 出自宋·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
- 天地为炉烹不破,不通风处却通风。 -- 出自宋·释心月·铁壁
- 恰好被人借去了,莫言邻舍不通容。 -- 出自宋·释行巩·颂古十首
- 与道交时心绝念,从缘感处物通灵。 -- 出自宋·释延寿·山居诗
- 非是学人藏隐物,虽然识破未通真。 -- 出自宋·释印肃·颂古九十八首
- 毫发有差魔道种,一尘不立妙通真。 -- 出自宋·释印肃·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 黄昏裹,五更中,下下无空彻底通。 -- 出自宋·释印肃·洪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