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12个字的诗句
通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
- 为郎不用汉山钱,度支事繁通会府。 -- 出自宋·敖陶孙·代人寿度支郎中李嘉言
- 向来供亿宽艰虞,祗今笏画通材须。 -- 出自宋·敖陶孙·代人寿度支郎中李嘉言
- 柳之骨,颜之筋,欧张瘦硬可通神。 -- 出自宋·刘宰·跋赵宪唐率更千字文迹
- 定知此马知此意,独欠老奚通马语。 -- 出自宋·龚开·仆为虚谷先生作玉豹马先生有时见酬极笔势之
- 禄给朝晡{左米右备},书通父子情。 -- 出自宋·孔武仲·献西俘
- □□□□□□□,颇疑潜行通十洲。 -- 出自宋·孔武仲·彭泽县
- 壁虎书鱼荡水光,老屋疏茅通雨气。 -- 出自明·沈周·朱泽民山水
- 春风澹荡江如绮,楼船一道通易水。 -- 出自明·王慎中·送仪部二寅长充选送贵嫔使
- 柴扉欲扣不可到,或有细路通云根。 -- 出自明·程敏政·题安城彭学士山水图
- 唐宫夜视邈佶烈,忧民一念通天阙。 -- 出自元·张宪·陈桥行
- 唐宫夜祝邈佶烈,忧民一念通天阙。 -- 出自元·张宪·陈桥行
- 黄泥万顷下无底,海眼一丝通往来。 -- 出自元·张宪·黄天荡
- 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 -- 出自宋·谢履·泉南歌
- 山中幡刹森戈枪,道场法嗣通衡羌。 -- 出自宋·蔡肇·次韵上呈樗年主簿乡兄
- 沙痕洗尽圭角光,卷崖透壑通中旁。 -- 出自宋·蔡肇·得奇石於岘山
- 茂陵先帝傥见梦,敢不奏记通天台。 -- 出自宋·晁公溯·天寒
- 刺头底事向胶盆,沉湎应从通率论。 -- 出自宋·陈棣·再用前韵三首
- 屹万仞与世隔,峻一极而天通。 -- 出自宋·陈观国·梦中作
- 有符有药解济世,此心即可通神明。 -- 出自宋·陈元晋·赠符药朱道士
- 城尖数峰大模糊,山郭何路通樵苏。 -- 出自宋·戴表元·雪后况湖歌
- 听讼固应哲士能,理赋未省通儒层。 -- 出自宋·戴栩·走笔代书答西士
- 细观刀笔最佳处,颇识传笺通训故。 -- 出自宋·方回·赠刊印朱才俊
- 栗里先生醉非醉,三方寸地通一天。 -- 出自宋·方回·送术明居士燕道觉归东林
- 紫陌红尘拂面来,铁壁不容通水泄。 -- 出自宋·李复·戏酬杨次公
- 小痴老怯坐自笑,无补漫废通夕眠。 -- 出自宋·李复·和李献甫守岁
- 圣主养贤贤养物,气和郁郁通高卑。 -- 出自宋·李覯·甘露亭诗
- 忆昔文殊出火宅,金刚宝窟通真土。 -- 出自宋·李师圣·游台感兴古风
- 盆山秀耸不足论,猊座婆娑通一路。 -- 出自宋·林宪·使君沈虞卿宗丞命赋郡圃罗汉树其树叶如杨梅
- 穷冬不竭春不溢,往往石眼通江湄。 -- 出自宋·刘名世·墨池发祥诗呈蒋教
- 冥搜穷讨扫俗轨,更开竹径通禅房。 -- 出自宋·刘拯·秋霜阁
- 六洞高人接笑谈,三泉隐客通香火。 -- 出自宋·秘仲威·游洞霄宫
- 人间三十六洞天,各有邃道通神仙。 -- 出自宋·裴相如·游洞霄山
- 男耕女织无租庸,鸡鸣犬吠通陌阡。 -- 出自宋·史尧弼·留题丹经卷后
- 从教大地黑漫漫,它家自有通人会。 -- 出自宋·释道冲·偈颂五十一首
- 堪笑观音大士,无端也证圆通。 -- 出自宋·释道冲·偈颂五十一首
- 大悲观音开正面,官不容针通一线。 -- 出自宋·释道颜·颂古
- 衲僧气宇乾坤外,一夜寒冰通体到。 -- 出自宋·释慧晖·偈十首
- 文彩未彰谁辨得,却烦首座通消息。 -- 出自宋·释慧开·偈颂八十七首
- 个是寻常行履处,须知更有通霄路。 -- 出自宋·释慧开·偈颂八十七首
- 绝消息时消息,不流通处流通。 -- 出自宋·释妙伦·断溪
- 衲僧门下黑漫漫,历劫不分通一线。 -- 出自宋·释如净·偈颂三十四首
- 拟吞栗棘蓬,塞断咽喉气不通。 -- 出自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
- 有喝端如探竿草,无师血脉通红线。 -- 出自宋·释胜·颂古二十四首
- 碛境庙大五忍痛不禁,直得通身汗流,起来道恩大难酬。 -- 出自宋·释师范·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 丹青画出向人前,他家自有通人爱。 -- 出自宋·释咸杰·真际道人请赞
- 欲彰从前家丑,何妨刻石流通。 -- 出自宋·释咸杰·送会侍者开应庵塔铭
- 古今大道常坦然,各自当门通一线。 -- 出自宋·释心月·送林藏主省亲
- 十波罗蜜镇长存,庞公老汉通消息。 -- 出自宋·释印肃·颂证道歌·证道歌
- 妙用难传妄想立,知君未解通方句。 -- 出自宋·释印肃·颂十玄谈·回机
- 身莹净,意曼陀,非眼耳鼻六通和。 -- 出自宋·释印肃·铁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