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10个字的诗句
通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清露夏天晓,荒园野气通。 -- 出自唐·韦应物·南园
- 行游非所乐,端忧道未通。 -- 出自唐·韦应物·送李儋
- 光辉恨未瞩,归思坐难通。 -- 出自唐·韦应物·寄中书刘舍人
- 庭宇还清旷,烦抱亦舒通。 -- 出自唐·韦应物·复理西斋,寄丘员外
- 智乖时亦蹇,才大命有通。 -- 出自唐·韦应物·答韩库部(协)
- 舟车满川陆,四国靡不通。 -- 出自唐·韦应物·同德寺阁集眺
- 心无随境变,意自与天通。 -- 出自宋·文天祥·自遣
- 西望睢阳城,只与汴水通。 -- 出自宋·文天祥·彭城行
- 晚鹊传佳好,通州路已通。 -- 出自宋·文天祥·泰州
- 定有延和奏,南来寄一通。 -- 出自宋·文天祥·和前人赋别
- 清声随地到,直节与天通。 -- 出自宋·文天祥·绿漪堂
- 泸水夜可涉,交州今始通。 -- 出自唐·高适·李云南征蛮诗
- 安知梦寐间,忽与精灵通。 -- 出自唐·高适·观李九少府翥树宓子贱神祠碑
- 秘书即吾门,虚白无不通。 -- 出自唐·高适·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
- 屈原尔为怀王没,水府通天化灵物。 -- 出自唐·李绅·涉沅潇
- 朝朝在门下,自与五侯通。 -- 出自唐·卢纶·同耿拾遗春中题第四郎新修书院
- 松阴满涧闲飞鹤,潭影通云暗上龙。 -- 出自唐·卢纶·陈翃中丞东斋赋白玉簪
- 此地何人到,云门去亦通。 -- 出自唐·卢纶·山中咏古木
- 眼界尘虽染,心源蔽已通。 -- 出自唐·卢纶·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
- 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 出自唐·卢纶·宿澄上人院
- 色润灵泉近,阴清辇路通。 -- 出自唐·卢纶·早秋望华清宫中树因以成咏(一作常衮诗)
- 雁飞难度岭,书信若为通。 -- 出自唐·贾岛·送人南游
- 江南有高唱,海北初来通。 -- 出自唐·贾岛·投孟郊
- 萧飒疑泉过,萦回有径通。 -- 出自唐·贾岛·题郑常侍厅前竹
- 若任迁人去,西溪与剡通。 -- 出自唐·贾岛·题长江
- 乡书沧海绝,隐路翠微通。 -- 出自唐·贾岛·雨夜寄马戴
- 烟波千里隔,消息一朝通。 -- 出自唐·贾岛·寄江上人
- 卓氏琴台废,深芜想径通。 -- 出自唐·贾岛·送朱休归剑南
- 且莫孤此兴,勿论穷与通。 -- 出自唐·贾岛·喜雍陶至
- 苔藓嵌岩所,依稀有径通。 -- 出自唐·贾岛·寄华山僧
- 此时樯底水,涛起屈原通。 -- 出自唐·贾岛·寄朱锡珪
- 七雄战争时,宾旅犹自通。 -- 出自唐·皮日休·正乐府十篇·路臣恨
- 犹有报恩方寸在,不知通塞竟何如。 -- 出自唐·皮日休·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
- 捽为一雪山,欲与昭回通。 -- 出自唐·皮日休·太湖诗·缥缈峰
- 拂曙辟行宫,寒皋野望通。 -- 出自唐·李隆基·野次喜雪
- 钟鼓严更曙,山河野望通。 -- 出自唐·李隆基·早度蒲津关
- 益龄仙井合,愈疾醴源通。 -- 出自唐·李隆基·幸凤泉汤
- 水旱国代有,人神理本通。 -- 出自宋·黄庭坚·次韵曾都曹喜雨
- 政经甚缜密,私不蚍蜉通。 -- 出自宋·黄庭坚·己未过太湖僧寺得宗汝为书寄山蓣白酒长韵诗
- 闻道台源境,锄荒三径通。 -- 出自宋·黄庭坚·次韵十九叔父台源
- 临民次公老,论事长舆通。 -- 出自宋·黄庭坚·黄颍州挽词三首
- 蟭螟千眼照世间,保君通达真妄竟。 -- 出自宋·黄庭坚·和朱宏夫真妄颂
- 玉钤金印临参井,控蜀通秦四十州。 -- 出自宋·黄庭坚·送高士敦赴成都钤辖二首
- 顺佛遗敕故,不宣示神通。 -- 出自宋·黄庭坚·铁罗汉颂
- 吾所以见造化之权,变通之理。 -- 出自唐·罗隐·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
- 吾所以见造化之权,变通之理,春夏作头,秋冬为尾,循环反覆无终已。 -- 出自唐·罗隐·芳树
- 世家惟蹇谔,官业即清通。 -- 出自唐·罗隐·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 一旱经春夏已半,好雨通宵晓未收。 -- 出自宋·苏辙·喜雨
- 谪官南出止筠颍,此心通达无不之。 -- 出自宋·苏辙·题王诜都尉画山水横卷三首
- 礼乐寰中盛,梯航海外通。 -- 出自宋·苏辙·神宗皇帝挽词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