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10个字的诗句
通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稼穑村坊远,烟波路径通。 -- 出自唐·尚能·中秋旅怀
- 逍遥太霞上,真鉴靡不通。 -- 出自唐·吴筠·步虚词十首
- 茂先洽闻者,幽赜咸该通。 -- 出自唐·吴筠·览古十四首
- 峻朗妙门辟,澄微真鉴通。 -- 出自唐·吴筠·游仙二十四首
- 冲虚冥至理,体道自玄通。 -- 出自唐·吴筠·高士咏·冲虚真人
- 应物方矫行,俯仰靡不通。 -- 出自唐·吴筠·高士咏·师金
- 长桥驾险浮天汉,危栈通岐触岫云。 -- 出自唐·介胄鬼·掷裴武公诗
- 日月襟袖捧,人天道路通。 -- 出自唐·尉迟汾·府尹王侍郎准制拜岳,因状嵩高灵胜,寄呈三
- 万壑烟光动,千林雨气通。 -- 出自元·李齐贤·巫山一段云 北山烟雨
- 欲作菟裘计,桃源路不通。 -- 出自元·谢应芳·吴下咏怀(八首)
- 太守传呼迢递,漫留连、通宵沉醉。 -- 出自元·邵亨贞·水龙吟 戊申灯夕,云间城中作 以上四印齐本
- 屋小长林束,村深四水通。 -- 出自元·陶宗仪·南村杂赋(六首)
- 性珠显、恢弘祖意,慧风通、虚谷传神。 -- 出自元·王吉昌·绿头鸭 大圆觉海
- 功及三天两地,九六阴通,七八阳立。 -- 出自元·王吉昌·瑞鹤仙 五行生数至成数
- 八道涌琼浆,七门开、洞通清净。 -- 出自元·王哲·蓦山溪·一灵真性
- 速令归去,前程已许,久通坚永。 -- 出自元·王哲·绛都春·天然省悟
- 心香起、印出仙经,便贯通颠倒。 -- 出自元·王哲·红芍药
- 湛殚澄彻成功行,九天通圣。 -- 出自元·王哲·黄河清 按一百八数
- 淇殚澄彻成功行,九天通圣。 -- 出自元·王哲·黄河清 按一百八数
- 心合眼莹,耳聪意静,鼻通舌辩。 -- 出自元·王哲·河传令 赠京兆赵公
- 结成仙眷,积累大功深,通妙理,脱凡笼,永永 -- 出自元·王处一·蓦山溪 于二翁染疾求教
- 日里金鸡,月中玉兔,变通玄象盈亏。 -- 出自元·王处一·满庭芳 赠卢宣武二首
- 闲中做成修炼,炼百脉通流,四体和平。 -- 出自元·王丹桂·春从天上来 赠首阳山李志朴
- 混化胎生皆受*,感应通玄潜伏。 -- 出自元·侯善渊·酹江月
- 无形道体,运阳光、密布通微恢鄂。 -- 出自元·侯善渊·酹江月
- 寂虚妙道,混杳冥恍惚,通微清绝。 -- 出自元·侯善渊·酹江月
- 殷红璨璨,仿佛入离宫,通上下,照十方,摄境归心地。 -- 出自元·侯善渊·蓦山溪·男儿一志
- 有缘得遇真师,点透灵通,常应无虚诈。 -- 出自元·长筌子·抛球乐·道人心印悟来
- 内史调兵惟汉相,春潭通漕笑韦坚。 -- 出自元·王恽·浣溪沙 送王子勉都运关中
- 不在多闻广学,只要潜通默会,定里细参详。 -- 出自元·李道纯·水调歌头 显性理 清庵莹子语录卷六案李道纯
- 执中常不易,天理感而通。 -- 出自元·李道纯·水调歌头 赠和庵王察判
- 香雾空蒙,步虚嘹亮,孝通天地。 -- 出自元·朱思本·水龙吟 送闵道录醮玉隆竣事归东湖
- 犊有浮鼻过,鯈有衔尾通。 -- 出自近代·陈三立·唤船至长头岘
- 丽文副夙业,艺能复旁通。 -- 出自近代·陈三立·为石醉六题其师江建霞京卿遗墨册
- 荆山一何高,上与天门通。 -- 出自明·贝琼·拟古
- 吴兴松雪真奇士,书到通神逼二王。 -- 出自明·贝琼·苕溪陆文宝挟笔过云间持卷求余言而一时缙绅
- 上客惊且疑,姓字初未通。 -- 出自明·贝琼·真真曲(有序)
- 当时直恐金棺腐,凿石通泉下深固。 -- 出自明·贝琼·穆陵行(并序)
- 古有千文义,须知后学通。 -- 出自宋·汪洙·神童诗
- 自非梦来往,密意何由通! -- 出自清·黄遵宪·今别离
- 土音偏不移鸡犬,市暨通行杂钞钱。 -- 出自明·钟惺·江行俳体十二首
- 狗监离宫承宴欢,掖庭通晚不回銮。 -- 出自明·徐祯卿·拟古宫词(七首)
- 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 -- 出自明·唐顺之·峨嵋道人拳歌
- 到处暗杉松,多言路不通。 -- 出自明·唐顺之·游阳羡南山
- 雪亦能照夜,得月光始通。 -- 出自明·李流芳·南归诗十八首
- 人家词讼起,踊跃时命通。 -- 出自宋·陈藻·憎吏行
- 宫水当门落,僧园旧径通。 -- 出自宋·张咏·赠孙曹二生
- 人世何由及,唯应天汉通。 -- 出自宋·释惠崇·题石桥
- 峭拔湖心起,湖心四望通。 -- 出自宋·释智圆·孤山诗二首
- 地冷庭松瘦,门间野径通。 -- 出自宋·释智圆·忆龙山院兼简蟾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