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10个字的诗句
通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山势西南缺,湖光左右通。 -- 出自宋·洪咨夔·洪园洗心堂饮中偶成
- 苍莽浑沙积,崎岖没径通。 -- 出自宋·洪咨夔·龙池沙涨
- 远近关梁接,高低阁栈通。 -- 出自宋·洪咨夔·剑外驴
- 分席眠鸥渚,庐山梦已通。 -- 出自宋·洪咨夔·水宿
- 意言亦良苦,精神庶潜通。 -- 出自宋·蔡襄·读乐天閒居篇
- 岩曲疏钟答,村前小彴通。 -- 出自宋·蔡襄·登三乡寺阁
- 耕锄时节动,歌谣声意通。 -- 出自宋·蔡襄·新作春野亭
- 万里凄凝魄,幽深在处通。 -- 出自宋·蔡襄·中秋夕独坐望月
- 出门更自有真乐,閒向通衢稳步行。 -- 出自宋·高翥·秋兴
- 石从试剑何年裂,池自通泉尽日平。 -- 出自宋·高翥·虎丘寺
- 羲和舒灵晖,倏忽西极通。 -- 出自唐·储光羲·登秦岭作,时陷贼归国
- 神皇作桂馆,此意与天通。 -- 出自唐·储光羲·述降圣观
- 将近隐者邻,远与西山通。 -- 出自唐·储光羲·至闲居精舍呈正上人(即天后故宫)
- 紫微侍郎白虎殿,出入通籍回天眷。 -- 出自唐·丁仙芝·赠朱中书
- 暗泉出石飞仍咽,小径通桥直复斜。 -- 出自唐·方干·山中
- 小松出屋和巢长,新径通村避笋开。 -- 出自唐·方干·许员外新阳别业
- 众花交艳多成实,深井通潮半杂泉。 -- 出自唐·方干·题赠李校书
- 罗刹石上坐伍子胥,蒯通八字立对汉高祖。 -- 出自唐·贯休·观怀素草书歌
- 道罕将人合,心难与圣通。 -- 出自唐·贯休·送杜使君朝觐
- 卓立澄心久,提携注意通。 -- 出自唐·贯休·水壶子
- 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一人好头肚,六艺尽皆通。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若得个中意,纵横处处通。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明年石渠署,应继叔孙通。 -- 出自唐·皎然·送张孝廉赴举
- 绵绵芳籍至今闻,眷眷通宗有数君。 -- 出自唐·皎然·述祖德赠湖上诸沈
- 天子初未起,金闺籍先通。 -- 出自唐·皎然·送梁拾遗肃归朝
- 白版年犹小,黄花褐已通。 -- 出自唐·皎然·送沙弥长文游京
- 凌滩出极浦,旷若天池通。 -- 出自宋·李华·寄赵七侍御
- 金谷园无主,桃源路不通。 -- 出自唐·李群玉·赠花
- 孟门在步武,所向何由通。 -- 出自唐·李群玉·始忝四座奏状闻荐蒙恩授官,旋进歌诗,延英
- 明日中书见颜范,始应通籍入金门。 -- 出自唐·李群玉·送于少监自广州还紫逻
- 朔野长城闭,河源旧路通。 -- 出自唐·戎昱·泾州观元戎出师
- 静室门常闭,深萝月不通。 -- 出自唐·于鹄·赠兰若僧
- 雨歇连峰翠,烟开竟野通。 -- 出自唐·虞世南·奉和幽山雨后应令
- 顾渚山边郡,溪将罨画通。 -- 出自唐·郑谷·寄献湖州从叔员外
- 冠盖人声绝,音书鸟道通。 -- 出自宋·方惟深·书通德官舍壁
- 地里舆星直,江流汉水通。 -- 出自宋·韩缜·句
- 四边湖水绕,一迳郭门通。 -- 出自宋·潘阆·孤山寺见从房留题
- 舒女清泉满,黄姑别渚通。 -- 出自宋·杨亿·再赋
- 食蘗心常苦,占蓍命未通。 -- 出自宋·杨亿·郑溥赴汀州判官
- 三迳从谁扫,千门倏自通。 -- 出自宋·张舜民·和赵大监雪
- 鹘飞犹自苦,人足故难通。 -- 出自宋·张舜民·鹘岭
- 吾不能移王屋之山兮,通褒斜之孤。 -- 出自宋·葛立方·九效·鸣穷
- 山合秧畦窄,林深屐路通。 -- 出自宋·葛立方·将至玉山
- 相望邈异境,正北一水通。 -- 出自宋·洪迈·酬马退翁见示之什
- 浮荣真一戏,何者为穷通。 -- 出自宋·洪迈·书事呈元声如愚起莘三兄
- 达石情忘倦,移山志必通。 -- 出自宋·李吕·题吴仲微常斋
- 云岩藏胜绝,何路不潜通。 -- 出自宋·刘子翚·次韵明仲游北岩
- 怀抱清谁儿,聊凭一滴通。 -- 出自宋·刘子翚·书斋十咏·砚瓶
- 罗衫一任涴尘泥,拚了通宵排日醉。 -- 出自宋·石孝友·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