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1个字的诗句
通在第一个字的诗句
- 通川诚有咎,湓口定无辜。 -- 出自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
- 通州到日日平西,江馆无人虎印泥。 -- 出自唐·元稹·见乐天诗
- 通名参将校,抵掌见亲朋。 -- 出自唐·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
- 通身都放下,何用觅砭针? -- 出自宋·范成大·藻侄比课五言诗,已有意趣,老怀甚喜,因吟
- 通溪岸暂断,分渚流复萦。 -- 出自唐·张籍·野寺后池寄友
- 通海便应将国信,到家犹自著朝衣。 -- 出自唐·张籍·送金少卿副使归新罗
- 通越事岂难,渡泸功未博。 -- 出自唐·刘长卿·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
- 通天台上月初出,承露盘中珠正圆。 -- 出自唐·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三首
- 通州一丘土,相望泪如倾。 -- 出自宋·文天祥·哭金路分应
- 通州三百里,茅苇也还无。 -- 出自宋·文天祥·卜神
- 通宵带露妆难洗,尽日凌波步不移。 -- 出自唐·皮日休·咏白莲
- 通侯一以眄,贵却骊龙珠。 -- 出自唐·皮日休·太湖诗·太湖石(在鼋头山)
- 通身是眼,不见自己。 -- 出自宋·黄庭坚·沙弥文信大悲颂
- 通身是手,不解著鞭。 -- 出自宋·黄庭坚·沙弥文信大悲颂
- 通身是佛,顶戴弥陀。 -- 出自宋·黄庭坚·沙弥文信大悲颂
- 通十二渚疏三江。 -- 出自先秦·先秦无名·成相杂辞
- 通衢细洒浮埃净,车马归来似晚晴。 -- 出自宋·苏辙·舜泉复发
- 通经滉早岁,落笔旧章。 -- 出自宋·苏辙·送张正彦法曹
- 通廊开十窗,爽气来四方。 -- 出自宋·苏辙·北堂
- 通守太平州,金陵在上头。 -- 出自宋·戴复古·送季明府赴太平粹
- 通名丞相府,数月不见招。 -- 出自宋·戴复古·都中书怀呈滕仁伯秘监
- 通都大吧尽变迁,新鬼旧鬼皆衔冤。 -- 出自元·王冕·江南民
- 通处灵犀一点真。 -- 出自宋·朱敦儒·鹧鸪天·通处灵犀一点真
- 通逵抵山郭,里巷连湖光。 -- 出自唐·权德舆·浩歌
- 通籍在金闺,怀君百虑迷。 -- 出自唐·权德舆·中书夜直寄赠
- 通庄走声利,结驷乃旁午。 -- 出自唐·权德舆·早夏青龙寺致斋,凭眺感物,因书十四韵
- 通灵深眷想,青鸟独飞来。 -- 出自唐·钱起·贞懿皇后挽词
- 通塞两不见,波澜各自起。 -- 出自唐·司空曙·分流水
- 通真理,不无不有,动静应神机。 -- 出自宋·无名氏·满庭芳·命似清风
- 通真理,无情无欲,无罪亦无愆。 -- 出自宋·无名氏·满庭芳·恬淡家风
- 通明殿上,钧天张乐高燕。 -- 出自宋·无名氏·念奴娇·今年秋早
- 通春意、漏巧斗奇,东君首先回暖。 -- 出自宋·无名氏·折红梅·倚花阑清晓
- 通一气,超群卉。 -- 出自宋·无名氏·瑶台月
- 通宵弹玉枕,白昼拂床尘。 -- 出自宋·梅尧臣·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十
- 通闺年最少,才俊罕能双。 -- 出自宋·梅尧臣·吊唐俞
- 通都大邑忽辨宝,直取不犯骊龙涎。 -- 出自宋·梅尧臣·送杨叔恬应北京辟
- 通悴徐方蒨绶新,老莱衣服暂离身。 -- 出自宋·王禹偁·送光禄王寺丞通判徐方
- 通衢选地半松筠,元老辞荣向盛辰。 -- 出自宋·邵雍·谢富相公见示新诗一轴
- 通衢张大第,负郭广良田。 -- 出自宋·邵雍·寄谢三城太守韩子华舍人
- 通籍名高年又少,回头应笑晚从军。 -- 出自唐·朱庆馀·送窦秀才
- 通渠束带过者寡,乃独葛巾终日同。 -- 出自宋·晁补之·赠段万顷
- 通鉴恰施行,新经宜少删。 -- 出自宋·朱翌·送郑公绩赴试金陵
- 通途无宁轨,世纲阔遮逻。 -- 出自宋·朱翌·王承可有招隐黄龙之意
- 通守鱼符委任隆,规模新处见新功。 -- 出自宋·陈著·似星同知
- 通古今如旦暮,蟠桃见、几度华繁。 -- 出自元·姬翼·满庭芳 李老先生庆八十
- 通为一愦愦,愚智更出没。 -- 出自宋·张耒·感遇二十五首
- 通为一沮洳,哀此涂泥渥。 -- 出自宋·张耒·苦雨
- 通塞付大钧,聊安此微陋。 -- 出自宋·张耒·即事二首
- 通宵两沉醉,午起头如蓬。 -- 出自宋·张耒·赠张公贲
- 通宵淡无梦,起望晓天白。 -- 出自宋·张耒·宿凤翅山悬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