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在第13个字的诗句
迷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鬓乱钗横浑不醒,转越江、剗地迷归路。 -- 出自宋·辛弃疾·贺新郎·著厌霓裳素
- 紫髯郎将护锦缆,青娥御史直迷楼。 -- 出自唐·白居易·隋堤柳
- 十二峰前落照微,高唐宫暗坐迷归。 -- 出自唐·李商隐·楚宫二首
-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 出自唐·李煜·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 时唤行僧同煮茗,亦逢樵叟问迷途。 -- 出自宋·陆游·游山
- 青丘有奇鸟,自言独见尔;本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 出自魏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其十二
- 愿指丹梯曾到处,莫教犹作独迷人。 -- 出自唐·杜牧·寄卢先辈
- 嗟哉我岂敢知子,论赖子初指迷。 -- 出自宋·欧阳修·再和圣愈见答
- 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 -- 出自唐·元稹·杂忆五首
- 曾慕鸳鸯效双栖,南谷林深叶迷离。 -- 出自清·仓央嘉措·情诗其十四
- 舞罢霓裳日色低,满身春倦眼迷离。 -- 出自明·唐寅·美人图
- 老尽西园千树绿,却怜槐眼正迷离。 -- 出自宋·范成大·五月闻莺二首
- --颜真卿归期江上远,别思月中迷。 -- 出自唐·颜真卿·五言重送横飞联句
- 射虎将军发欲枯,茫茫沙草正迷途。 -- 出自宋·文天祥·象弈各有等级四绝品四人高下
- 渔歌惊起飞南北,缭绕追随不迷惑。 -- 出自唐·李绅·过梅里七首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
-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 出自唐·李绅·宿扬州
- 平生相从忘岁月,手足割裂诚迷惘。 -- 出自宋·黄庭坚·酌别世弼
- 想见真龙如此笔,蒺藜沙晚草迷川。 -- 出自宋·黄庭坚·题伯时天育骠骑图二首
- 我亦有心无处说,等闲停棹似迷津。 -- 出自唐·罗隐·过废江宁县(王昌龄曾尉此县)
- 匹马扁舟寄此身,可怜投老尚迷津。 -- 出自宋·贺铸·将发永城留题李氏斋壁
- 别酒厌厌一据鞍,远林微迳雪迷漫。 -- 出自宋·贺铸·离冠氏道中
- 岂不亦笑老先生,有如此水亦迷邦。 -- 出自宋·白玉蟾·送谈执权张南显归广州
- 何足风波吾一点,盍思舟楫彼迷流。 -- 出自宋·白玉蟾·题仙槎寄呈王待制
- 繁处不繁简处简,雪迷晓色月迷晚。 -- 出自宋·白玉蟾·友人陈槱得杨补之三昧赏之以诗
- 锦屋调笙,银瓶索酒,争奈也曾迷著。 -- 出自宋·蒋捷·喜迁莺·游丝纤弱
- 绣岭宫前花似雪,正秦川公子迷归路。 -- 出自清·陈维崧·伯成先生席上赋赠韩修龄(韩,关中人,圣秋
- 初破晓寒无限思,融融腊意全迷。 -- 出自宋·李之仪·临江仙·初破晓寒无限思
- 悟者头头皆是,未明时、处处皆迷。 -- 出自宋·无名氏·满庭芳·命似清风
- 荧煌清影初乱眼,浩荡逸气忽迷神。 -- 出自宋·无名氏·春雪间早梅
- 欲随轻风挹君袂,满野春雨生迷茫。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答泰州王道粹学士见寄
- 送别西亭车马尘,天池回傍欲迷津。 -- 出自宋·梅尧臣·次韵和江邻几送客回同过金明池二首
- 霜晴十月玉溪村,见梅开早客迷魂。 -- 出自宋·晁补之·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
- 结信贤而自晦兮,忘其同物以迷世。 -- 出自宋·晁补之·漫浪阁辞
- 莫怪天机俱漏尽,都缘学者尽迷蒙。 -- 出自宋·张伯端·七言四韵十六首
- 如缶如瓜浑未识,数星飞落忽迷方。 -- 出自当代·钱钟书·山斋凉夜
- 书习练裙聊弄翰,吟随池草欲迷魂。 -- 出自宋·宋祁·欹枕
- 一湾一浦怅邅回,千曲千溠怳迷哉,乍见灵妃含笑往。 -- 出自唐·张说·同赵侍御乾湖作
- 世人一读即化变,日望飞奋相迷癫。 -- 出自宋·王令·八桧图
- 二夷之来始何自,乘我中国方迷昏。 -- 出自宋·王令·别老者王元之
- 石鼓晓听殊待漏,玉潭时看异迷津。 -- 出自宋·魏野·寄赠华山致仕韩见素
- 偏照紫府瑶台,香笼玉座,翠霭迷南北。 -- 出自宋·张孝祥·念奴娇·海云四敛
- 恰如飞蛾投火,身焦烂、犹自迷迷。 -- 出自元·马钰·满庭芳 自咏
- 奔名逐利,爱欲牵缠,昏昏转转迷蒙。 -- 出自元·谭处端·神光灿
- 堪嗟浮世,谁能省悟,人人俗景迷遮。 -- 出自元·谭处端·望海潮·堪嗟浮世
- 得得逍遥自在,任诗词、劝诱愚迷。 -- 出自元·谭处端·神光灿 赠穆先生
- 此理勤参搜获正,一条大路无迷。 -- 出自元·尹志平·临江仙·有相有中容易觅
- 绝胜长安酒肉徒,醺花褷月空迷复。 -- 出自明·李东阳·题陆宽瘦竹卷
- 前年城西作冶游,柳条拂盖花迷舟。 -- 出自明·高启·次韵答朱冠军游西城之作
- 载去西施岂无意,恐留倾国更迷君。 -- 出自明·高启·姑苏杂咏 三高祠三首 范蠡
- 客到扬州已迷路,不须特地上迷楼。 -- 出自宋·晁说之·扬州三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