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在第13个字的诗句
轩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满酌香含北砌花,盈尊色泛南轩竹。 -- 出自唐·储光羲·新丰主人
- 只念聊问复何如,要辨蟫蠹资轩渠。 -- 出自宋·沈与求·次韵李元叔田邦镇唱酬之什
- 去矣何之窗户小,容膝聊倚南轩。 -- 出自宋·叶梦得·念奴娇·故山渐近
- 黄花强把酬雪白,丐君捧腹聊轩渠。 -- 出自宋·王之道·和徐伯远见寄三首
- 那更有,青松怪石,一声鹤唳前轩。 -- 出自金·蔡松年·汉宫春 次高子文韵
- 词赋楚王怜宋玉,画图天老教轩皇。 -- 出自明·杨慎·新曲古意
- 妙誉相高耸一乡,士林注目看轩翔。 -- 出自宋·强至·秋试甫期辄成短篇呈马公节裴进士光世
- 夏木参云百尺长,昼阴笼日一轩凉。 -- 出自宋·强至·依韵奉和司徒侍中西园初暑之什
- 钟奇孕秀为隽良,有如六子争轩昂。 -- 出自宋·陈造·鹿鸣燕
- 浊酒有神磨岁月,愁山无赖入轩窗。 -- 出自宋·王灼·次韵许唐臣丈
- 更帘幕垂垂,恼人飞絮,乱落一轩风晚。 -- 出自宋·李弥逊·昆明池/金明池
- 冠玉围金真戏事,醉髯聊复一轩渠。 -- 出自宋·李弥逊·次韵王彦声赠梅公择
- 撇棹归来起暮凉,乐哉谁复慕轩裳。 -- 出自宋·李弥逊·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 秋雨已分千壑间,午天初放一轩晴。 -- 出自宋·李弥逊·六六轩
- 光掩半扉寒夜永,影分疏竹翠轩深。 -- 出自宋·李弥逊·秋月回文
- 向来弦歌久未效,即遣土气俱轩昂。 -- 出自宋·李弥逊·送族甥游学临安
- 我已冥心芗泽观,何须江水对轩渠。 -- 出自宋·胡寅·和叔夏水仙时见於宣卿坐上叔夏折一枝以归八
- 秋官公廨临池傍,结筠为筏开轩窗。 -- 出自宋·胡寅·赠朱推
- 孤枕僧庵梦不成,披衣推户竹轩明。 -- 出自宋·王之望·题龙华寺
- 只今相送九天去,风在下矣何轩轩。 -- 出自宋·李流谦·送晁子西提刑赴召
- 口腹固知能累德,为渠风味一轩然。 -- 出自宋·姜特立·糟蟹呈虞察院
- 自从半山经小亭,仰望巨石扶轩楹。 -- 出自宋·楼钥·巾山
- 箧藏常裾不容毁,如以折槛存轩墀。 -- 出自宋·楼钥·林和叔侍郎龟潭庄
- 画舫骁腾喧鼓吹,红妆凝儜傍轩楹。 -- 出自宋·虞俦·巩使君劝耕汪倅有诗次韵
- 中有能诗狂处士,闲将一鹤随轩。 -- 出自宋·徐似道·瑞鹤仙令/临江仙
- 立论曾闻紫微老,赠篇期见习轩公。 -- 出自宋·赵蕃·简徐季益
- 狂余更欲谁送似,咫尺知音稼轩是。 -- 出自宋·赵蕃·以归来后与斯远倡酬诗卷寄辛卿
- 月下草玄疑蜀客,鼎边得句失轩明。 -- 出自宋·程珌·雪
- 归来手握山水印,傲睨义昊轻轩裳。 -- 出自宋·王迈·代贺崇清陈侍朗正种谠诞辰
- 扑面胡尘浑未扫,强欢讴、还肯轩昂否。 -- 出自宋·牟子才·风瀑竹
- 晓起炉烟一缕清,梵音缭绕槛轩行。 -- 出自宋·李曾伯·宜兴山房十首
- 一枕邯鄣午梦醒,好风吹信入轩棂。 -- 出自宋·何梦桂·徐仲修寄诗次韵
- 日纡天门喜气晓氛氲,圣主临轩召冠军。 -- 出自·薛·敕赠康尚书美人
- 晚景风蝉催节候,高空云鸟度轩层。 -- 出自唐·刘沧·夏日登慈恩寺
- 歌钟沸激香尘散,晨旗隐隐罗轩冕。 -- 出自唐·李咸用·煌煌京洛行
- 不似闭门欹枕听,秋声如雨入轩来。 -- 出自·李中·对竹
- 往岁曾游弄水亭,齐峰浓翠暮轩横。 -- 出自唐·徐铉·池州陈使君见示游齐山诗因寄
- 瞻仰威灵共回首,紫霞深处锁轩窗。 -- 出自唐·轩辕弥明·谒尧帝庙(桂州尧庙有开元二年弥明谒尧诗,
- 无初真面目,如今了了,高卧云轩。 -- 出自元·王处一·满庭芳 住铁杳山云光洞作
- 其后柳溪耶律公提刑河北,颐轩李兄都司台幕,皆平昔所敬慕者。 -- 出自元·张之翰·沁园春 不肖掾内台,时西溪王公为侍御史,
- 南偏少东尤高敞,东向为小亭,轩户始开,而长白湖山诸峰林壑,奔跃来见,明姿晦态,与乡江相表里。 -- 出自元·刘敏中·水龙吟 阳丘南逾五里,余别墅在焉。地方仅
- 满目玉尘风舞动,银峰铺翠云轩。 -- 出自元·高道宽·临江仙·宝剑重磨光色显
- 我本三山城下居,谁人共读艾轩书。 -- 出自宋·陈藻·别蔡伯畛
- 我今滨死祗如许,二友犹堪望轩翥。 -- 出自宋·陈藻·赠故乡人
- 饮食于身已无几,更须身世觅轩裳。 -- 出自宋·项安世·病牙
- 两脚若能随杖屐,一生何用更轩车。 -- 出自宋·项安世·风水洞
- 威神可畏凛如在,有台今亦祠轩辕。 -- 出自宋·王铚·缙云县仙都山黄帝祠宇
- 天光交光地欲无,中间老子独轩渠。 -- 出自宋·陈傅良·赵帅复赋诗来用韵酬之
- 隐君骑背占空阔,百尺阑干景轩豁。 -- 出自宋·叶茵·小垂虹桥
- 近挹荷香供几案,远邀山翠入轩窗。 -- 出自宋·刘宰·寄题戴氏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