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在第9个字的诗句
赵在第九个字的诗句
-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 -- 出自唐·李白·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
-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 -- 出自唐·李白·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 君今崔蔡手,政比张赵健。 -- 出自宋·苏轼·和穆父新凉
- )梦回闻剥啄,谁呼赵陈予。 -- 出自宋·苏轼·与赵陈同过欧阳叔弼新治小斋戏作
- 龚黄侧畔难言政,罗赵前头且眩书。 -- 出自宋·苏轼·次韵孙莘老见赠时莘老移庐州因以别之
- (郡中日与欧阳叔弼、赵景贶、陈履常相従,而景文复至,不数日柳戒之亦见过,宾客之盛,顷所未有。 -- 出自宋·苏轼·次前韵送刘景文
- 明日期何处,杏花游赵村。 -- 出自唐·白居易·洛阳春赠刘李二宾客 齐梁格。
- 纵未移周鼎,何辞免赵坑。 -- 出自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
- 曾携一剑远从戎,秦赵关河顾盼中。 -- 出自宋·陆游·排闷
- 奈何七尺躯,贵贱视赵孟。 -- 出自宋·陆游·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遶屋树扶疏为韵
- 江湖舟楫行安往,燕赵风尘久未平。 -- 出自宋·陆游·野外剧饮示坐中
- 号为精兵处,齐蔡燕赵魏。 -- 出自唐·杜牧·感怀诗一首 时沧州用兵。
- 虞翻礼丁览,韩愈俟赵德。 -- 出自宋·王安石·送子思兄参惠州军
- 幽并侠少趋鞭弭,燕赵佳人奉管弦。 -- 出自唐·刘禹锡·酬太原狄尚书见寄
- 帝选良牧苏疲民,前赵後丁廉且仁。 -- 出自宋·杨万里·送赵判官端国趁班改秩
- 礼乐儒家子,英豪燕赵风。 -- 出自唐·韦应物·送崔押衙相州(顷任内黄令)
- 乍奔水上军,拔帜入赵壁。 -- 出自宋·黄庭坚·次韵答薛乐道
- 朋友日已疏,止接盲赵生。 -- 出自宋·苏辙·次韵姚道人二首
- 喜报三京复,旋闻二赵归。 -- 出自宋·戴复古·所闻
- 亡秦未必非胡亥,灭赵终然是郭开。 -- 出自元·王冕·读史
- 前日神州尹,声华掩赵张。 -- 出自宋·贺铸·送王西枢出镇郑圃八首之五
- 当时好客谁为最,李赵风流两谪仙。 -- 出自元·元好问·定风波 杨叔能归淄川,予别於山阳,作鹧鸪
- 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 -- 出自南北·庾信·咏怀
- 酒罢燕歌竟歇,途穷赵瑟难求。 -- 出自清·陈维崧·过冯唐故里
- 解道庭前柏,何曾识赵州。 -- 出自宋·陈师道·老柏三首
- 虚心肯下涪翁拜,揖赵推袁亦所安。 -- 出自当代·钱钟书·叔子寄示读近人集题句、媵以长书、盖各异
- 潇湘故友参时务,燕赵佳人接士风。 -- 出自宋·魏野·和并州刘密学见寄
- 行矣金玉声,智勇全赵璧。 -- 出自宋·包恢·送蒙斋赴召六首
- 蓦然想、道契仇香姓赵。 -- 出自元·马钰·传妙道 本名传花枝 借柳词韵
- 战国七雄莫如秦,韩赵魏燕齐楚起。 -- 出自宋·陈普·历代传授歌
- 灵隐病亦无,药亦无,赵州东壁挂葫芦。 -- 出自宋·释普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 嵯峨宫树霭晴空,吴赵迢迢一望中。 -- 出自宋·释斯植·登吴山
- 投之重津而光愈发赵,加之烈火而色无少假。 -- 出自宋·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 把南金报犹轻议,举赵璧归非厌嗜。 -- 出自宋·曾丰·曾德礼墨梅竹篆隶皆精岁在己未示似墨梅酬价
- 剪断郭郎线索,送还赵老灯台。 -- 出自宋·刘克庄·夜读传灯杂书六言八首
- 中朝两说分,各植汉赵帜。 -- 出自宋·洪咨夔·送丘都承
- 偕行相遇二三子,吴赵与我并王钟。 -- 出自宋·王之道·华亭风月堂避暑
- 扬雄与冯道,不异燕赵倡,食君之禄而弗与国同存亡。 -- 出自元·杨维桢·刘节妇
-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 出自明·陈子龙·渡易水
- 君从淮海动威声,燕赵乘春复此行。 -- 出自明·谢榛·送杨侍御按真定
- 建章西宫焕若神,燕赵美女三千人。 -- 出自唐·吴少微·相和歌辞·怨歌行
- 知音会遇张孟谈,安赵有才终一顾。 -- 出自宋·邓肃·戏天启作时文
- 所以四将命,悉能全赵璧。 -- 出自宋·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
- 数期还鲁疆,指日返赵璧。 -- 出自宋·李流谦·送宣孺摄邑古郫
- 东湖百顷莲,夏日傲赵盾。 -- 出自宋·郑清之·东湖送藕与葺芷
- 路人莫作皇亲看,姓赵如今不似韩。 -- 出自宋·赵某·大小寒
- 西日长安道远,春风赵国台荒。 -- 出自宋·储泳·西江月·壁断何人旧字
- 向为逃秦去,今还归赵来。 -- 出自宋·胡仲弓·桃源图
- 借鼎烹茶去,无人说赵州。 -- 出自宋·董嗣杲·妙智寺明上人他适因得一游
- 静爱云林披白苧,懒赵闺阖草黄麻。 -- 出自宋·陈深·和龚翠岩雨中述怀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