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诗句
识在第一个字的诗句更多>>
- 识君小异千人里,慰我长思十载间。 -- 出自宋·苏轼·答李端叔
- 识子今几日,送别亦有情。 -- 出自宋·苏轼·送吕行甫司门倅河阳
- 识本不识淡,仰咏嗟无穷。 -- 出自宋·苏轼·送淡公二首?此诗当为孟郊作?
- 识人青眼,慨然怜我疏拙。 -- 出自宋·辛弃疾·念奴娇·妙龄秀发
- 识分知足,外无求焉。 -- 出自唐·白居易·池上篇
- 识分忘轩冕,知归返草莱。 -- 出自唐·白居易·酬卢秘书二十韵 时初奉诏除赞善大夫
- 识行妄分别,智隐迷是非。 -- 出自唐·白居易·因梦有悟
- 识字读农书,岂不贤雕虫。 -- 出自宋·陆游·杂兴
- 识字记姓名,击剑一人敌,孙吴相斫书,了解亦何益。 -- 出自宋·陆游·对酒
- 识破浮生虚妄。 -- 出自宋·陆游·一落索·识破浮生虚妄
识在第二个字的诗句更多>>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出自宋·苏轼·题西林壁
- 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 出自唐·李白·古意
- 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 -- 出自唐·李白·南都行
- 但识金马门。 -- 出自唐·李白·古风其三十
- 安识紫霞客。 -- 出自唐·李白·古风其五十五
- 谁识蔡姬贤。 -- 出自宋·苏轼·菩萨蛮·城隅静女谁人见
-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 出自宋·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 不识孔方兄,但有灵照女。 -- 出自宋·苏轼·虔州吕倚承事,年八十三,读书作诗不已,好
- 要识将军不凡意,従来只啜小人羹。 -- 出自宋·苏轼·三月二十日开园三首
- 谁识天闲老骥,不争日暮长途。 -- 出自宋·苏轼·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三首
识在第三个字的诗句更多>>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出自宋·朱熹·春日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 出自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 出自唐·王维·春中田园作
- 梧桐识嘉树,蕙草留芳根。 -- 出自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 江陵识遥火,应到渚宫城。 -- 出自唐·李白·荆门浮舟望蜀江
- 开缄识远意,速此南行舟。 -- 出自唐·李白·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
- 谁人识此宝,窃笑有狂夫。 -- 出自唐·李白·赠僧朝美
- 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 -- 出自唐·李白·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 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了然光可烛。 -- 出自宋·苏轼·书林逋诗后
-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 出自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识在第四个字的诗句更多>>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出自唐·李白·朗月行
-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 出自宋·王淇·梅
-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出自·杜荀鹤·小松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出自·李白·古朗月行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出自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 出自唐·秦韬玉·贫女
- 眉尖早识愁滋味,娇羞未解论心事。 -- 出自宋·黄公度·菩萨蛮·眉尖早识愁滋味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 出自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 -- 出自宋·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 出自唐·颜仁郁·农家
识在第五个字的诗句更多>>
识在第六个字的诗句更多>>
-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 出自唐·李颀·送陈章甫
- 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 -- 出自宋·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全诗翻译赏析 -- 出自··
-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全诗翻译赏析 -- 出自··
- 口耳固多伪,识真要在心。 -- 出自宋·苏轼·和陶读山海经
- 平生嗜羊炙,识味肯轻饱。 -- 出自宋·苏轼·正月九日,有美堂饮,醉归径睡,五鼓方醒,
- 谁谓山石顽,识此希世彦。 -- 出自宋·苏轼·自净土步至功臣寺
- 能诗李长吉,识字扬子云。 -- 出自宋·苏轼·复次前韵谢赵景贶陈履常见和兼简欧阳叔弼兄
- 君诗与楚词,识者当有取。 -- 出自宋·苏轼·林子中以诗寄文与可及余与可既殁追和其韵
- 一杯此地初识君,千岩夜上同飞鞚。 -- 出自宋·苏轼·送陈睦知潭州
识在第七个字的诗句更多>>
-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 出自·李白·早春寄王汉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出自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 出自·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出自·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 “有财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同路人。”全诗鉴赏 -- 出自··
- 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 -- 出自··
- 君诗妙处吾能识 -- 出自··题庐陵萧彦毓秀才诗卷后二首
- 平生渭水曲,谁识此老翁。 -- 出自唐·李白·鞠歌行
- 今日逢君君不识,岂得不如佯狂人。 -- 出自唐·李白·笑歌行 ( 以下二首 苏轼云是伪作 )
- 犹乘飞凫舄,尚识仙人面。 -- 出自唐·李白·赠王汉阳
识在第八个字的诗句更多>>
-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 出自唐·张籍·没蕃故人
-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 出自南北·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全诗翻译赏析 -- 出自··
- 顾侯达语默,权子识通蔽。 -- 出自唐·李白·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
- 世人若醯鸡,安可识梅生。 -- 出自唐·李白·留别西河刘少府
- 清水见白石,仙人识青童。 -- 出自唐·李白·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录临别留赠 【上竹
- 于兹自研讨,至味识五六。 -- 出自宋·苏轼·寄周安孺茶
- 满寺空遗迹,何人识苦心。 -- 出自宋·苏轼·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
- 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 出自宋·苏轼·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 彭城老守本虚名,识字劣能欺项籍。 -- 出自宋·苏轼·与梁左藏会饮傅国博家
识在第九个字的诗句更多>>
- 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 出自宋·严仁·鹧鸪天·惜别
- 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 -- 出自宋·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 “疾风知劲草 板荡识诚臣。”全诗翻译赏析 -- 出自··
- 受之颇谓绝今昔,求识江淮人犹乎比石。 -- 出自唐·李白·杂言用投丹阳知己兼奉宣慰判官
-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 出自宋·苏轼·试院煎茶
-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 出自宋·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 欲就诸公评此语,要识忧喜何従来。 -- 出自宋·苏轼·再用前韵
- 日轮亭午汗珠融,谁识南讹长养功。 -- 出自宋·苏轼·慈湖夹阻风五首
- 盖公偶谈道,齐相独识真。 -- 出自宋·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
- 万户不禁酒,三年真识翁。 -- 出自宋·苏轼·新年五首
识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更多>>
-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 -- 出自唐·韦庄·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 出自唐·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 出自·王维·田园乐(其四)
- 偃卧松雪间,冥翳不可识。 -- 出自唐·李白·商山四皓
- 愁颜发新欢,终宴叙前识。 -- 出自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
- 彩鸟昔未名,白猿初相识。 -- 出自唐·李白·宣城青溪 (一作入清溪山)
- 万乘慎出入,柏人以为识。 -- 出自唐·李白·枯鱼过河泣
- 何处浣纱人,红颜未相识。 -- 出自唐·李白·姑孰十咏(一作李赤诗)·姑孰溪
- 吏民莫作官长看,我是识字耕田夫。 -- 出自宋·苏轼·庆源宣义王丈,以累举得官,为洪雅主簿,雅
- 我岂无长镵,真赝苦难识。 -- 出自宋·苏轼·与正辅游香积寺
识在第一十一个字的诗句更多>>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出自宋·晏殊·浣溪沙
- 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 -- 出自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 出自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 浪蕊浮花不辨春,归来方识岁寒人。 -- 出自宋·苏轼·次韵王廷老退居见寄
- 汝家安得客孟公,従来只识陈惊座。 -- 出自宋·苏轼·陈季常自岐亭见访郡中及旧州诸豪争欲邀致之
- 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识之。 -- 出自宋·苏轼·壶中九华诗
- 北苑传呼陛楯郎,东夷初识令君香。 -- 出自宋·苏轼·次韵王晋卿奉诏押高丽燕射
- 鸟噪猿呼昼闭门,寂寥谁识古皇尊。 -- 出自宋·苏轼·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
- 强写苍崖留岁月,他年谁识此时心。 -- 出自宋·苏轼·韩干马十四匹
- 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 -- 出自宋·苏轼·送张嘉州
识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更多>>
-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 出自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出自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 西园有分,断柳凄花,似曾相识。 -- 出自宋·吴文英·瑞鹤仙·秋感
- 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 -- 出自宋·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 出自唐·杜甫·秋兴八首
-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 出自宋·苏轼·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 心衰面改瘦峥嵘,相见惟应识旧声。 -- 出自宋·苏轼·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
- 乃知昔未有此城,秦人以泉识公墓。 -- 出自宋·苏轼·秦穆公墓
- 采药会须逢蓟子,问禅何处识庞翁。 -- 出自宋·苏轼·送杜介归扬州
- 平生弱羽寄冲风,此去归飞识所従。 -- 出自宋·苏轼·次韵答子由
识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更多>>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出自·高适·别董大
- 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 出自元·施耐庵·念奴娇·天南地北
- 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 -- 出自唐·鲍溶·襄阳怀古
-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 出自··
- )清诗已入新歌舞,要使邦人识雅言。 -- 出自宋·苏轼·次韵答钱穆父以轼得汝阴用杭越唱酬韵作诗见
- 古书虽满腹,(古有篆五字不可识)。 -- 出自宋·苏轼·胡穆秀才遗古铜器似鼎而小上有两柱可以覆而
- 我记江边枯柳树,未死相逢真识面。 -- 出自宋·苏轼·过江夜行武昌山闻黄州鼓角
- 君虽不作丹青手,诗眼亦自工识拔。 -- 出自宋·苏轼·次韵吴传正枯木歌
- 青山南,白石北,此地嵯峨人不识。 -- 出自宋·苏轼·诗三句
- 未应愚谷能留柳,可独衡山解识韩。 -- 出自宋·苏轼·临城道中作
识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更多>>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
-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 出自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 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 出自清·纳兰性德·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 描写思乡的诗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出自··
- 渐台人散长弓射,初啖鳆鱼人未识。 -- 出自宋·苏轼·鳆鱼行
- 与君相从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 -- 出自宋·苏轼·余与李廌方叔相知久矣,领贡举事,而李不得
- )孤云落日西南望,长羡归鸦自识村。 -- 出自宋·苏轼·詹守携酒见过用前韵作诗聊复和之
- 二虫愚智俱莫测,江边一笑无人识。 -- 出自宋·苏轼·和子由寄题孔平仲草庵次韵
- 苦寒有酒不能饮,见之何必问相识。 -- 出自宋·苏轼·大雪独留尉氏
- 与君相従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 -- 出自宋·苏轼·余与李廌方叔相知久矣领贡举事而李不得第愧
识在第一十五个字的诗句更多>>
- 异梦成先兆,(予为密州,子立未尝相识,忽告同舍生曰:“吾梦为密州婿,何也? -- 出自宋·苏轼·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三首
- 与可尝云: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吾妙处。 -- 出自宋·苏轼·书文与可墨竹(并叙)
- 言念总角初,操觚极艰勤,诸老颇赏识,谓可与斯文。 -- 出自宋·陆游·秋夜读书有感
- 吉凶何为兮觉坐而思,巫咸上天兮识者其谁。 -- 出自唐·韩愈·琴曲歌辞·残形操
- 因念旧日芳菲,桃花永巷,恰似初相识。 -- 出自宋·周邦彦·念奴娇·醉魂乍醒
- 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 -- 出自唐·高适·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 结木如巢,承之以箦,沉之水中,以浮识其处,方舟载两轮挽而出之,渔人谓之车浮。 -- 出自宋·苏辙·车浮〈并序〉
- 向临邛涤器,可怜司马,成都卖卜,谁识君平。 -- 出自宋·戴复古·沁园春·一曲狂歌
- 又须寄与,多感多情,道此花开早,未识游蜂。 -- 出自宋·无名氏·折红梅·陇上残雪
- 低头泄漏天机,不因师指此事如何识。 -- 出自宋·无名氏·无俗念 此下原有丘长春漆弩侬家鹦鹉洲边住
识在第一十六个字的诗句更多>>
-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 出自唐·李贺·致酒行
- 但愿我、虫虫心下,把人看待,长似初相识。 -- 出自宋·柳永·征部乐·雅欢幽会
- 君不见履常长贫冻至死,絮袄不具有识空悲伤。 -- 出自宋·陈著·代赵信甫千人助冬衣
- 细腰楚姬丝竹间,白苎长袖歌闲闲,岂识苦寒损朱颜。 -- 出自唐·鲍溶·杂曲歌辞·夜寒吟
- 天都奇伟海云幽,莲蕊莲花高入秋;欲识黄山真面目,风华半在玉屏楼。 -- 出自·老舍·黄山小诗之一
- 老子平生,萍流蓬转,昔去今来,鸥鹭都识。 -- 出自宋·李曾伯·醉蓬莱·倚栏干一笑
- 秋风萧飒兮白露晞,五十年闺闼兮甯识马嘶。 -- 出自宋·罗椅·孙氏女哀词三章
- 嗟月堕寒影,夜移清漏,依稀曾向梦里识。 -- 出自元·邵亨贞·兰陵王 岁晚忆王彦强而作
- 今人莫诧山石近视眼,更后十年人不识。 -- 出自宋·黄文雷·长歌行
- 少林祖师兮岂会唐言,黄梅行者兮不识横画。 -- 出自宋·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识在第一十七个字的诗句更多>>
- 贤而有文,不幸早世,轼不及与之游也,而识其子廌有年矣。 -- 出自宋·苏轼·李宪仲哀词(并叙)
-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 出自唐·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 又不见夏侯好妓贫无力,帘箔为衣人莫识。 -- 出自宋·苏辙·和子瞻东阳水乐亭歌
- 快笔三江倒,宏材太室须,平生阅人久,所识似君无。 -- 出自宋·黄公度·与洪景伯
- 君不见君家知命今师日,白衫骑驴人不识。 -- 出自宋·李曾伯·赠黄虚舟
- 我钩不似吕,吕钩何太直,除却文王有谁识。 -- 出自宋·华岳·归钓吟
- 崖壁{左山右孝}岈知禹绩,江山割据识雄心。 -- 出自宋·张嵲·登白帝城二首
- 君不见昨日书来两相忆,今日相逢不相识。 -- 出自宋·戴表元·昨日行
- 十个有五双,参禅禅又不知,学道道亦不识。 -- 出自宋·释原妙·偈颂六十七首
- 直饶走遍一百一十城,参见五十三善知识,功超十地三乘,位等释迦弥勒。 -- 出自宋·释原妙·偈颂六十七首
识在第一十八个字的诗句更多>>
- 离别的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出自··
- 说与君云游今几春,蓬头赤毵瑉,那肯教人识。 -- 出自宋·白玉蟾·云游歌
- 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 出自宋·程颢·春日偶成
- 公曰,秘即对也,甫一韵而寤,后三日成之,以识其异。 -- 出自元·白朴·水调歌头 丙戌夏四月八日,夜梦有人以三元
- 此经真体即毗卢,此云种种光,雪岭白牛君识无。 -- 出自唐·齐己·赠念法华经僧
- 食功揣己惧不称,因翁有言呼使前,盘几毕识翁所言。 -- 出自宋·陈造·识村翁语
- 璺鼓囚方释,班荆语未忘,前身愧苏武,异县识仇香。 -- 出自宋·洪皓·过封邱见熊主簿
- 盘水平生谨自持,苦为痎病费医治,一秋偏识端居味,余事何妨读杜诗。 -- 出自宋·程公许·丙子重阳触事有赋绝句七首
- 予方属和未毕,自此不复撰成,徒以四韵为识】元稹重吟前日他生句,岂料逾旬便隔生。 -- 出自·***·僧如展及韦载同游碧涧寺,各赋诗,予落句云
- ,戏调此词以自述独酌新丰,任疏放、从人不识。 -- 出自元·周权·满江红 别毗陵二十载,一日北归,舣舟访旧
识在第一十九个字的诗句更多>>
识在第二十个字的诗句更多>>
- 已従子美得桃竹,(此山有桃竹,可作杖,而土人不识。 -- 出自宋·苏轼·赠蒲涧信长老
- 火岂此祥乎乃作是诗院有蜀僧宣逮事讷长老识先君云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 出自宋·苏轼·圆通禅院先君旧游也四月二十四日晚至宿焉明
- 乐全先生梦人以诗三篇示之,字皆旁行而不可识。 -- 出自宋·苏轼·记梦(并叙)
- 乌龙如真龙,妥尾卧江碛;时时登楼望,爪尾略可识。 -- 出自宋·陆游·乌龙雪
- 西陵仓曹实冗散,出无车马众所怜,江亭曳履偶识面,凛凛瘦骨余双颧。 -- 出自宋·刘子翚·醉歌赠金元白
- 佳人信杳,日暮碧云深,楼独倚,镜频看,此意无人识。 -- 出自宋·张元干·蓦山溪·一番小雨
- 风雩不尽春,庭草有生色,习学自孔氏,深体而默识。 -- 出自宋·程公许·小亭
- 谓渠惺未必惺,请渠睡未必睡,吽吽奉化子,我侬识得你。 -- 出自宋·释师范·布袋赞
识在第二十一个字的诗句更多>>
- [贞元中,与微之同登科第,俱授秘书省校书郎,始相识也。 -- 出自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 谁言农家不入时,小姑画得城中眉,一双素手无人识,空村相唤看缫丝。 -- 出自宋·陆游·岳池农家
- 洗头盆上云生壁,腰带鞓前月满川,丹灶故基谁复识? -- 出自宋·陆游·梦华山
- 曩岁曾陪夜讲灯,伏犀插脑齿如冰;假令重见应难识,遗像臞然一老僧。 -- 出自宋·陆游·小昭庆院讲僧旧在都下与之相从今没已久见画
- 天姿袅娜十分娇,可惜风流半节腰;却恨画工无见识,动人情处不曾描。 -- 出自明·唐寅·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
- 栖真大道於南北,清净之间求爱力,坚持雅志穷诸识。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逍遥理路达三清,非是寻常取次名,此语不宗凡见识,笼罗大象显昭明。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頖宫轮奂一鲜明,多谢贤侯主夏盟,鸡白碑成惭浅识,鹅黄酒满认深情。 -- 出自宋·王迈·作郡庠修学增田记成诸职事招饮
- 然则是又不徒识此君之清气,而能识此君之真味,识此君之深意者欤。 -- 出自宋·方回·题答禄章瑞净香亭
- 破草鞋跟踏著,价重千金;折拄杖头挑来,分文不直,识不识,吴地冬瓜,镇州萝蔔。 -- 出自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
识在第二十三个字的诗句更多>>
识在第二十四个字的诗句更多>>
识在第二十五个字的诗句更多>>
识在第二十六个字的诗句更多>>
识在第二十八个字的诗句更多>>
识在第三十一个字的诗句更多>>
“识”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适
- 拾
- 氏
- 榁
- 蝕
- 酾
- 釃
- 湿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势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埘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实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师
- 師
- 式
- 弑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时
- 旹
- 是
- 昰
- 時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狮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莳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蚀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视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
- 识
- 试
- 诗
- 谥
- 豕
- 貰
- 贳
- 軾
- 轼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释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铈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饰
- 駛
- 驶
- 鮖
- 鯴
- 鰘
- 鰣
- 鰤
- 鲥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㒾
- 㔺
- 㕜
- 㖷
- 㫑
- 㮶
- 㱁
- 㵓
- 㸷
- 㹝
- 㹬
- 㹷
- 䁺
- 䂖
- 䊓
- 䌳
- 䏡
- 䒨
- 䖨
- 䗐
- 䙾
- 䛈
- 䟗
- 䤱
- 䦠
- 䦹
- 䩃
- 䭄
- 䰄
- 䴓
- 䶡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