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在第9个字的诗句
觉在第九个字的诗句
- 霜月静幽居,闲吟梦觉初。 -- 出自唐·姚合·秋夜寄默然上人
- 更陪羽客论真理,不觉初钟叩晓残。 -- 出自宋·伍乔·宿灊山
- 密洒灵苗溉紫芝,渐觉气神住。 -- 出自元·马钰·黄鹤洞中仙 继重阳韵
- 鼻气如雷响亮,才惊觉、眼又朦胧。 -- 出自元·马钰·满庭芳 自破坐
- 方知可道非常道,始觉不神所以神。 -- 出自元·马钰·十报恩
- 如开悟,便宜乎先觉,觉乎后觉。 -- 出自元·马钰·满庭芳 赠武功薛先生
- 放饱牛儿,快活睡一觉。 -- 出自元·马钰·挂金索 以上鸣鹤馀音卷之六
- 法轮初转,慧风生、陡觉清凉无极。 -- 出自元·丘处机·无俗念 性能
- 怅无情一枕,繁华梦觉,流年又、暗中换。 -- 出自元·白朴·水龙吟 么前三字用仄者,见田不伐*呕集,
- 唯有形容朝暮改,不觉催生促灭。 -- 出自元·尹志平·无俗念·冬寒夏暑
- 口解清谈心未悟,不觉轮回来到。 -- 出自元·尹志平·无俗念 论性
- 悬灯疾读但吐舌,不觉唇腭相掀呀。 -- 出自明·宋濂·次刘经历韵
- 壬午之岁博咨访,略觉其中悉源委。 -- 出自清·乾隆·免除宿迁县等地部分正赋
- 今朝润景当前证,始觉传神有独工。 -- 出自清·乾隆·题董其昌天降时雨小卷
- 陈徵宇林宰平黄孝觉黄哲维梁众异,旧社君同气,而亦皆好我,襟抱互弗閟;更二陈弢阉、石遗一林畏庐,老宿众所企,吾间一诣之,则以一诗贽 -- 出自清·梁启超·寄赵尧生侍御以诗代书
- 陈徵宇林宰平黄孝觉黄哲维梁众异,旧社君同气,而亦皆好我,襟抱互弗閟;更二陈弢阉、石遗一林畏庐,老宿众所企,吾间一诣之,则以一诗贽 -- 出自清·梁启超·寄赵尧生侍御以诗代书
- 恰似钓鱼船,篷底睡觉时。 -- 出自宋·周敦颐·夜雨书窗
- 经过自与行吟约,未觉何颙此兴孤。 -- 出自明·李东阳·重经西涯
- 戏将秃笔作鳞介,已觉四壁生风涛。 -- 出自明·李东阳·题程亚卿所藏刘进画鱼
- 贪愁吟鬓洒霜雪,已觉纱帽随风偏。 -- 出自明·李东阳·沈刑部所藏墨竹歌
- 空明射地日漏影,稍觉树林开扶疏。 -- 出自明·李东阳·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图歌
- 褵身欲下不肯下,似觉深山狐兔稀。 -- 出自明·李东阳·题鲁京尹所藏双鹰图
- 前轩好竹只数个,颇觉幽怀看未足。 -- 出自明·李东阳·悼竹
- 谁令冠屦执羁策,顿觉平地生筼戈。 -- 出自明·李东阳·文敬坠马用予韵见遗再和一首
- 喧争浪谑两当坐,颇觉风流成罪过。 -- 出自明·李东阳·若虚诗来欲平马讼五叠韵答若虚并柬文敬佩之
- 逢场作戏亦偶然,不觉诗成为韵窘。 -- 出自明·李东阳·读柳拱之员外严宗哲主事杨应宁舍人倡和长句
- 君归我坐时独吟,颇觉诗成少神助。 -- 出自明·李东阳·文敬携叠韵诗见过且督再和去后急就一首
- 马头残梦不成酣,似觉薰风为指南。 -- 出自明·李东阳·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杨学士先生韵(四
- 即温听厉心自凉,不觉人间有炎暑。 -- 出自宋·陈普·寿容山
- 致知格物最为难,梦觉关中善恶关。 -- 出自宋·陈普·大学·三关
- 忽然业镜百杂碎,始觉从前满面灰。 -- 出自宋·释安永·颂古三十一首
- 有时冷地思量著,不觉全身在碧峰。 -- 出自宋·释师观·颂古十七首
- 世事空为累,人心未觉仁。 -- 出自宋·释斯植·客路和胡元鲁出入韵
- 依如是行如是住,圆觉伽蓝常现前。 -- 出自宋·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 新糊纸被烘来暖,一觉和衣到五更。 -- 出自宋·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 诗吟海岳皆空尽,扇觉秋凉渐放闲。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从来非不求知己,方觉俗情似流水。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尻轮神马自足驾,已觉两腋风泠然。 -- 出自宋·杨时·假山
- 远观不足近视之,始觉是真还似幻。 -- 出自宋·曾丰·即席赋会昌章簿出示假梅
- 谁横荒垒檐以外,自觉幽趣山之间。 -- 出自宋·曾丰·题永丰吴尉当山亭
- 舟行所至与清逢,殊觉今清又不同。 -- 出自宋·曾丰·北归舟次清远县上游欲入硖
- 今还望望寻村去,复觉区区与世同。 -- 出自宋·曾丰·四月二十七日登灵洲阁明日前迓新漕回首望阁
- 粤人欢喜未饱间,又觉喜气吴人共。 -- 出自宋·曾丰·送马少卿自广东漕易江西宪
- 竹弓挽住闲人手,渐觉年来射鸭多。 -- 出自明·陈宪章·饮酒
- 不知浮荡苍翠表,只觉微茫众山小。 -- 出自明·吴兆·登五老峰望彭蠡湖歌
- 持杯聊听浣溪沙,但觉暗添双鬓雪。 -- 出自宋·胡铨·浣溪沙
- 嗟予三黜从此逝,已觉别衲风披披,扁舟却忆剡溪老,梦寐早逐心旌驰。 -- 出自宋·胡铨·临平道中用坡老雪中长韵答刘寺簿
-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 -- 出自唐·孙逖·观永乐公主入番
- 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 -- 出自唐·令狐楚·游春词
- 未读书中语,忧怀已觉宽。 -- 出自明·高启·得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