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在第12个字的诗句
裹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
- 园门当路掩清华,乔木灵根裹翠霞。 -- 出自宋·董嗣杲·水月园
- 不拨棹,任渠流,流入玻瓈影裹头。 -- 出自宋·华岳·归钓吟
- 一书欲写寄云鬟,更把春衫裹素蛮。 -- 出自宋·华岳·春闺杂咏·寄书
- 路从玉鉴上头过,家在冰壶裹面居。 -- 出自宋·华岳·雪中呈刘子冲
- 三十六鳞充使时,数番犹得裹相思。 -- 出自唐·段成式·寄温飞卿笺纸
- 行客须当下马过,故交谁复裹鸡来? -- 出自唐·唐彦谦·过浩然先生墓
- 丹心誓补前人愿,谁惧马革裹全身。 -- 出自当代·现代无名·天安门诗抄
- 乐生个里惭愧,用向稠中足裹缠。 -- 出自宋·陈藻·别林肃翁
- 乐在宜休水竹间,十年黄帕裹朝冠。 -- 出自宋·陈傅良·观南塘四首呈沈守
- 出翁不识时宜甚,独学渊明裹葛巾。 -- 出自宋·才人·句
- 翠盖高垂张葆羽,赤缯全皱裹明珠。 -- 出自宋·晁公溯·庭下荔子熟
- 几度遣间何处好,水声山色裹游行。 -- 出自宋·淳藏王·山居十二首
- 行客须当下马过,故交谁复裹鸡来。 -- 出自宋·戴表元·过应浩然先生墓
- 何处人家藏剡录,有时行客裹唐巾。 -- 出自宋·戴表元·白岩山
- 万端变化根无极,一寸灵明裹太空。 -- 出自宋·方回·寄赠集虚孟高士
- 欲作空门补处人,如何头上裹头巾。 -- 出自宋·方回·寿昌郑生入天目山礼僧
- 好把汗青传久远,莫将朱紫裹愚痴。 -- 出自宋·何文季·秋堂弟自赣归建安作别
- 身八广寒人不见,却从袖裹裹将来。 -- 出自宋·陆文圭·王祈伊中秋不见月四首
- 世间多少惺惺汉,尽向荆榛裹面行。 -- 出自宋·丘葵·有感
- 老去尘沙两鬓蓬,只馀破帽裹西风。 -- 出自宋·释宝昙·落帽
- 三应声中密意通,分明饭布裹春风。 -- 出自宋·释大观·日本仙侍者妲国
- 五千言把为玄妙,湿纸如何裹大虫。 -- 出自宋·释法薰·送巢道士
- 身为皇族,名著南宫,孔孟屋裹,做模打样。 -- 出自宋·释慧开·月泉赵寺丞寿像赞
- 千五百众雪山住,无面软饼裹露柱。 -- 出自宋·释慧空·偈十三首
- 堪笑巴陵老古难,解道银碗裹盛雪。 -- 出自宋·释慧性·偈颂一百零一首
- 金地岭胸中丘壑,赤城山皮裹阳秋。 -- 出自宋·释慧远·偈颂一百零二首
- 等闲牵犁上佛殿,乘兴钵盂裹走马。 -- 出自宋·释慧远·禅人写师真请赞
- 十字街头道得一句,三家村裹使不著。 -- 出自宋·释师范·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 惟有三山陈上舍,我向陆地裹行,看你奈我何。 -- 出自宋·释师范·颂古四十四首
- 千岁老根成虎魄,几寻枯干裹莓苔。 -- 出自宋·释文珦·松屋
- 取不得,舍不得,自是眼盲心裹黑。 -- 出自宋·释印肃·颂证道歌·证道歌
- 无量劫来成道,一时都在这裹。 -- 出自宋·释印肃·颂古九十八首
- 鞭笋嫩黄出泥土,槿华寒紫裹藩篱。 -- 出自宋·释正觉·谢通讲师五偈
- 是汝诸人鼻孔,总在山僧手裹,一时穿却。 -- 出自宋·释智朋·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 见聩翁顶门有窃,识秘魔手裹无叉。 -- 出自宋·释智朋·大歇和尚赞
- 失脚尘凡不易收,莫思冠佩裹狙猴。 -- 出自宋·卫博·过江上
- 裁得綀囊连夜喜,儿童也学裹衣裾。 -- 出自宋·薛嵎·囊萤
- 游子不堪归路冷,篙师愁杀裹囊穷。 -- 出自宋·袁说友·简唐英同年四首
- 寒食清明次第来,紫苞红萼裹池台。 -- 出自明·刘英·载酒过湖
- 一片水声中倚杖,几重山色裹行舟。 -- 出自明·止庵法师·过湖州
- 便须起来和热吃,不消洗面裹头巾。 -- 出自宋·苏轼·送煮菜赠包安静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