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在第3个字的诗句
衡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仰看衡云飞,云静山崪嵂。 -- 出自宋·史尧弼·静心堂
- 归从衡岳此身清,老校群书眼倍明。 -- 出自宋·释清壹·寄万先辈
- 走遍衡格卖与谁,一十三人声怨鼓。 -- 出自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
- 倚天衡岳最深处,雨过寒光泼眼明。 -- 出自宋·释心月·庞大倚鉏而化图赞
- 堪笑衡阳没量人,弥勒光中拖布袋。 -- 出自宋·释印肃·摩尼歌
- 来从衡岳画图间,双眼无非向上看。 -- 出自宋·释智朋·送璲上人
- 后人衡鉴不高,唤作二俱弄险。 -- 出自宋·释智遇·偈颂二十四首
- 粹钟衡岳诞吾师,大九彤廷赐紫衣。 -- 出自宋·宋温舒·赠英公上人
- 勿谓衡茅陋,门墙亦仅全。 -- 出自宋·苏颂·大夫七弟有庆新居二百四十言次韵和之
- 不向衡门把一杯,山中话别且徘徊。 -- 出自宋·孙应时·师守之官枉驾过龙鹄省先公墓而去二诗送之
- 起於衡岳趾,环厥洞庭舷。 -- 出自宋·王阮·代胡仓过圣德惠民诗一首
- 节义衡山独不辱,万年千载戴明恩。 -- 出自宋·王阮·登衡岳三首
- 斜阳衡山云半红,远水无风天一碧。 -- 出自·王山·答盈盈
- 参于衡岳,镇东南方。 -- 出自宋·吴愈·三清阁
- 独立衡门下,悠悠千古思。 -- 出自宋·薛嵎·归洁庵
- 何日衡茅底,匏樽一破颜。 -- 出自宋·喻良能·寄陈孟容二首
- 云开衡岳韩子到,此事恍惚今难凭。 -- 出自宋·曾原·金精歌
- 忆昔衡门不胜愁,忽惊甍栋半空浮。 -- 出自宋·张九成·题大庾新楼呈郑仲远年契
- 危峰衡古石,幽洞隔尘寰。 -- 出自宋·赵处澹·濯缨亭
- 淡似衡山雾已开,浓如雨意黯阳台。 -- 出自宋·赵时韶·云峰
- 不是衡寒欲避春,古来辞富不辞贫。 -- 出自宋·周南·咏梅
- 斗垒衡门笔砚生。 -- 出自·曹伯启·鹧鸪天 示次男河南书吏履亨
- 归来衡门下,且复酣杯觞。 -- 出自明·陈颢·题归去来辞画(四首)
- 俯仰衡门下,谁知此意真。 -- 出自明·道原法师·石湖闲居
- 儒家衡斗政,莫与道人言。 -- 出自明·顾璘·宿排山道院(二首)
- 忘情衡门下,言笑色旉腴。 -- 出自明·胡翰·至正壬辰之春余卧病始起遭时多故奔走山谷间
- 落日衡门下,寒容一水开。 -- 出自明·皇甫濂·过陈与竹草庐
- 旆指衡服云,帆挂湘干月。 -- 出自明·皇甫汸·送杨子祐知兴国
- 栖迟衡门下,向夕绝来鞅。 -- 出自明·黄佐·咏志六首
- 雁过衡阳边塞远,云遮故里楚天愁。 -- 出自明·交趾国王·被系入中国诗谒藩臣
- 向夕衡门掩,吴中客子来。 -- 出自明·黎民表·春夜同童子鸣集潘少承馆
- 纵有衡阳雁,何由写宿心。 -- 出自·李德·寄冯朝泰
- 望已衡留传,占犹剑在丰。 -- 出自明·马汝骥·过玄明宫故址有伤往事六十韵
- 我昔衡山问方广,石桥每见驮经童。 -- 出自明·蒲庵禅师·次韵张仲举承旨题卢楞伽过海罗汉图
- 东驰衡山走千里,匡庐五老下与石城北固遥相连。 -- 出自明·钱宰·长江霁雪图
- 谁道衡门无过客,春深还有燕飞来。 -- 出自明·史迁·漫兴(四首)
- 投老衡门不用名,闲云时伴一身轻。 -- 出自明·孙一元·衡门
- 亦知衡门下,士不免饥寒。 -- 出自明·童冀·拟古(五首)
- 古训衡不骑,我却自买畏。 -- 出自明·王履·朝元洞
- 雁向衡阳去,云从碣石来。 -- 出自明·王廷相·途中晦日
- 与君衡门下,行歌互相倚。 -- 出自明·王问·山中赠友人
- 别后衡门镇不开,年年春雨长莓苔。 -- 出自明·魏时敏·闺思
- 水急衡板桥,山空响飞瀑。 -- 出自明·徐勃·投宿山家
- 梦忆衡庐紫翠重,结巢须倚玉芙蓉。 -- 出自明·杨士奇·以绢问张子俊求画
- 一犁衡岳雨,细逐桃花落。 -- 出自明·岳岱·武陵精舍六首
- 岸昃衡山转,城孤背水藏。 -- 出自明·张名由·行至徐方行
- 小结衡茅避市喧,寒流觿觿抱孤村。 -- 出自明·张正蒙·溪上居
- 背郭衡门迥,栖迟一径幽。 -- 出自明·张正蒙·溪閤坐雨招胡国珍陈用甫二丈
- 所以衡门士,折矢释孤麛。 -- 出自明·赵贞吉·宝鸡县张仙洞中长歌行次壁间谢高泉韵
- 昔游衡山下,看水入朱陵。 -- 出自宋·姜夔·昔游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