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在第3个字的诗句
衡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参差衡霍列,巉崒虬龙聚。 -- 出自宋·钱惟演·和司空相公假山
- 莫道衡阳无雁信,故应时有北来人。 -- 出自宋·韩元吉·次韵子云途中见寄
- 遥忆衡门外,苍苍三径微。 -- 出自唐·耿湋·晚夏即事临南居
- 华屋衡茅接,闲门杖屦通。 -- 出自宋·韩维·雨过化光西斋
- 武元衡事传闻否,倦翼孤飞正欲还。 -- 出自宋·方岳·次韵谢兄见寄
- 心知衡岳路,不怕去人稀。 -- 出自唐·项斯·送僧归南岳
- 肇允衡门。 -- 出自魏晋·陆云·赠汲郡太守诗
- 陟彼衡林。 -- 出自魏晋·陆云·赠郑曼季诗四首 高冈
- 容与衡门。 -- 出自魏晋·陆云·赠郑曼季诗四首 高冈
- 一南衡惟岳。 -- 出自魏晋·陆云·赠郑曼季诗四首 南衡
- 嵩稽衡霍,暨厥海江。 -- 出自隋·佚名·熙宁望祭岳镇海渎十七首
- 初闻衡汉来,移住斗城隈。 -- 出自唐·沈佺期·安乐公主移入新宅
- 云程衡麓雁,风味仰山茶。 -- 出自宋·徐元杰·挽宜春赵别驾二首
- 昔到衡阳回去,今随阳避地,遍海南头。 -- 出自宋·刘克庄·八声甘州·物微生处远
- 久栖衡泌宁非乐,不倚门墙未易麾。 -- 出自宋·刘克庄·次韵汤伯纪送别二首
- 初作衡山香火缘,不教俗事到吟边。 -- 出自宋·刘克庄·明道祠满
- 过了衡阳雁北回,乡书迢递托谁哉。 -- 出自宋·刘克庄·衡永道中二首
- 去岁衡寒赴辟时,感君骑马远追随。 -- 出自宋·刘克庄·哭林晋之判官
- 舟鲛衡麓设讥禁,□若海神愁摘煮。 -- 出自宋·刘克庄·击壤图
- 名与衡山埒,身随楚水流。 -- 出自宋·周必大·张渊道侍郎挽词二首
- 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 -- 出自唐·贾至·送夏侯参军赴广州
- 水接衡门十里余,信船归去卧看书。 -- 出自宋·李珣·渔父歌三首
- 水接衡门十里馀,信船归去卧看书。 -- 出自宋·李珣·杂歌谣辞·渔父歌
- 莫信衡湘书不到,年年秋雁过巴东。 -- 出自唐·郎士元·送李敖湖南书记
- 客有衡岳隐,遗余石廪茶。 -- 出自唐·李群玉·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
- 回随衡阳雁,南入洞庭天。 -- 出自唐·李群玉·将之吴越留别坐中文酒诸侣
- 目穷衡巫表,兴尽荆吴秋。 -- 出自唐·李群玉·洞庭驿楼雪夜宴集,奉赠前湘州张员外
- 南穷衡疑秀,采药历幽绝。 -- 出自唐·李群玉·别尹炼师
- 唯有衡阳雁,年年来去飞。 -- 出自唐·李冶·送韩揆之江西(一作送阎伯钧往江州)
- 独掩衡门秋景闲,洛阳才子访柴关。 -- 出自唐·戎昱·九日贾明府见访
- 南来衡岳雁,引领望书函。 -- 出自宋·葛立方·送李元孟赴湖南漕属
- 春到衡门病滞苏。 -- 出自宋·王之道·浣溪沙
- 斗粟衡门且自安,老来筋力厌辛酸。 -- 出自宋·王之道·次彦时兄苦旱韵
- 不道衡阳远。 -- 出自宋·张元干·菩萨蛮·微云红衬馀霞绮
- 渺渺衡阳雁,迢迢浪泊鸢。 -- 出自元·傅若金·登岳阳楼
- 读书衡茅下,秋深黄叶多。 -- 出自元·倪瓒·述怀
- 未回衡岳驾,空堕鼎湖弓。 -- 出自明·何景明·中元节有感
- 策杖衡门下,仰偃遂平生。 -- 出自明·何景明·还至别业(四首)
- 邺台衡漳湄,太行何间之。 -- 出自明·谢榛·从游沁阳途中值雪有感兼示元煇
- 看遍衡庐两岸山,行尽潇湘一江水。 -- 出自明·杨基·皂角滩
- 他年衡岳寺,为我一相寻。 -- 出自唐·齐己·题无余处士书斋
- 南望衡阳积瘴开,去年曾踏雪游回。 -- 出自唐·齐己·寄南岳诸道友
- 天台衡岳旧曾寻,闲忆留题白石林。 -- 出自唐·齐己·寄酬秦府高推官辇
- 目送衡阳雁,情伤江上枫。 -- 出自唐·李百药·途中述怀
- 北抛衡岳南过雁,朝发襄阳暮看花。 -- 出自唐·吴融·商人
- 不觉衡阳遮雁过,如何钟阜斗龙盘。 -- 出自唐·吴融·望嵩山
- 唯当衡峰上,遥辨湖水色。 -- 出自唐·王琚·奉答燕公
- 风雨衡门此夜开,羊昙喜报谢安来。 -- 出自宋·强至·程舅夜见过
- 甲第衡门忆并开,笑谈无日不追陪。 -- 出自宋·强至·漫呈盛任道监薄
- 春尽衡阳雁渐稀。 -- 出自宋·魏夫人·减字木兰花·落花飞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