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在第3个字的诗句
衡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朝来衡门无事,晚下高斋有情。 -- 出自唐·韦应物·杂曲歌辞·三台二首
- 风雪衡山涕满膺,懒残不管自家身。 -- 出自宋·文天祥·慧和尚三绝
- 自诡衡山道士孙,至今句法有轩辕。 -- 出自宋·文天祥·湘潭道中赠送丁碧眼相士
- 收拾衡云作羽衣,便如屈子远游归。 -- 出自宋·文天祥·湘潭道中赠送丁碧眼相士
- 反鏁衡门守环堵,稚子无忧走风雨。 -- 出自宋·文天祥·十二拍
- 方共衡云把酒杯,春风吹向郁孤台。 -- 出自宋·文天祥·和衡守宋安序送行诗
- 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梢啼。 -- 出自宋·叶绍翁·西溪
- 未委衡山色,何如对塔峰。 -- 出自唐·贾岛·慈恩寺上座院
- 南游衡岳上,东往天台里。 -- 出自唐·贾岛·送郑山人游江湖
- 玲玲衡笄,翚衣榆翟。 -- 出自唐·皮日休·补周礼九夏系文·九夏歌九篇
- 安知衡门下,身与天地准。 -- 出自宋·黄庭坚·次韵孙子实题少章寄寂斋
- 夜移衡汉落。 -- 出自南北·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诗
- 含嘶衡桂浦。 -- 出自南北·鲍照·绍古辞
- 潇洒衡茅下,岁寒同此君。 -- 出自元·王冕·次古诗韵 其二
- 却望衡阳千里远,悬知无雁托音邮。 -- 出自宋·贺铸·送张师常之官南雄
- 一径衡门数亩池,平湖分张草含滋。 -- 出自宋·林逋·园池
- 岑寂衡门题凤处,岭云庭树似无依。 -- 出自宋·林逋·和安秀才次晋昌居士留题壁石
- 风将衡桂接,地与吴楚邻。 -- 出自唐·崔颢·赠怀一上人
- 永怀衡门士,辛苦守六经。 -- 出自宋·曾巩·雪咏
- 眼里衡湘一个无,文情吞汉武吞胡。 -- 出自明·汤显祖·哭梅克生
- 东游衡庐颠,北逮灊皖趾。 -- 出自宋·白玉蟾·西湖大醉走笔百韵
- 近学衡阳鴈。 -- 出自南北·庾信·和侃法师三绝诗 二
- 低头衡□下,各自东西驰。 -- 出自明·刘基·咏史(二十一首)
- 将就衡阳栖。 -- 出自魏晋·应玚·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
- 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 出自唐·宋之问·登逍遥楼
- 赖欣衡阳美,持以蠲忧患。 -- 出自唐·宋之问·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
- 翛然衡茅下,便有江海意。 -- 出自唐·权德舆·郊居岁暮因书所怀
- 圆月衡汉净,好风松涤深。 -- 出自唐·权德舆·奉和张舍人阁老阁中直夜,思闻雅琴,因以书
- 始觉衡门下,翛然太古时。 -- 出自唐·钱起·赠邻居齐六司仓
- 客到衡门下,林香蕙草时。 -- 出自唐·钱起·秋夕与梁锽文宴
- 旧住衡山曾夜归,见君江客忆荆扉。 -- 出自唐·李端·江上逢柳中庸
- 旧住衡州寺,随缘偶北来。 -- 出自唐·李端·赠衡岳隐禅师
- 但愧衡门深隐,偶尔玉川添累,还解振家声。 -- 出自宋·无名氏·水调歌头·玉琯届良月
- 擢铨衡。 -- 出自宋·无名氏·江神子/江城子
- 好逐衡阳征雁去。 -- 出自宋·无名氏·减字木兰花 原无调名,兹据律补 浩然斋雅谈
- 静闭衡门卧,无心学後生。 -- 出自宋·梅尧臣·次韵和景彝元夕雨晴
- 莫惊衡山雁,莫问洞庭波。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裴如晦秋怀
- 不学衡山南岭桂,至今千年犹未知。 -- 出自南北·吴均·行路难
- 倚仗衡门聊服此,良人身不属临洮。 -- 出自宋·晁补之·仲光寄纻袍
- 深闭衡门且无出,湿云如墨怒江号。 -- 出自宋·张耒·绝句九首
- 谁能衡茅下,寂寞守无聊。 -- 出自宋·张耒·上元家饮值文安君诞辰
- 独掩衡门花盛时,一封书信缓归期。 -- 出自唐·许浑·下第怀友人
- 归客衡门外,仍怜返景幽。 -- 出自唐·綦毋潜·题沈东美员外山池
- 惟吾衡父兄,金纯玉光辉。 -- 出自宋·王令·寄满居中衡父
- 前无衡轭施,凭谁挽能上。 -- 出自宋·王令·中秋望月
- 相期衡山南,追步凌忽区。 -- 出自宋·陈与义·粹翁用奇父韵赋九日与义同赋兼呈奇父
- 恍然衡山前,相遇各白发。 -- 出自宋·陈与义·别大光
- 耽耽衡山麓,翠气横古今。 -- 出自宋·陈与义·游道林岳麓
- 折桂衡山北。 -- 出自南北·范云·别诗
- 谁道衡阳无雁过,数声残日下舂陵。 -- 出自宋·寇准·舂陵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