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9个字的诗句
蜀在第九个字的诗句
- 秦前后西赵前后,后蜀大夏相吞噬。 -- 出自宋·陈普·历代传授歌
- 齐楚吴燕汉晋唐,周蜀吴越如蜂蝟。 -- 出自宋·陈普·历代传授歌
- 迭兴知与人何事,陇蜀才平便易心。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上·光武
- 地隔犍牂绕,人从楚蜀来。 -- 出自宋·张俞·嘉州
- 先帝谋元帅,烦公护蜀淮。 -- 出自宋·刘克庄·挽崔丞相三首
- 临流往往看鸢堕,入蜀时时见马来。 -- 出自宋·刘克庄·老大
- 石桥状天台,木栈疑蜀州。 -- 出自宋·刘克庄·辰山
- 欧闽后出名高尚,广蜀先驱品下中。 -- 出自宋·周必大·次张子仪抑篇荔枝诗韵
- 燕随社去雁初来,黄蜀葵花隔岸开。 -- 出自宋·洪咨夔·试院口占二绝
- 买我归吴棹,扬君泝蜀旃。 -- 出自宋·洪咨夔·送杜阳安奉亲还蜀二首
- 丹墀万字中兴策,西蜀人材待细抡。 -- 出自宋·洪咨夔·次及甫入峡杂咏·虾蟆培泉
- 路入潇湘树,书随巴蜀人。 -- 出自唐·方干·途中寄刘沆
- 甫也道亦丧,孤身出蜀城。 -- 出自唐·贯休·读杜工部集二首
- --杨秦卿楚僧招惠远,蜀客挹扬雄。 -- 出自唐·皎然·春日会韩武康章后亭联句
- 鹤驾迎缑岭,星桥下蜀川。 -- 出自唐·皎然·咏数探得七
- 梁尘寂寞燕归去,黄蜀葵花一朵开。 -- 出自唐·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
- 珠履平原客,壶浆左蜀人。 -- 出自宋·杨亿·密直任学士知益州
- 尊俎辞枢极,旌旄下蜀岷。 -- 出自宋·黄公度·拟上张丞相
- 江合沅湘大,山侵楚蜀偏。 -- 出自元·傅若金·登岳阳楼
- 蔡家肉谱繇司徒,西蜀蔓衍云间居。 -- 出自元·杨维桢·蔡君俊五世家庆图诗
- 殿前寇相一斗胆,楚蜀谋臣谋可斩。 -- 出自元·杨维桢·澶渊行
- 锦里趋庭日,声华见蜀都。 -- 出自明·何景明·送杨太常归省(二首)
- 曹公失荆州,致使吴蜀争。 -- 出自明·杨基·感怀(十四首)
- 两河精骑向襄阳,全蜀材臣出凤翔。 -- 出自明·杨基·闻官军南征解围有日喜而遂咏(二首)
- 蔡蒙早入梁州贡,庸蜀曾陈牧野间。 -- 出自明·杨慎·五丁峡旧传为力士开山之地据史秦用张仪司马
- 闻说吟僧口,多传过蜀门。 -- 出自唐·齐己·孙支使来借诗集,因有谢
- 正色浮端砚,精光动蜀笺。 -- 出自唐·齐己·谢人墨
- 尽室可招魂,蛮余出蜀门。 -- 出自唐·薛能·嘉陵驿
- 尽日绕盘飧,归舟向蜀门。 -- 出自唐·薛能·春日北归舟中有怀
- 故友汉中尉,请为西蜀吟。 -- 出自唐·徐晶·送友人尉蜀中
- 茜縠班吴苑,新罗碎蜀宫。 -- 出自宋·石延年·和枢密侍郎因看海棠忆禁苑此花最盛
- 凿开文章源,儒学比蜀都。 -- 出自宋·郑獬·送元待制知福州
- 行云赴楚天,飞鸟下蜀门。 -- 出自宋·范祖禹·资州路东津寺
- 闻说亭花好,居然似蜀乡。 -- 出自宋·张栻·寄题周功父溪园三咏·嫣然亭
- 阅勋名好样,只推吾蜀。 -- 出自宋·吴泳·满江红·白鹤山人
- 疋马驰周道,分公翰蜀门。 -- 出自宋·吴泳·寿胡兴元三首
- 三吴父老传冰节,两蜀江山识绣衣。 -- 出自宋·李新·刘小漕
- 风月动官柳,旌旗开蜀疆。 -- 出自宋·曹勋·曾端伯自承移帅川口有怀风旨无便附信忽领教
- 向深闺,争翦碎、吴绫蜀绮。 -- 出自宋·史浩·粉蝶儿·一箭和风
- 峡水方中驻,归舟溯蜀门。 -- 出自宋·李石·峡中
- 九重益友思直谅,四蜀新声咏宣布。 -- 出自宋·王之望·次制帅所和前韵
- 銮坡凤沼,情知不为蜀人留。 -- 出自宋·管鉴·水调歌头·一雨洗烦溽
- 仓卒朝行在,间关到蜀都。 -- 出自宋·姜特立·子美
- 南昌隐吏真相称,西蜀参谋更好诗。 -- 出自宋·李洪·题云间尉厅吏隐
- 老我三入朝,广识两蜀贤。 -- 出自宋·楼钥·赠成都鲁讲书
- 一段风流,不枉到西蜀。 -- 出自宋·京镗·醉落魄/一斛珠
- 盐筴宽闽甚,兵权虑蜀多。 -- 出自宋·曹彦约·故丞相忠定赵沂公挽章三首
- 蛇龙螭虎杂万骑,庸蜀荆楚从吴军。 -- 出自宋·程珌·秘阁儒荣堂
- 幡然携取名节,锦绣蜀山川。 -- 出自宋·魏了翁·水调歌头·三十作龙首
- 被东风吹送,都看尽、蜀三川。 -- 出自宋·魏了翁·念奴娇·被东风吹送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