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6个字的诗句
蜀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山岭千重拥蜀门,成都别是一乾坤。 -- 出自唐·胡曾·咏史诗·金牛驿
- 好事何年移蜀种,美人清晓出吴宫。 -- 出自宋·方信孺·咏西山海棠
- 港中分十字,蜀广亦通连。 -- 出自宋·徐照·过鄱阳湖
- 蜀山上摩天,蜀水下如线。 -- 出自宋·苏泂·夜读杜诗四十韵
- 蜀山高岧峣,蜀客无平才。 -- 出自唐·姚合·送李余及第归蜀
- 杜陵家已尽,蜀国客重行。 -- 出自唐·姚合·送杜立归蜀
- 峡猿啼夜雨,蜀鸟噪晨烟。 -- 出自唐·姚合·送友人游蜀
- 海霞宁有态,蜀锦不成妍。 -- 出自唐·姚合·和李补阙曲江看莲花
- 分为三国魏蜀吴,鹬蚌相持真鼎峙。 -- 出自宋·陈普·历代传授歌
- 因甚如此,闽蜀同风。 -- 出自宋·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 荆江随地卷,蜀道与天侵。 -- 出自宋·曾丰·别陆德隆黄叔万
- 明朝役高兴,蜀道横碧巘。 -- 出自宋·晁说之·谢邵三十五郎博诗卷
- 往昔上林推蜀客,后来赤壁有坡仙。 -- 出自宋·刘克庄·跋青阳尉古赋
- 南穷交州西蜀土,快马驮送如飞龙。 -- 出自宋·刘克庄·和南塘食荔叹
- 诗句骑驴游蜀后,情怀赋鵩吊湘馀。 -- 出自宋·刘克庄·武冈叶使君寄诗次韵二首
- 一自元和平蜀后,马头行处即长城。 -- 出自唐·李涉·邠州词献高尚书三首
- 接塞峨眉通蜀险,过山仙掌倚秦高。 -- 出自宋·谭用之·别雒下一二知己
- 晓窗明绿纱,蜀锦压春卧。 -- 出自宋·文同·起夜来
- 国初已来治蜀者,处置尽自乖崖公。 -- 出自宋·文同·送知府吴龙图
- 曾以诗书化蜀人,更恢文教大江垠。 -- 出自宋·周必大·送张端明赴召
- 父子才名震蜀都,家风人道似三苏。 -- 出自宋·周必大·敷文阁学士李仁甫挽词十绝
- 蜀踞国上流,蜀固天下固。 -- 出自宋·洪咨夔·隆庆徐守作堂名蜀固一夕梦与余赋诗堂上有何
- 子今复之蜀,蜀道天险并。 -- 出自宋·蔡襄·送安思正之蜀
- 灵关九折险,蜀道二星遥。 -- 出自唐·孔德绍·送蔡君知入蜀二首
- 燕生松雪地,蜀死葬山根。 -- 出自唐·可止·哭贾岛
- 浓淡芳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 -- 出自唐·郑谷·蜀中赏海棠
- 岁寒徒自许,蜀柳笑孤贞。 -- 出自宋·杨亿·禁中庭树
- 百尺雕堂悬蜀绣。 -- 出自宋·葛立方·夜行船·百尺雕堂悬蜀绣
- 上陇计全谋蜀道,长城功半废少丘。 -- 出自宋·李吕·感兴
- 秦关生马角,蜀岭断猿肠。 -- 出自明·杨慎·雨中梦安公石张习之二公情话移时觉而有述因
- 昔子从军巴蜀山,横戈千里何间关。 -- 出自明·杨慎·离席行送彭二
- 巾舄初随入蜀船,风帆吼过洞庭烟。 -- 出自唐·齐己·自湘中将入蜀留别诸友
- 凉风盈夏扇,蜀茗半形瓯。 -- 出自唐·薛能·夏日青龙寺寻僧二首
- 北客推车指蜀门,乾阳知已近临坤。 -- 出自唐·薛能·行次灵龛驿寄西蜀尚书
- 几日监临向蜀春,错抛歌酒强忧人。 -- 出自唐·薛能·监郡犍为将归使府登楼寓题
- 明日又行西蜀路,不堪天际远山重。 -- 出自宋·陈羽·梓州与温商夜别
- 曾赋洞箫真蜀客,能吟夜雨胜何郎。 -- 出自宋·王珪·送范景仁正议致政归颍昌
- 鸣皋初梦赵,蜀国已悲陈。 -- 出自唐·卢藏用·宋主簿鸣皋梦赵六予未及报而陈子云亡,今追
- 禹贡已书开蜀道,秦人安得粪金牛。 -- 出自宋·吴师孟·金牛驿
- 力劝君王回蜀道,便携诸将破秦师。 -- 出自宋·郑獬·题淮阴侯庙
- 天子首除全蜀尹,近班亲问治才长。 -- 出自宋·强至·送张龙图赴益州
- 国初以来治蜀者,处置尽自乖崖公。 -- 出自宋·强至·送知府吴龙图
- 犹指绣衣前蜀使,宛然绿发少文翁。 -- 出自宋·强至·送赵龙图赴成都
- 江南春自好,蜀客亦思归。 -- 出自宋·强至·依韵和彭九及之归养之什
- 剑阁横空锁蜀门,资中岩岫若云屯。 -- 出自宋·范祖禹·资中八首
- 佛香来海岸,蜀锦荐灯笼。 -- 出自宋·葛胜仲·临江仙·槛外奇葩江外种
- 小{奭斗}蜀井寒冰齿,旋俯波光碧蘸空。 -- 出自宋·陈造·次韵赵帅登平山堂
- 莫问杜鹃啼蜀。 -- 出自宋·韩淲·谒金门·花肃肃
- 禁林余谏藁,蜀道拥安车。 -- 出自宋·李廌·范蜀公挽诗
- 何秘他杨重蜀苗,关西华胄固遥遥。 -- 出自宋·李新·挽崇宁王雅桥杨公善宣教词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