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6个字的诗句
蜀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洛花肉红姿,蜀笔丹砂染。 -- 出自宋·范成大·题张希贤纸本花四首牡丹
- 罷侯置守自蜀始,监郡東來兩成轂。 -- 出自宋·范成大·初冬近飲酒作
- 楚笔防寄书,蜀茶忧远热。 -- 出自唐·王建·荆南赠别李肇著作转韵诗
- 锦水有鲜色,蜀山饶芳丛。 -- 出自唐·孟郊·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
- 丘门多白首,蜀郡满青襟。 -- 出自唐·刘长卿·寄万州崔使君(令钦)
- 轺驾一封急,蜀门千岭曛。 -- 出自唐·韦应物·送颜司议使蜀访图书
- 秋风凄已寒,蜀道阻且长。 -- 出自宋·文天祥·送刘其发入蜀
- 浪里争迎三蜀货,月中喧泊九江船。 -- 出自唐·卢纶·送从叔牧永州
- 在吴则紫,在蜀则绿。 -- 出自宋·黄庭坚·绿菜赞
- 万转江山通蜀国,两行珠翠见褒人。 -- 出自唐·罗隐·送人赴职任褒中
- 仿佛梦中寻蜀道,兴州东谷凤州西。 -- 出自宋·苏辙·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绝句二首
- 〈汉州官酒,蜀中推第一。 -- 出自宋·苏辙·送周思道朝议归守汉州三绝
- 犹有城西范蜀公,买地城东种桃李。 -- 出自宋·苏辙·送鲜于子骏还朝兼简范景仁
- 舟楫自能通蜀道,林泉真欲老黄州。 -- 出自宋·苏辙·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不得进子瞻以诗见寄作
- 去国屡成还蜀梦,忘忧惟有对公酣。 -- 出自宋·苏辙·和毛君新葺囷庵船斋
- 潘年三十外,蜀道五千中。 -- 出自唐·卢照邻·送郑司仓入蜀
- 吴绫烂花草,蜀锦动螭鸾。 -- 出自元·王冕·纸衾
- 蜀山瘦碧玉,蜀土膏黄金。 -- 出自宋·司马光·送冷金笺与兴宗
- 送我独游三蜀路,羡君新上九霄梯。 -- 出自唐·韦庄·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
- 题柱未期归蜀国,曳裾何处谒吴王? -- 出自唐·韦庄·下第题青龙寺僧房
- 展转令人思蜀赋,解将惆怅感君王。 -- 出自唐·韦庄·宫怨
- 得陇还为望蜀谋,贪心来往似江潮。 -- 出自宋·白玉蟾·知足轩
- 为君更奏《蜀国弦》,一弹一声飞上天。 -- 出自明·刘基·蜀国弦
- 含凄更听《蜀国弦》,不待天明头尽白。 -- 出自明·刘基·蜀国弦
- 一自愁云霾蜀栈,飞下桓家宣武。 -- 出自清·陈维崧·新安陈仲献(名策)客蜀总戎幕府,尝赎一俘
- 玉体才飞西蜀雨,霓裳欲向大罗天。 -- 出自唐·钱起·题嵩阳焦道士石壁
- 夷人祠竹节,蜀鸟乳桐花。 -- 出自唐·司空曙·送柳震入蜀
- 新样花文配蜀罗,同心双带蹙金蛾。 -- 出自唐·张祜·送走马使
- 青天不可上,蜀道未尝行。 -- 出自宋·梅尧臣·送阆州驻泊荆供奉
- 伊水矫白鹭,蜀山鸣杜鹃。 -- 出自宋·梅尧臣·送邵梦得永康军判官
- 楚禽多异响,蜀栈未堪行。 -- 出自宋·梅尧臣·送吴季野太博移蜀灵泉先至辇
- 万木兮参云,蜀天兮何处。 -- 出自宋·梅尧臣·禽言四首其一子规
- 彰明僻远在蜀道,又遇妖贼攻成都。 -- 出自宋·王禹偁·还杨遂蜀中集
- 凭书正惆怅,蜀魄数声新。 -- 出自唐·朱庆馀·寄友人
- 不须皎皎吠蜀狗,阮子与猪同酒樽。 -- 出自宋·晁补之·拟乐府十二辰歌
- 沂公事业富,蜀公德望清。 -- 出自宋·陈著·乙卯乡贡鹿鸣宴次韵制使陈方叔劝驾
- 邛崃叱残驭,蜀分使回星。 -- 出自宋·宋祁·将归二首
- 露茗一枪蠲蜀渴,丝蒪千里佐吴羹。 -- 出自宋·宋祁·寄鄂渚胡从事
- 吴卑青盖伏,蜀陋葆车留。 -- 出自宋·张耒·题谯东魏武帝庙
- 蜀江流不测,蜀路险难寻。 -- 出自唐·李颀·临别送张諲入蜀
- 蛮僧留古镜,蜀客寄新琴。 -- 出自唐·皇甫冉·寻戴处士
- 天地三分魏蜀吴,武侯倔起赞訏谟。 -- 出自唐·薛逢·题筹笔驿
- 春入壼觞分蜀井,风回谈笑落芜城。 -- 出自宋·王令·平山堂
- 鸾鹤自飘三蜀驾,波涛犹忆五湖船。 -- 出自唐·杜光庭·题鸿都观
- 蜀客春城闻蜀鸟,思归声引未归心。 -- 出自唐·雍陶·闻杜鹃二首
- 江云长映日,蜀魄似悲秋。 -- 出自宋·寇准·送左眉州之任
- 归时先驱烦蜀令,却过竹间寻漫郎。 -- 出自宋·毛滂·友龙侄来别留诗次韵
- 闽山歌惠政,蜀道憺威名。 -- 出自宋·韩元吉·故端明尚书汪公挽词二首
- 舒蕲千里见,蜀赣两江业。 -- 出自宋·刘过·湖口宰任伯厚挹清亭
- 清冬宾御出,蜀道翠微间。 -- 出自唐·耿湋·送崔明府赴青城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