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5个字的诗句
蜀在第五个字的诗句
- 骨已西埋蜀,魂应北入燕。 -- 出自宋·潘阆·忆贾阆仙
- 五丁力尽蜀川通,千古成都绿酎醲。 -- 出自宋·杨亿·成都
- 叹风寒楚蜀,百年受病,江分南北,千载归尤。 -- 出自宋·陈人杰·沁园春·我自无忧
- 君王应念蜀父老,故辍侍臣来紫微。 -- 出自宋·洪迈·送制置使王刚中帅蜀
- 儒风郁郁蜀文翁,德量汪汪黄叔度。 -- 出自宋·黄公度·贺吕守用中
- 华清宫殿蜀山遥。 -- 出自宋·康与之·西江月·名与牡丹联谱
- 郡楼着眼蜀天宽,分得巴江水一湾。 -- 出自宋·汪元量·嘉定府
- 吴艳离魂,蜀妖浥泪,孤负多少心期。 -- 出自宋·王沂孙·一萼红·占芳菲
- 吴苑双身,蜀城高髻,忽到柴门。 -- 出自宋·王沂孙·一萼红·翦丹云
- 隔江想见蜀山青。 -- 出自宋·张元干·浣溪沙
- 老仙更试蜀麻笺,写尽春愁子夜篇。 -- 出自元·杨维桢·花游曲
- 际天长,怅蜀栈青螺,锦江难浣。 -- 出自元·姚燧·烛影摇红 新齐肃政李元让座闲,任氏妇?
- 汉江西岸蜀江东,六稔安禅教化中。 -- 出自唐·齐己·荆州新秋寺居写怀诗五首上南平王
- 及第还全蜀,游方归二林。 -- 出自唐·齐己·与张先辈话别
- 何必闲吟蜀道难,知君心出嶮巇间。 -- 出自唐·齐己·送人入蜀
- 树簇烟迷蜀国深,岭头分界恋登临。 -- 出自唐·薛能·望蜀亭
- 数峰虽似蜀,当昼不闻猿。 -- 出自唐·王贞白·过商山
- 斗艳何惭蜀,矜繁未让秦。 -- 出自唐·孙鲂·主人司空后亭牡丹
- 唐家谕巴蜀,通道至邛僰。 -- 出自宋·韩绛·送周知监二首
- 公之初来蜀人喜,慈爱久著民情通。 -- 出自宋·强至·送知府吴龙图
- 榴莲不似蜀当归。 -- 出自宋·王质·浣溪沙
- 诗人昔吟蜀道难,何曾锦城负物看。 -- 出自宋·陈造·送项平甫教授之成都
- 朱旗仅奏蜀川功,咫尺中原未向风。 -- 出自宋·陈造·赭圻
- 四年一节蜀山间,父子重来山所艰。 -- 出自宋·吴泳·送梁漕江归
- 一旗初试蜀山春,团銙谁论蔡与丁。 -- 出自宋·吴泳·玉川茶
- 剪刀疏下蜀罗长。 -- 出自宋·李元膺·浣溪沙
- 长吟清啸蜀江干,一尺霜根向物寒。 -- 出自宋·李新·挽张承事词
- 辛酉冬使蜀,去谓亦无几。 -- 出自宋·郑刚中·送何元英
- 为君小摘蜀葵黄。 -- 出自宋·李弥逊·鹤冲天·篘玉液
- 起看船头蜀锦张。 -- 出自宋·王以宁·浣溪沙
- 杨侯宅畔蜀江边,霜立梅花醉哀酒。 -- 出自宋·冯时行·石孝立挽词
- 东南上流蜀之门,领略形胜斯楼存。 -- 出自宋·冯时行·峡州楚塞楼
- 海棠盛西蜀,豪压春风涂。 -- 出自宋·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
- 吾宗出西蜀,托迹庐阜岑。 -- 出自宋·曹勋·送曹蕴清归庐山
- 要当强楚蜀,莫使窥全吴。 -- 出自宋·胡寅·登南纪楼
- 织女机头蜀锦川。 -- 出自宋·李石·南乡子·十月小春天
- 子美来投蜀锦坊,蜀人满口说文章。 -- 出自宋·李石·扇子诗
- 春秋大易蜀有师,我获升堂时问义。 -- 出自宋·李石·送范颖胄
- 遂但见、吴蜀烽举。 -- 出自宋·王千秋·贺新郎·吊古城头去
- 梁初奄巴蜀,仍有渡沪人。 -- 出自宋·李流谦·陆使君祠二首
- 不用樽前蜀粉黛,远峰元解作眉颦。 -- 出自宋·李流谦·元质携客渡江饮於村居
- 輶轩同谕蜀,昼锦暂还乡。 -- 出自宋·李洪·黄大声见和再用韵
- 声名冠西蜀,风节象东台。 -- 出自宋·楼钥·送吕周辅宗丞守崇庆
- 黄松次功蜀檮杌,石湖居士吴船录。 -- 出自宋·楼钥·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 锦棠无如蜀川盛,见说千林天染缬。 -- 出自宋·楼钥·赵资政招赏川海棠次袁和叔韵
- 运储巧思蜀诸葛,揽辔澄清汉范滂。 -- 出自宋·杨冠卿·与金陵傅漕余预乡荐时傅兄持文衡
- 芋亩疑如蜀,山田更似闽。 -- 出自宋·赵蕃·涧舖岭道中四首
- 渺渺山连蜀,滔滔水接湘。 -- 出自宋·赵蕃·寄吴吏部三首
- 四海知名蜀海棠,是邦元与蜀同方。 -- 出自宋·赵蕃·沅陵见招赏海棠病不能往辄尔言谢三首
- 少陵那老蜀,张翰政思吴。 -- 出自宋·赵蕃·二月十九日同两都监沅陵令尉饯叙浦簿公子兴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