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5个字的诗句
蜀在第五个字的诗句
- 蜀冈势与蜀山通,龙虎盘挐上紫空。 -- 出自宋·晁补之·招缙云寺关彦远教授曾彦和集平山堂次关韵
- 规模上继蜀两孙,妙处直度吴诸戚。 -- 出自宋·朱翌·谢人惠浅滩一字水图
- 十年休赋蜀,二始欲睎颜。 -- 出自宋·宋祁·郭仲微见过问疾
- 檄去方移蜀,书成遂荐谯。 -- 出自宋·宋祁·送胡学士赴益州漕
- 天子乘骡蜀山路,满川苜蓿为谁芳。 -- 出自宋·张耒·题韩干马图
- 万里波连蜀,三更雨到船。 -- 出自唐·张乔·江行夜雨
- 孤戍迢迢蜀路长,鸟鸣山馆客思乡。 -- 出自唐·薛逢·题黄花驿
- 家吴闻入蜀,道路颇乖离。 -- 出自唐·李频·送于生入蜀
- 积叠山藏蜀,潺湲水绕巴。 -- 出自唐·李频·蜀中逢友人
- 道是流离蜀天子,甚当初、一似吴儿语。 -- 出自宋·刘辰翁·金缕曲/贺新郎 闻杜鹃
- 青城游遍蜀中山,归看公卿饱已谙。 -- 出自宋·刘过·赠永嘉张相士
- 杜宇曾为蜀帝王,化禽飞去旧城荒。 -- 出自唐·胡曾·咏史诗·成都
- 霜筠来自蜀山遥,天骨轻清素节高。 -- 出自唐·朱长文·求筇杖
- 眉山远地蜀川西,九穗嘉禾忽效祺。 -- 出自宋·夏竦·闰六月眉州奏禾生九穗
- 梓潼名郡蜀川东,忽秀佳莲绀宇中。 -- 出自宋·夏竦·八月梓州奏广化寺池莲五茎各开二花
- 昔年曾到蜀江头,绝艳牵心几十秋。 -- 出自宋·韩维·展江亭海棠四首
- 胜事常归蜀,奇葩又验今。 -- 出自宋·韩维·和景仁开才能元寄牡丹图
- 和戎与走蜀,为恨两莫平。 -- 出自宋·韩维·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三女冈
- 蓬壶梦短,蜀衾香远,愁损腰肢。 -- 出自宋·吕渭老·眼儿媚·循槛琅玕粉沾衣
- 十八年前蜀道还,维舟曾记此龙湾。 -- 出自宋·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 连年走巴蜀,性命实如丝。 -- 出自宋·苏泂·感旧
- 佩琴重化蜀,衣锦却归鄞。 -- 出自宋·苏泂·挽故开府节使观文赵公二首
- 曩吾游川蜀,所恨年数浅。 -- 出自宋·苏泂·夜读杜诗四十韵
- 陆走通闽蜀,川浮赴越吴。 -- 出自宋·苏泂·送三兄出宰常山
- 道眼虚空蜀,閒身自在心。 -- 出自宋·方岳·唐律十首
- 游魂应到蜀,小碣岂旌贤。 -- 出自唐·项斯·经李白墓
- 东山客,西蜀道,且还家。 -- 出自元·刘秉忠·三奠子·念我行藏有命
- 往年在巴蜀,忆见《春秋》始。 -- 出自宋·苏洵·送陆权叔提举茶税
- 公之西矣,蜀人是谣,都人是嚣。 -- 出自宋·曾丰·公迈何遄
- 公之东矣,蜀人是恋,潭人是羡。 -- 出自宋·曾丰·公迈何遄
- 蜀山消雪蜀江深,郎来妾去斗歌吟。 -- 出自明·高启·竹枝歌(六首)
- 崎岖入巴蜀,雅志正本根。 -- 出自宋·晁说之·趋府马上悠然思陈无己三兄成诗寄之
- 知非古巴蜀,使指若为情。 -- 出自宋·徐元杰·挽辛宪若五首
- 那回忝卮蜀车来,岂是齐卿小。 -- 出自宋·刘克庄·烛影摇红·拙者平生
- 汉朝如论蜀,草檄舍君谁。 -- 出自宋·刘克庄·送宇文粹二首
- 甫闻平夏蜀,寻又失河湟。 -- 出自宋·刘克庄·进读唐鉴彻章谢恩唐律一首二十韵
- 惟秦抵于蜀,间可历万{左血右戏}。 -- 出自宋·文同·寄友人
- 无锡泉来蜀,乾崤盏自秦。 -- 出自宋·文同·谢人寄蒙顶新茶
- 公之初来蜀人喜,慈爱旧熟民情通。 -- 出自宋·文同·送知府吴龙图
- 出官在秦蜀,始末凡十年。 -- 出自宋·文同·西冈僦居
- 太白尝嗟蜀道囏,少陵欲铲剑门山。 -- 出自宋·洪咨夔·次韵张提刑送行六绝
- 明年护全蜀,后车旅枚邹。 -- 出自宋·洪咨夔·送崔先生东归
- 人从万里蜀天归,御柳藏鸦絮又飞。 -- 出自宋·洪咨夔·和何特夫见寄
- 子今复之蜀,蜀道天险并。 -- 出自宋·蔡襄·送安思正之蜀
- 故人多在蜀,不去更何之。 -- 出自唐·贯休·秋过相思寺
- 文翁还化蜀,帟幕列鹓鸾。 -- 出自唐·贯休·闻知闻赴成都辟请
- 天将兴大蜀,有道遂君临。 -- 出自唐·贯休·寿春进祝圣七首·守在四夷
- 脸粉难匀蜀酒浓,口脂易印吴绫薄。 -- 出自唐·韩偓·意绪
- 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 -- 出自唐·施肩吾·蜀茗词
- 唐蒙论巴蜀,通道至卭僰。 -- 出自宋·韩缜·句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