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4个字的诗句
蜀在第四个字的诗句
- 衮衮入蜀者,借公兄弟名。 -- 出自宋·叶适·寄李季章参政
- 公朝虑蜀天常近,之子忧时火未然。 -- 出自宋·曹彦约·酬杨伯洪
- 公来东蜀我居西。 -- 出自宋·魏了翁·鹧鸪天·公在春官我已归
- 自荆入蜀路险绝,墨猿声中胆欲折。 -- 出自宋·魏了翁·飞雪亭
- 便持全蜀无双誉,去听宾臚第一传。 -- 出自宋·魏了翁·送唐述之赴廷对
- 堂堂蜀蜀公孙,加璧不可致。 -- 出自宋·程公许·县斋秋怀
- 龙头推蜀产,骨鲠自天知。 -- 出自宋·程公许·挽潼帅许侍郎成子三首
- 又不见蜀公静退不待耄,钟律制成天一笑。 -- 出自宋·程公许·寿悦斋李先生
- 当时邛蜀起徵君,褒贬春秋赖洽闻。 -- 出自宋·岳珂·贺李微之兼工侍二首
- 前贤用蜀当优游,先生端力排纷纠。 -- 出自宋·阳枋·寿制置夏节使
- 喜闻庸蜀群龙吠,辟易何分玃与狙。 -- 出自宋·吴潜·七八用喜雪韵四首
- 去去远蜀口,日日望吴头。 -- 出自宋·李曾伯·水调歌头·行客送行客
- 向淮头蜀口,一时做就,安石传、孔明表。 -- 出自宋·李曾伯·水龙吟·明堂一柱擎天
- 休忘却,蜀都赋。 -- 出自宋·李曾伯·贺新郎·万里归朝去
- 凡此保蜀功,两和李公独。 -- 出自宋·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 中间产蜀珍,天意扶阳脉。 -- 出自宋·赵汝腾·寿史刑使
- 堂堂西蜀翁,愤气填胸臆。 -- 出自宋·李昴英·肇庆府倅王庚应平反广府帅司冤狱诗以纪其事
- 清献出蜀日,琴鹤与之俱。 -- 出自宋·王义山·五无歌送张参政
- 莫将吴蜀分岐路,政把乾坤作醉乡。 -- 出自宋·马廷鸾·次龙山韵
- 相如论蜀檄,昌黎从军诗。 -- 出自宋·蒲寿宬·送淮东田制干回司
- 路通巴蜀那须檄,马立澶渊更要诗。 -- 出自宋·仇远·和两山二首
- 汉丞相,蜀先主。 -- 出自宋·孙锐·云长公赞
- 地分三蜀限,关志百牢名。 -- 出自唐·郑余庆·和黄门相公诏还题石门洞
- 因机定蜀延衰汉,以计连吴振弱孙。 -- 出自唐·武少仪·诸葛丞相庙
- 颇闻今蜀与昔异,昔日民肥今已臞。 -- 出自宋·王炎·送黄尚书帅蜀
- 路行三蜀尽,身及一阳生。 -- 出自唐·吕群·题寺壁二首
- 人人入蜀谒文翁,妍丑终须露镜中。 -- 出自唐·章孝标·上西川王尚书
- 犬牙连蜀国,兵额贯秦州。 -- 出自唐·张蠙·送成州牧
- 府楼明蜀雪,关碛转胡雕。 -- 出自唐·张蠙·送友人赴泾州幕一作送李中丞再赴虔州
- 平吴破蜀三除里,灭楚图秦百战中。 -- 出自唐·徐夤·忙
- 人求新蜀赋,应贵浣花笺。 -- 出自唐·李洞·龙州送裴秀才
- 位卑终蜀士,诗绝占唐朝。 -- 出自唐·李洞·贾岛墓
- 乱山啼蜀魄,孤棹宿巴陵。 -- 出自唐·姚揆·村行
- 僖宗幸蜀,枳间关驰贡,故有此句。 -- 出自唐·郑遨·与罗隐之联句
- 已平全蜀,风行何用一泥丸。 -- 出自元·刘昂·上平西 泰和南征作 归潜志卷一
- 诸峰居蜀右,夕翠染巴东。 -- 出自宋·田锡·句
- 忽思西蜀匀圆颗,正值东吴远送时。 -- 出自明·袁凯·江上樱桃甚盛而予寓所无有忽苏城友人惠一大
- 地形吞蜀尽,江势抱蛮回。 -- 出自宋·释惠崇·句
- 南浮吴蜀会,北顾关河杳。 -- 出自宋·陈傅良·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
- 两淮仍蜀道,群寇再侵寻。 -- 出自宋·章甫·即事
- 东吴西蜀几千里,雁来数年无幅纸。 -- 出自宋·赵汝鐩·响卜辞
- 兹焉得蜀刻,持赠践久要。 -- 出自宋·陈起·史记送后村刘秘监兼致欲见之悰
- 长鸣学蜀帝,善泪像湘娥。 -- 出自·陈昂·羁旅无聊自嘲
- 尝闻巴蜀天下险,未可一往寻凫蚕。 -- 出自明·沈周·题画卷
- 君不见蜀道之辟五丁神,犍为万卒迷无津。 -- 出自明·吴国伦·次奢香驿因咏其事
- 林烟迷蜀道,帆影识吴舟。 -- 出自明·袁中道·九日登中郎沙市宅上三层楼
- 地兼秦蜀美,川会汉洋纡。 -- 出自宋·蔡交·洋州
- 相将就蜀道,欢聚忘百罹。 -- 出自·陈独秀·挽大姊
- 贯休入蜀唯瓶钵,卧病山中生事微。 -- 出自·陈独秀·致欧阳竟无诗柬
- 作书与蜀客,止为求知音。 -- 出自宋·蔡沈·偶题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