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4个字的诗句
蜀在第四个字的诗句
- 三郎幸蜀大琅珰,夜雨闻铃欲断肠。 -- 出自宋·汪元量·明皇庙
- 鲁中绮,蜀中罗,以盐起家数不多。 -- 出自元·杨维桢·盐商行
- 山川连蜀道,市井杂夷歌。 -- 出自明·何景明·镇远
- 双陪闽蜀守,竹马走儿童。 -- 出自明·徐渭·上冢
- 至今巴蜀人,叹息后主禅。 -- 出自明·杨基·感怀(十四首)
- 骅骝开蜀道,蟋蟀采唐风。 -- 出自明·杨慎·送张惟信册封唐邸因归省母
- 方知向蜀者,偏识子规啼。 -- 出自唐·苏颋·晓发方骞驿
- 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 -- 出自唐·苏颋·九月九日望蜀台
- 枪旗封蜀茗,圆洁制鲛绡。 -- 出自唐·齐己·谢人惠扇子及茶
- 凭君游蜀去,细为话幽奇。 -- 出自唐·齐己·送吴守明先辈游蜀
- 醉楼思蜀客,鯹市想淮鱼。 -- 出自唐·薛能·秋雨
- 何当穷蜀境,却忆滞游人。 -- 出自唐·薛能·春霁
- 三年西蜀去如沉,西县西来出万岑。 -- 出自唐·薛能·西县作
- 岐山终蜀境,泾水复蛮尘。 -- 出自唐·薛能·送李殷游京西
- 前年坐蜀同樽俎,此日边淮独旆旌。 -- 出自唐·薛能·寄唐州杨郎中
- 赭衣登蜀道,白首别秦川。 -- 出自唐·杜淹·寄赠齐公
- 金门去蜀道,玉垒望长安。 -- 出自唐·崔信明·送金竟陵入蜀
- 无劳问蜀客,此处即高天。 -- 出自唐·武三思·凝碧池侍宴应制得出水槎
- 右顾取蜀汉,左顾平荆吴。 -- 出自宋·郑獬·奉使过居庸关
- 使星入蜀今重应,芒寒色正相辉映。 -- 出自宋·强至·送李去病杨元老
- 海棠冠蜀花,此轩花尤冠。 -- 出自宋·许将·成都运司西园亭诗·海棠轩
- 岂惟私蜀土,伫更秉陶甄。 -- 出自宋·范祖禹·送赵清宪入蜀
- 政传西蜀中和颂,笔跨东京大小儿。 -- 出自宋·陈造·次韵谢程帅复游习池见寄二首
- 近临西蜀窥鲛室,旧傍东溟看蜃楼。 -- 出自宋·陈造·次韵张司户
- 笑当年、蜀山谅将,夜分旗鼓。 -- 出自宋·李廷忠·贺新凉/贺新郎
- 书旌分蜀道,揽辔步烟霄。 -- 出自宋·李廌·程高承议赴夔路转运判官求诗
- 越罗与蜀锦,被体何其华。 -- 出自宋·冯时行·偶成
- 从来吴蜀势相亲,制阃今勤侍帝臣。 -- 出自宋·曹勋·送王制置帅成都
- 风烟悲蜀魄,桑柘老吴蚕。 -- 出自宋·吴芾·和胡经仲即事二首
- 仍回首,蜀山万点,明月满南楼。 -- 出自宋·李石·满庭芳·江草抽心
- 斥去典蜀学,蜀士烦搜罗。 -- 出自宋·李石·送浩侄成都学官
- 归来赋蜀都,笔下带吴语。 -- 出自宋·李石·王晦叔许惠歙砚作诗迫之
- 会初入蜀时,意不止弱禅。 -- 出自宋·李石·殿柱记
- 文翁来蜀郡,常衮在闽中。 -- 出自宋·李石·黎州鹿鸣宴
- 右军问蜀守,墨帖求缣缃。 -- 出自宋·李石·礼殿圣贤图
- 未偕西蜀三年计,来访东湖九月霜。 -- 出自宋·李石·送王应祥
- 从教惊蜀犬,曾是喘吴牛。 -- 出自宋·李石·五更一点月照窗几以为晓也披衣视之雪厚至尺
- 浊流分蜀派,青色聚淮烟。 -- 出自宋·李石·舟次湖口追忆任明府
- 总道秦蜀讴吟,但消得雍容,笑谈而致。 -- 出自宋·李流谦·玉漏迟·东南应眷倚
- 我今出蜀几寒暑,催归苦念家人语。 -- 出自宋·李流谦·枕上闻橹声
- 清献入蜀携一龟,君今数鹤同载归。 -- 出自宋·楼钥·送苏寿甫少卿赴潼川漕
- 时时逢蜀士,一一话文翁。 -- 出自宋·楼钥·许待制挽词
- 少陵入蜀往来久,须行万里方知诗。 -- 出自宋·楼钥·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 使星照蜀道,惠爱流三巴。 -- 出自宋·楼钥·分韵送卢国华福建提刑得华字
- 妙龄冠蜀士,名声振王畿。 -- 出自宋·楼钥·送何道夫秘监守潼川
- 谁移西蜀寸根远,独领东风一笑嫣。 -- 出自宋·廖行之·海棠
- 四年留蜀,那复有梦到金銮。 -- 出自宋·京镗·水调歌头·身去日华远
- 四载分蜀阃,万里下吴樯。 -- 出自宋·京镗·水调歌头·四载分蜀阃
- 自笑与蜀缘多,沧浪亭下,饱看烟波阔。 -- 出自宋·京镗·念奴娇·绣天锦地
- 四年留蜀惭无补,好是求归得去。 -- 出自宋·京镗·水龙吟·四年留蜀惭无补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