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3个字的诗句
蜀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遥加蜀父老,来道竞咨嗟。 -- 出自宋·韩维·送石昌言归蜀
- 只似蜀江江上路,两山中峡手巾天。 -- 出自宋·方信孺·清远峡
- 自吾蜀中归,稍拂衣上尘。 -- 出自宋·苏泂·拟古
- 尽皆蜀种垂丝。 -- 出自宋·葛长庚·柳梢青·一夜清寒
- 李白蜀道难,羞为无成归。 -- 出自唐·姚合·送李余及第归蜀
- 不同蜀魄啼残月,唯逐天鸡转诘朝。 -- 出自唐·姚合·咏莺
- 三年蜀血肯销沉? -- 出自清·钱谦益·迎神曲 十二首选四
- 裁成蜀锦应惭丽,细比春蚕好更抽。 -- 出自清·乾隆·题吴梅村集
- 大抵蜀山峭,巉刻气不温。 -- 出自宋·苏洵·忆山送人
- 空使蜀人思董永,恨无汉剑斩丁公。 -- 出自宋·宝佑时人·句
- 纷纷蜀土祠诸葛,香火曾分北地王。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下·北地王谌
- 两表蜀天开日月,三军汉地出旌旗。 -- 出自宋·谌祜·句
- 啼到蜀天空有恨,水流依旧月还明。 -- 出自宋·释斯植·闻子规
- 可怜蜀道归来客,南内凄凉头尽白。 -- 出自明·高启·明皇秉烛夜游图
- 汉骑蜀兵下辩开,今朝惟有凤凰台。 -- 出自宋·晁说之·枕上和圆机绝句梅花十有四首
- 昔年蜀武侯,泣下荡阴里。 -- 出自宋·晁说之·和资道岩岩亭二首
- 赖有蜀耆旧,健笔与书丹。 -- 出自宋·刘克庄·水调歌头·敕使竟空反
- 洛英蜀客,老成人、几半朝廷。 -- 出自宋·刘克庄·汉宫春·吉语西来
- 范公蜀西曲,陆老剑南诗。 -- 出自宋·刘克庄·海棠七首
- 郭公蜀帝两痴绝,自古失国知几人。 -- 出自宋·刘克庄·禽言九首·郭公
- 老柏蜀人爱,甘棠召南思。 -- 出自宋·曾几·遗直堂
- 身行蜀栈曾幽讨,舟挂吴帆又饱参。 -- 出自宋·周必大·送蔡迨赴桂阳令
- 诗成蜀锦粲云霞,宫样宜尝七宝茶。 -- 出自宋·周必大·尚长道见和次韵二首
- 而况蜀汉间,相望两宿顿。 -- 出自宋·周必大·送胡子远出守汉州分韵得万字
- 照眼蜀妆依绣幌,共惊十载谶先传。 -- 出自宋·周必大·丁巳二月甲子蜀锦堂海棠盛开适有惠川绣昼锦
- 宜伯蜀而之广,绘象祠于两州。 -- 出自宋·周必大·英德邵守之纲记予衰颜戏题数语
- 淮头蜀口几虺聩,百战山川入眼来。 -- 出自宋·洪咨夔·送范漕赴召八绝
- 君言蜀赤子,风雨寒飕飗。 -- 出自宋·洪咨夔·又次程嘉定三首
- 冰霜蜀栈蹇,风雨秦关腥。 -- 出自宋·洪咨夔·范待制挽诗二首
- 惊回蜀道芳时梦,花亚银钗舞竹枝。 -- 出自宋·洪咨夔·用韵答子有
- 手把蜀镂思往事,九原归去愧包胥。 -- 出自清·吴伟业·伍员
- 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蟠屈身长八十尺。 -- 出自唐·贯休·题成都玉局观孙位画龙
- 堪羡蜀民恒有福,太平时节一般般。 -- 出自唐·贯休·大蜀皇帝潜龙日述圣德诗五首
- 为报蜀皇勤祷祝,圣明天子古今稀。 -- 出自唐·贯休·寿春节进大蜀皇帝五首
- 头戴蜀样花,燕脂涂粉腻。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血染蜀罗山踯躅,肉红宫锦海棠梨。 -- 出自唐·韩偓·见花
- 轧用蜀竹弦楚丝,清哇宛转声相随。 -- 出自唐·皎然·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时量移湖州长
- 既非蜀帝魂,恐是桓山禽。 -- 出自唐·李群玉·乌夜号
- 既非蜀帝魂,恐是恒山禽。 -- 出自唐·李群玉·相和歌辞·乌夜啼
- 谩把蜀纹当昼展,徒夸湘碧带春流。 -- 出自唐·罗邺·览陈丕卷
- 三展蜀笺皆郢曲,我心珍重甚琼瑶。 -- 出自唐·施肩吾·酬周秀才
- 征车蜀道闻猿苦,祖帐西郊落叶频。 -- 出自宋·杨亿·大理赵寺丞世长知益州华阳县
- 胡为蜀先主,三顾前致辞。 -- 出自宋·汪元量·蜀相庙
- 醉拥蜀琴抽白雪,舞回班扇割西风。 -- 出自宋·汪元量·歌妓许冬冬携酒郊外小集
- 虽云蜀先主,犹是汉诸孙。 -- 出自宋·汪元量·锦江蜀先主庙
- 君自蜀人扬马后,同乡奕叶播清风。 -- 出自明·李攀龙·按察李公诞子公蜀人先以中书舍人为御史
- 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盘屈身长八十尺。 -- 出自唐·齐己·谢徽上人见惠二龙障子,以短歌酬之
- 时逢蜀僧说,或道近游黔。 -- 出自唐·齐己·寄贯休
- 依稀蜀杖迷新竹,仿佛胡床识故桑。 -- 出自唐·崔融·从军行
- 焚却蜀书宜不读,武侯无可律余身。 -- 出自唐·薛能·早春书事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