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2个字的诗句
蜀在第二个字的诗句
- 西蜀桥应毁,东周石尚全。 -- 出自唐·卢照邻·送幽州陈参军赴任寄呈乡曲父老
- 巴蜀何多事,贤能见一时。 -- 出自宋·戴复古·黎明府见示令叔显谟开国墓志求诗为赋三首
-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 出自清·郑燮·念奴娇 周瑜宅
- 楚蜀可怜人不赏,墙根屋角数无穷。 -- 出自宋·司马光·和秉国芙蓉五章
- 三蜀膏腴地,偏於药物宜。 -- 出自宋·司马光·药圃
- 问蜀道登天,锦城虽好,得似还家。 -- 出自元·元好问·木兰花慢 送亲家丈(原作又从南塘本改)问
- 谕蜀专操檄,通瓯独请缨。 -- 出自唐·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 西蜀何夫子,濡毫作冢铭。 -- 出自宋·梅尧臣·袁大监挽词三首
- 西蜀亦取之,水田名谷犬。 -- 出自宋·梅尧臣·贻妄怒
- 楚蜀得曾苏,超然皆绝足。 -- 出自宋·梅尧臣·送曾子固苏轼
- 庸蜀既即叙,出命玉津宰。 -- 出自宋·王禹偁·寄献鄜州行军司马宋侍郎
- 二蜀至三吴,中间万城馀。 -- 出自宋·邵雍·代书寄剑州普安令周士彦屯田
- 西蜀遨争举,东瓯禊竞修。 -- 出自宋·邵雍·春水长吟
- 彼蜀雄之必传,作犹愧于书诗。 -- 出自宋·张耒·和归去来词
- 徭蜀时未改,别家乡念盈。 -- 出自唐·张说·蜀路二首
- 全蜀不移唐日月,四州重著汉衣裳。 -- 出自宋·杜耒·题李少保家传
- 吴蜀千年等界村,英雄无主岂长存。 -- 出自唐·雍陶·题等界寺二首
- 吴蜀归来兴寄遐,天将清气与贫家。 -- 出自宋·苏泂·次韵颍叟弟耕堂杂兴六首
- 襄蜀莽万里,战骨高於城。 -- 出自宋·方岳·以人生五马贵莫受侵为韵送胡献叔守邵阳
- 西蜀亦不远,得无欺海棠。 -- 出自宋·陈普·冬华一夜霜
- 秦蜀想皆然,不但吾福建。 -- 出自宋·陈普·水车
- 亡蜀似缘才太给,不关越次用陈氏。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下·费祎
- 停蜀琴,罢燕筑。 -- 出自明·高启·秦筝曲
- 闽蜀相望万里遥,敢图斗垒屈魁杓。 -- 出自宋·刘克庄·送杨彦极提刑二首
- 出蜀诗堪编杜集,涉湘文可补骚馀。 -- 出自宋·刘克庄·题袁秘书文藁
- 西蜀名花得许秾,晚来呼客醉花中。 -- 出自宋·曾几·曾宏甫见招看海棠而郡城新有更初阖扉之令予
- 吴蜀向万里,上马初一步。 -- 出自宋·文同·送通判喻郎中
- 去蜀持底归,雄藁满坏橐。 -- 出自宋·文同·送坚甫同年
- 定蜀论功谁第一,茗山合着后溪铭。 -- 出自宋·洪咨夔·送范漕赴召八绝
- 御蜀知有法,水曲鸣和鸾。 -- 出自宋·洪咨夔·度剑有日高永康以诗送行次韵
- 出蜀趋吴第一州,夕凉随意系扁舟。 -- 出自宋·洪咨夔·中秋秭妇岸下
- 环蜀多宜柏,回龙独见松。 -- 出自宋·洪咨夔·回龙寺松
- 楚蜀壮襟带,江淮丰灌输。 -- 出自宋·洪咨夔·九华叶子真赋汴吴两都极陈治乱之原仍有诗用
- 喻蜀须凭草,成周必仗仁。 -- 出自唐·贯休·赠抱麻刘舍人
- 闯蜀眉嚬游海岛,扶桑椹熟金乌饱。 -- 出自唐·贯休·偶作五首
- 为蜀谅不易,如曹难复论。 -- 出自宋·李华·咏史十一首
- 向蜀还秦计未成,寒蛩一夜绕床鸣。 -- 出自唐·郑谷·兴州江馆
- 吴蜀非遥,羽毛自好,合趁东风飞向西。 -- 出自宋·陈人杰·沁园春 问杜鹃
- 离蜀秋方半,浮湘岁欲阑。 -- 出自宋·刘子翚·寄蜀二首
- 西蜀风烟天一方,蚕丛古庙枕斜阳。 -- 出自宋·汪元量·蚕丛祠
- 西蜀杜郎,东坡苏老,道也道应难尽。 -- 出自宋·王之道·宴山亭/燕山亭
- 巴蜀连年哭,江淮几郡疮? -- 出自宋·严羽·有感
- 尽蜀鹃血啼烟树中,唤不回一场春梦。 -- 出自元·阿鲁威·【双调】寿阳曲
- 尽蜀鹃啼血烟树中,唤不回一场春梦。 -- 出自元·阿鲁威·落梅风·千年调
- 巴蜀限峨岷。 -- 出自元·杨维桢·大明铙歌鼓吹曲十三篇
- 西蜀三千里,巴南水一方。 -- 出自唐·杨凌·送客之蜀
- 三蜀澄清郡政闲,登楼携酌日跻攀。 -- 出自唐·乔琳·绵州越王楼即事
- 归蜀降吴竟何事,为陵为谷共苍苍。 -- 出自唐·窦常·谒诸葛武侯庙
- 吴蜀何年别,相逢汉水头。 -- 出自唐·窦巩·汉阴驿与宇文十相遇,旋归西川,因以赠别
- 西蜀传芳日,东君著意时。 -- 出自宋·强至·海棠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