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12个字的诗句
蜀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
- 已见帆头湖水白,犹看柂尾蜀山青。 -- 出自宋·冯时行·送同年杨元直持宪节湖南二首
- 长联玉辔游清夜,岂意崎岖蜀道难。 -- 出自宋·曹勋·题幸蜀图
- 高情虽似秋云淡,丽句还如蜀锦鲜。 -- 出自宋·吴芾·和李光祖
- 堑成雉堞绕蚕丛,汉栈分明蜀徼通。 -- 出自宋·李石·秦城二绝
- 我琴挂壁久不弹,浙声分作蜀声看。 -- 出自宋·李石·徐童子弹琴极聪慧诗勉其学
- 四海文章六一仙,江西名派蜀人传。 -- 出自宋·李石·夜读韩子苍文二首
- 草制方观周诰命,筹边聊重蜀江山。 -- 出自宋·王之望·再和制帅
- 石榴花蹙宫罗样,荔子枝翻蜀锦红。 -- 出自宋·吴儆·赠吴令君
- 虎龙倍觉钟山重,龟鹤还从蜀道归。 -- 出自宋·蔡戡·胡长文给事挽诗
- 四海知名蜀海棠,是邦元与蜀同方。 -- 出自宋·赵蕃·沅陵见招赏海棠病不能往辄尔言谢三首
- 徵事还愆退之集,题诗漫有蜀州心。 -- 出自宋·赵蕃·人日怀成父弟
- 东风吹散石门冰,吴人送去蜀人迎。 -- 出自宋·叶适·送林孔英
- 莞然独笑无人管,寒蕙墙东蜀海棠。 -- 出自宋·魏了翁·李微之闻其弟贯之西归以诗迓之刘左史和韵属
- 试问五星严叔遇,更无三个蜀君平。 -- 出自宋·卓田·赠星命严叔遇
- 富贵由来多捷径,强聒最为蜀人病。 -- 出自宋·程公许·岷峨叹
- 那知黄竹瑶池梦,历尽青天蜀道难。 -- 出自宋·程公许·自七曲祠下乘马于上亭二首
- 一朝天子闸坤珍,此宝肯炎蜀人出。 -- 出自宋·阳枋·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
- 而今肯为苍生起,何止编方蜀雇宽。 -- 出自宋·李曾伯·和刘清叔襄阳草庐韵二首
- 畴昔风云共壮游,笑吴夏口蜀江油。 -- 出自宋·李曾伯·曾总干以乃尊侍郎二诗见示和韵
- 壮丽中居荆楚会,风流元向蜀吴夸。 -- 出自宋·李曾伯·登江陵沙市楚楼
- 流莺似避宫妆靓,黄鹄曾将蜀种来。 -- 出自宋·赵汝腾·再用韵答谢石屿庾使
- 擎天正要中流柱,莫拟人间蜀道难。 -- 出自宋·柴望·送朱南山开蜀阃
- 孝祖淳熙极盛时,此泉曾发蜀江湄。 -- 出自宋·姚勉·题蜀江观
- 故乡蜀客归不得,何况当时蜀帝王。 -- 出自宋·姚勉·禽言十咏·不如归去
- 春风不度西流水,休说香从蜀道来。 -- 出自宋·胡仲弓·红远
- 杜鹃飞向东南去,怕见如今蜀道难。 -- 出自宋·胡仲弓·闻西事有感
- 薄葺田园溧泽边,乡心常梦蜀山川。 -- 出自宋·仇远·送程子方归蜀
- 冤红遮莫随流水,最挠天涯蜀客情。 -- 出自宋·董嗣杲·杜鹃花
- 尽渠世熊谩炎凉,真帅堂中蜀君子。 -- 出自宋·张明中·真帅
- 笙歌几处胡天月,罗绮长留蜀国春。 -- 出自唐·武元衡·送崔判官使太原
- 障掩金鸡蓄祸机,翠华西拂蜀云飞。 -- 出自唐·崔橹·华清宫三首
- 终朝疑笑梁王雪,尽日慵飞蜀帝魂。 -- 出自唐·郑璧·奉和陆鲁望白菊
- 谁谓唐城诸父老,今时得见蜀文翁。 -- 出自唐·黄滔·绛州郑尚书
- 君恩还似东风意,先入灵和蜀柳枝。 -- 出自唐·徐铉·柳枝词十首
- 棋残夜石秦云断,琴彻秋岩蜀月弯。 -- 出自宋·孙仅·赠种徵君收
- 芙蓉花开满高岸,还如杜老蜀江边。 -- 出自明·袁凯·醉书壁
- 吕梁谩记庄篇险,滟滪休夸蜀道遥。 -- 出自宋·余靖·赣石
- 邹峄山藏孟子宅,海棠花落蜀王家。 -- 出自宋·石介·送奉符县监酒税孟执中借职
- 集堂妙得发均意,织藕新翻蜀客词。 -- 出自宋·项安世·纱诗
- 太常正徯肃臣工,归舟却泝蜀江风。 -- 出自宋·刘宰·送王常博归蜀
- 毕方夜煽杭都火,大角秋缠蜀道兵。 -- 出自宋·乐雷发·送邵瓜坡试湖南漕举
- 双眼莫供淮地阔,一江不尽蜀波寒。 -- 出自宋·罗与之·黄鹤楼
- 苍藓静连湘竹紫,绿阴深映蜀葵红。 -- 出自宋·葛天民·小亭
- 更无残雪山阴兴,漫有穷通蜀道诗。 -- 出自宋·罗公升·再如吴门
- 鹤归尚觉辽城是,鹃老空闻蜀道难。 -- 出自宋·林景熙·寄七山人
- 清泪秋荒辽海鹤,古魂春冷蜀山鹃。 -- 出自宋·林景熙·闻家则堂大参归自北寄呈
- 洞霞疑接台峰近,石机空歌蜀道难。 -- 出自宋·林景熙·陶山十咏和邓牧心·附子冈
- 古来名画传父子,唐有二李蜀两黄。 -- 出自明·张羽·画山水行
- 清和未数湘灵瑟,哀怨浑同蜀国弦。 -- 出自明·张羽·赠弹筝人
- 君王夜半卷衣回,楼壁斜开蜀云冷。 -- 出自明·张羽·秦宫秋词拟李贺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