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11个字的诗句
蜀在第一十一个字的诗句
- 口不谈时经噩梦,心常怀蜀俟秋衣。 -- 出自宋·苏轼·附米黻所作挽诗五首
- 将军竟何事,虮虱生刀?蜀。 -- 出自宋·苏轼·李氏园(李茂贞园也,今为王氏所有。)
- 书不借出万里康成西走蜀。 -- 出自宋·辛弃疾·归朝欢·万里康成西走蜀
- 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 -- 出自唐·岑参·蜀葵花歌
- 曾比温泉妃子睡,不吟西蜀杜陵诗。 -- 出自宋·朱淑真·海棠
- 上下荆淮剑气雄,进担全蜀凛英风。 -- 出自宋·文天祥·挽李制帅二首
- 百年将种存慨慷,西取庸蜀践戎羌。 -- 出自宋·苏辙·王诜都尉宝绘堂词
- 千里过秦看素滻,三年还蜀度青泥。 -- 出自宋·梅尧臣·送张遂州
- 十载殿廷连步武,两来庸蜀抚疲羸。 -- 出自唐·薛逢·送司徒相公赴阙
- 襄阳真是用武国,上下吴蜀天中央。 -- 出自宋·刘过·襄阳歌
- 君不见相如草檄西入秦,蜀山憔悴生烟尘。 -- 出自宋·方岳·题高皇过沛图
- 琢山决水通万里,奔走荆蜀如长街。 -- 出自宋·苏洵·游陵云寺
- 五丈原头动地鼓,魏人畏蜀如畏虎。 -- 出自明·李东阳·五丈原
- 曾洗人天清净眼,饱看巴蜀怪奇山。 -- 出自清·曾国藩·送孙芝房使贵州二首
- 帝放还山君有福,虏犹戌蜀我安归。 -- 出自宋·刘克庄·杜鹃问答二首
- 几度过坟偏下马,向来出蜀只携龟。 -- 出自宋·刘克庄·赵清献墓
- 英溪长亭一挥手,自此吴蜀五千里。 -- 出自宋·文同·送通判喻郎中
- 河北江东处处灾,唯闻全蜀勿尘埃。 -- 出自唐·贯休·陈情献蜀皇帝
- 龙节坐持兵十万,可怜三蜀尽无忧。 -- 出自唐·罗邺·上东川顾尚书
- 万里征西频告捷,九重喻蜀正裁书。 -- 出自宋·杨亿·翰林王学士奉使两川
- 历见本朝归秉轴,多由全蜀出分麾。 -- 出自宋·强至·依韵和杨公济喜嘉定帅王待制移成都
- 东风吹尘客心起,京华去蜀三千里。 -- 出自宋·范祖禹·长安
- 壮略定羗元自许,宗英帅蜀旧来无。 -- 出自宋·尤袤·送赵子直帅蜀得须字二首
- 元是小山分钟去,移来西蜀作甘棠。 -- 出自宋·吴泳·桂
- 水出吐蕃分黑白,地穷全蜀隔幽阴。 -- 出自宋·李新·西轩
- 更欲平吴功未就,可怜出蜀智何疏。 -- 出自宋·李新·赋邓士载祠
- 玄旌皂纛何纷葩,势摇两蜀掀三巴。 -- 出自宋·邵博·泊云安下大风骤雨作柏梁体一篇
- 卿月中天照上流,使星入蜀久西游。 -- 出自宋·王之望·和制帅
- 惠我田畴,拯民水火,春满蜀东。 -- 出自宋·魏了翁·沁园春·惠我田畴
- 突争修名磊磈胸,一鸣冠蜀未酬公。 -- 出自宋·魏了翁·送刘类元奉对阙庭
- 炎精焰冷国鼎峙,惟我全蜀倔强为汉臣。 -- 出自宋·程公许·岷峨叹
- 露积大田双象鼻,骏奔全蜀万羊群。 -- 出自宋·程公许·谒普德崇德勤济三祠
- 峡入三游千太险,水连西蜀百忧空。 -- 出自宋·阳枋·舟过三游洞知遂脱兵火矣喜赋
- 欲践辰沅闯广南,后顾有蜀还恧尼。 -- 出自宋·阳枋·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
- 如今敌人干腹来,不思保蜀更何术。 -- 出自宋·阳枋·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
- 踏车横江臣世忠,北人川,蜀事艰难今转急。 -- 出自宋·阳枋·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
- 去岁南岐离郡日,今春东蜀看花时。 -- 出自宋·刘兼·宴游池馆
- 君不见大儿聪明到,越罗蜀锦金粟尺。 -- 出自宋·项安世·四伯父生朝集老杜句二十韵
- 遍试江淮声藉藉,久劳荆蜀鬓苍苍。 -- 出自宋·陈傅良·挽薛季益尚书
- 相逢三翁同肺肠,江西吴蜀如一乡。 -- 出自宋·张镃·杨秘监为余言初不识谭德称国正因陆务观书方
- 自我过都得地老,颇觉闽蜀堪同川,今来划逢丁将军,秀杰万里来嶓岷。 -- 出自宋·敖陶孙·上丁郎中
- 远清闽广服蛮徼,继下滇蜀连氐羌。 -- 出自明·程敏政·功臣庙下作
- 传得东君深意态,梁成西蜀好风光。 -- 出自宋·郭稹·和枢密侍郎因看海棠忆禁苑此花最盛
- 蚕丛簸弄几为翻,欲卷全蜀沦腥膻。 -- 出自宋·黄大受·老寋行
- 野蜑荒獠南北群,西接庸蜀东荆门。 -- 出自宋·李复·夔州制胜楼
- 路逢行人说大尹,正见谕蜀扬舲旗。 -- 出自宋·李嘉谋·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 洛本空藏画牡丹,海棠出蜀近应难。 -- 出自宋·倪龙辅·蔷薇
- 王粲忆秦空有恨,杜陵入蜀更舞家。 -- 出自宋·钱选·天台杂书
- 行矣道山邻日月,未容巴蜀久相依。 -- 出自宋·沈继祖·题归州黄教授鲁斋
- 借问何时出帝乡,笑云西蜀乌头贱。 -- 出自宋·释梵言·张提举到山有作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