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在第7个字的诗句
藤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古木森建幢,苍藤大张幄。 -- 出自宋·王之道·游白云山海会寺
- 寄将一幅剡溪藤,江面青山画几层。 -- 出自明·明无名氏·越僧诗
- 身著袈裟手杖藤,水边行止不妨僧。 -- 出自唐·齐己·水边行
- 路石荫松盖,槛藤维鹤舟。 -- 出自唐·杨衡·游峡山寺
- 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 -- 出自唐·王邕页·怀素上人草书歌(一本作王邕诗,今从统签另
- 寒涧流不息,古藤终日垂。 -- 出自唐·袁傪·东峰亭同刘太真各赋一物得垂涧藤
- 彩枝环绕万年藤。 -- 出自宋·方千里·浣溪沙
- 聊依枯木伴寒藤,曾为当年孔傅生。 -- 出自宋·阮阅·郴江百咏并序·灵寿木
- 曲崦藏云树老藤,碧山秧稻一层层。 -- 出自宋·李新·书懒抟寺壁
- 架竹深犹渡,垂藤险可攀。 -- 出自宋·冯时行·游峨眉十一首
- 濯足潇湘湄,瘦藤拄衡岳。 -- 出自宋·胡寅·示上封长老洪辩
- 百尺危楼倚瘦藤,轻阴小令正秋深。 -- 出自宋·李流谦·重阳偶成
- 湿叶填断堑,寒藤蔓荒篱。 -- 出自宋·姜特立·恭和令制感秋
- 尘世欲寻飚驭,藤阴万个苍筠。 -- 出自宋·李洪·范至能游灵石录示诗仙留题云
- 紫椹余桑表,青藤绕树颠。 -- 出自宋·楼钥·即事
- 要当蹑履携枯藤,跻攀石磴褰裳行。 -- 出自宋·蔡戡·和杨廷秀游蒲涧之什
- 龙蛇笔底盘枯藤,两卷风骚泣鬼神。 -- 出自宋·王柏·和玉成书秋台诗卷韵
- 日烘芳炷下罗藤。 -- 出自宋·杨泽民·浣溪沙
- 高僧挑月一枝藤,惠我登山脚便轻。 -- 出自宋·姚勉·洪长老惠藤杖
- 枕痕斜印曲花藤。 -- 出自宋·陈允平·浣溪沙
- 瘦岭盘山骨,枯藤络树身。 -- 出自宋·胡仲弓·出行即事
- 眠云啸月走枯藤,不是园丁中不膺。 -- 出自宋·胡仲弓·天竺呼猿
- 采采山上葛,攀藤步岩幽。 -- 出自宋·赵文·越妇采葛苦
- 邺瓦玄云湿,溪藤暮雨凄。 -- 出自宋·徐瑞·求余敬可字与小儿习不至
- 睡岛凫藏足,攀藤狖冻拳。 -- 出自唐·李咸用·和吴处士题村叟壁
- 象版签书帙,蛮藤络酒瓢。 -- 出自唐·张蠙·次韵和友人冬月书斋
- 翠竹雕羌笛,悬藤煮蜀笺。 -- 出自唐·黄滔·壶公山古老相传右仙姓陈名壶公于此山
- 自有闲行伴,青藤杖一枝。 -- 出自唐·唐求·赠著上人
- 白石颜色寒,老藤花叶鲜。 -- 出自唐·灵澈·奉和郎中题仙岩瀑布十四韵
- 饭余睡足搘枯藤,老眼细数云山层。 -- 出自元·王寂·拙轩
- 老木森千寻,丹藤垂百丈。 -- 出自宋·宋庠·穀城主簿王崇者少得养生禅寂之道中年弃官入
- 此乐今未央,寒藤进衰武。 -- 出自宋·项安世·次韵金陵掾属登赏心亭十六韵
- 匡庐古寺暗松藤,曾宿寒岩最上层。 -- 出自宋·王铚·墨君十咏·忆昔
- 醉来染试陋溪藤,满壁蛟龙风卷地。 -- 出自宋·张镃·庐陵李英才自制墨与梅花写真艮斋诚斋又许其
- 半月池边倚瘦藤,望仙台上岸乌巾。 -- 出自宋·裘万顷·题小桃源
- 谷口长松涧底藤,石桥山路晚登登。 -- 出自宋·龚开·自题山水卷
- 古木已抑藏,长藤亦奇怪。 -- 出自宋·孔武仲·松上老藤
- 群木蔚苍苍,乌藤寿最长。 -- 出自宋·孔武仲·藤杖赠张从道
- 老屋深松覆古藤,羁栖犹记昔年曾。 -- 出自明·王守仁·宿净寺(二首)
- 乔木藏村古,枯藤取迳微。 -- 出自宋·陈杰·山村
- 谈拂风前竖,吟藤月下挑。 -- 出自宋·方回·再用前韵呈元煇二首
- 野性所酷爱,老藤相纠缠。 -- 出自宋·方回·八月十五日二十日两至南山饮潇洒亭
- 五朵飞来渍剡藤,重重响以水泠泠。 -- 出自宋·葛庆龙·谢理得惠书
- 门前乔木阴,苍藤挂髯虬。 -- 出自宋·郭印·十一月四日陪诸公游神泉南山院二十韵
- 慈恩柿叶剡溪藤,俗嗜纷纷那足数。 -- 出自宋·黄彦平·五峰竹
- 枝直鸟不巢,野藤相缠依。 -- 出自宋·李复·郊居五首
- 横竹呼秋风,修藤步明月。 -- 出自宋·李若水·题画
- 濁酒宁非道,枯藤自会禅。 -- 出自宋·廉布·书事三首呈郎中机宜
- 夜半忽相逢,葛藤长万丈。 -- 出自宋·释从瑾·颂古三首
- 可怜一束烂枯藤,狼藉至今愁满地。 -- 出自宋·释了惠·颂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