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在第6个字的诗句
藤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笑谈自扫剡藤万,声价曾高魏阙双。 -- 出自宋·邓肃·次韵郭宰兼简丞尉三首
- 茅檐低没雾,藤路细迷悬。 -- 出自宋·冯时行·山居
- 巉巉华山孙,藤萝护维陬。 -- 出自宋·冯时行·张明远自持其所居萃胜亭记来求诗为赋三篇
- 呼儿擎出随藤杖,洗盏开尝坐竹根。 -- 出自宋·冯时行·谢杜合州送酒
- 苍茫紫翠间,藤萝路回萦。 -- 出自宋·冯时行·和鲜于晋伯游卧龙
- 未论方丈葛藤话,且喜斋厨蔬笋香。 -- 出自宋·曹勋·赠灵隐老
- 花气浓熏坞,藤稍密荫桥。 -- 出自宋·李流谦·李允成次彦博韵见示仍用韵答之三首
- 青衣挥箑卧藤床,翠袖携壶过酒浆。 -- 出自宋·姜特立·夏日奉天台祠禄
- 桂栽初得地,藤附亦凌霄。 -- 出自宋·赵蕃·咏智门佛殿前凌霄花与斯远同作
- 雨暗湖堤没,藤交树色深。 -- 出自宋·赵蕃·再过斯远
- 岚雾凝蟾彩,藤萝影桂枝。 -- 出自宋·程公许·题信州半月岩
- 床头幸有溪藤制,唤起家僮亟展开。 -- 出自宋·李曾伯·又用韵简朔斋
- 叶嫩明琉璃,藤生终松树。 -- 出自宋·赵孟坚·曲涧
- 旧诗零乱满藤床,绿映帘深一缕香。 -- 出自宋·施枢·午寝
- 间收末利熏藤枕,自插芙蓉绕翠厨。 -- 出自宋·利登·鹧鸪天·凤尾鬟香再叠梳
- 玉盂一笑不藤阴,便学断肠河满子。 -- 出自宋·姚勉·义娼吟
- 人行瘦石枯藤上,路入蛮风瘴雨间。 -- 出自宋·胡仲弓·五峰岩
- 海南觅得古藤枝,持与诗人杜牧之。 -- 出自宋·何梦桂·李郎中有诗谢寄藤杖仍次韵答之
- 蕉本身为幻,藤床梦是醒。 -- 出自宋·仇远·闻杨大受凌吉叟吴次山诸友讣音有感二首
- 莞簟轻轻卷,藤床故故移。 -- 出自宋·仇远·移床诗
- 山围湖面小,藤络树根牢。 -- 出自宋·仇远·圆通峰顶
- 一尖漾浩渺,藤萝缀璎珞。 -- 出自宋·董嗣杲·小孤山
- 水围聚落蔼藤缠,灵纪金刀祀典专。 -- 出自宋·董嗣杲·武康邑中刘王庙
- 猿栖晓树青藤瘦,雀啄冬畦白菜稀。 -- 出自宋·董嗣杲·顾城
- 松筠扫日月,藤蔓悬春秋。 -- 出自宋·华岳·再继前韵
- 欲陷不陷被藤缚,欲落不落被沙阁,五百年后遇熊博。 -- 出自·***·古棺石铭
- 碑存才记日,藤老岂知春。 -- 出自唐·丘丹·萧山祗园寺
- 境空宜入梦,藤古不留春。 -- 出自唐·武元衡·夏与熊王二秀才同宿僧院
- 松盖低春雪,藤轮倚暮山。 -- 出自唐·李德裕·早春至言禅公法堂忆平泉别业
- 新松五十年,藤萝成古树。 -- 出自唐·黄滔·送僧归北岩寺
- 瓠叶萦篱长,藤花绕架悬。 -- 出自唐·薛光谦·任阆中下乡检田,登艾萧山北望
- 禽飞穿静户,藤结入高杉。 -- 出自唐·周朴·题赤城中岩寺
- 碧梧深院小藤床。 -- 出自元·刘仲尹·南歌子·榴破猩肌血
- 下山鼯鼠啼,藤竹使人迷。 -- 出自明·徐祯卿·晓下庐山
- 莲叶抽萍面,藤梢落树腰。 -- 出自宋·宋庠·秋湖上晚景四首
- 匏熟犹垂格,藤乾倒附林。 -- 出自宋·宋庠·后园秋物
- 陂溜鸣田尾,藤梢衣树身。 -- 出自宋·宋庠·林下
- 谈笑沦漪阁,藤花竹叶间。 -- 出自宋·陶弼·桂林府沦漪阁
- 闻说西庵好,藤州恐不归。 -- 出自宋·杨蟠·次韵奉和
- 阴崖古木挂藤萝,下有神龙阅世多。 -- 出自宋·项安世·上泉
- 石坛古即今,藤花开又落。 -- 出自宋·叶茵·次潘紫岩虎丘韵
- 草长过荷叶,藤深失树身。 -- 出自宋·赵师秀·徐孺子宅
- 古木矫龙蛇,藤萝暄鸟雀。 -- 出自宋·刘宰·东禅百韵
- 雪根雨露滋,藤萝巧相傍。 -- 出自宋·刘宰·挽齐斋倪尚书
- 便须芒履与藤杖,听泉采药我亦堪。 -- 出自明·沈周·题画卷
- 先人蠹卷箱藤白,老母鱼羹钓竹青。 -- 出自明·沈周·七十喜言三首(弘治丙辰)
- 登临不用挽藤萝,绝顶光明霁色多。 -- 出自清·胡与高·登光明顶
- 虫来食其叶,藤来缠其皮。 -- 出自宋·戴表元·老树
- 故人墓木半藤萝,儿侄东西雁一莎。 -- 出自宋·戴栩·赠朱子文因寄朱元刚二绝
- 当时芟薙开藤萝,细穿地脉泉源过,暗引云气通天河。 -- 出自宋·葛绍体·宣公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