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在第7个字的诗句
萧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水阁清深,晴楼萧爽。 -- 出自元·元好问·感皇恩 张侯寿席此州乐府垂杨一曲方盛
- 荒原秋殿柏萧萧,何代风烟占寂寥。 -- 出自唐·韦庄·尹喜宅
- 华轩不见马萧萧,廷尉门人久寂寥。 -- 出自唐·韦庄·过旧宅
- 龟台烟冷风萧萧,十万彩女歌云璈。 -- 出自宋·白玉蟾·赠陈高士琴歌
- 动深思,秋籁萧萧,比人世、倍清燕。 -- 出自宋·赵佶·聒龙谣·紫阙苕嶢
- 澹澹夕风作,萧萧芦叶鸣。 -- 出自明·刘基·发景州
- 南山崒嵂,松柏萧瑟。 -- 出自明·刘基·秋怀(八首)
- 岁云暮矣风萧萧,木叶脱落惟空条。 -- 出自明·刘基·辛卯仲冬雨中作(二首)
- 北风吹雁过萧萧,旅馆青灯共寂寥。 -- 出自明·刘基·秋日即事(八首)
- 平原落日马萧萧,剩有山僧赋《大招》。 -- 出自近代·苏曼殊·吴门 九
- 落日未能别,萧萧林木虚。 -- 出自唐·常建·送楚十少府
- 至夜转清迥,萧萧北风厉。 -- 出自唐·常建·赋得白日半(傍)西山
- 独立荒亭上,萧萧对晚风。 -- 出自唐·戴叔伦·次下牢韵
- 复此悲行子,萧萧逐转蓬。 -- 出自唐·戴叔伦·潘处士宅会别
- 漠漠水烟晚,萧萧枫叶飞。 -- 出自唐·权德舆·送卢评事婺州省觐
- 耿耿离念繁,萧萧凉叶脱。 -- 出自唐·权德舆·送别同用阔字
- 水国君王又姓萧,风情由是冠南朝。 -- 出自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
- 芦荻湘江水,萧萧万里秋。 -- 出自唐·司空曙·送魏季羔游长沙觐兄
-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 出自唐·李端·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 漠漠穷尘地,萧萧古树林。 -- 出自唐·张祜·题苏小小墓
- 残猎渭城东,萧萧西北风。 -- 出自唐·张祜·猎
- 谩换得霜痕,萧萧两鬓,羞与共秋镜。 -- 出自宋·无名氏·摸鱼儿·过湘皋
- 寒桂秋风动,萧萧自一枝。 -- 出自宋·无名氏·秋风生桂枝
- 斋舍隔墙东,萧萧槐树风。 -- 出自宋·梅尧臣·太庙致斋答韩舍人简
- 秋雨天街凉,萧萧绿槐树。 -- 出自宋·梅尧臣·韩子华内翰见过
- 寂寞芜城近,萧萧牧笛风。 -- 出自宋·梅尧臣·山光寺
- 丹旐换红旌,萧萧五马鸣。 -- 出自宋·王禹偁·翟使君挽歌
- 漠漠花侵眼,萧萧发映梳。 -- 出自宋·王禹偁·迂儒
- 终见哲人萎,萧萧空垅墓。 -- 出自宋·王禹偁·五哀诗故尚书兵部侍郎琅琊王公
- 夜阑灯青雨飘萧,偶坐两客论幻泡。 -- 出自宋·晁补之·径山
- 茅檐明月夜萧萧,残雪晶荧在柳条。 -- 出自宋·晁补之·约李令
- 面墙注目风萧萧,渔浦西兴待晚潮。 -- 出自宋·朱翌·谢人惠浅滩一字水图
- 不容妄继酂侯萧,何尝敢掘城南杜。 -- 出自宋·朱翌·简宗人利宾
- 北户静无尘,萧萧玩翠筠。 -- 出自宋·宋祁·脩竹
- 冉冉生能直,萧萧意自寒。 -- 出自宋·宋祁·新筍成竹
- 晓栉理斑鬓,萧萧遍愁颠。 -- 出自宋·宋祁·晓栉
- 爱此庭下菊,萧萧何及时。 -- 出自宋·张耒·九月末风雨初寒二首
- 石色寒更青,萧萧响枯枥。 -- 出自宋·张耒·下崿岭
- 冉冉三更雨,萧萧通夜愁。 -- 出自宋·张耒·用刘梦得三题
- 杨君冢木已萧萧,笔墨遗文久寂寥。 -- 出自宋·张耒·奉议杨君予姊丈也廉静乐道不交世俗造道微妙
- 咽咽幽谷泉,萧萧秋竹风。 -- 出自宋·张耒·送吕际秀才南归
- 南丰冢木已萧萧,犹有门人守一瓢。 -- 出自宋·张耒·陈履常惠诗有曾门一老之句不肖二十五岁谒见
- 春林露如雨,萧萧晓花寒。 -- 出自宋·张耒·春林
- 芦梢林叶雨萧萧,独卧孤舟听楚谣。 -- 出自宋·张耒·淮阴
- 怳怳日光薄,萧萧风叶吟。 -- 出自宋·张耒·九月一日有作
- 扰扰终何得,萧萧亦自如。 -- 出自宋·张耒·昼卧口占二首
- 斜日挂边树,萧萧独望间。 -- 出自唐·马戴·陇上独望
- 雁过海风起,萧萧时独闻。 -- 出自唐·马戴·中秋夜坐有怀
- 咽咽阴虫叫,萧萧寒雁来。 -- 出自唐·马戴·田氏南楼对月
- 靡靡俗中理,萧萧川上幽。 -- 出自唐·李颀·寄万齐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