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在第6个字的诗句
萧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黄梅时节春萧索。 -- 出自宋·范成大·菩萨蛮·黄梅时节春萧索
- 竹窗日暮转萧瑟,喜有促织鸣声悲。 -- 出自宋·范成大·次韵唐致远雨後喜凉
- 意行踏芳草,萧艾蓊生香。 -- 出自宋·范成大·马鞍驿饭罢纵步
- 蹙缩高颧颊,萧骚短髯髭。 -- 出自宋·范成大·除夜感懹
- 桂燎灵宫晓,萧脂太室晨。 -- 出自宋·范成大·次韵郊祀庆成
- 书生活计极萧骚,爝火微明似束蒿。 -- 出自宋·范成大·公辨再赠,复次韵
- 不能时世妆,萧然古冠服。 -- 出自宋·范成大·古风送南卿
- 老来万事总萧然,犹忆西州暑雪边。 -- 出自宋·范成大·寄蜀州杨道人
- 竹舆窈窕入萧森,逗雨梳风冷客襟。 -- 出自宋·范成大·自育王过天童,松林三十里
- 草草驰三里,萧萧共一餐。 -- 出自宋·范成大·次韵尹少稷察院九宫坛齐宿
- 襄阳耆旧今萧索,惟有松风到晚清。 -- 出自宋·范成大·致政承奉卢君挽词
- 冷落词赋客,萧索水云乡。 -- 出自宋·周邦彦·红林擒近·高柳春才软
- 日暮凉风起,萧条多远心。 -- 出自唐·张籍·登咸阳北寺楼
- 从容朝早退,萧洒客常通。 -- 出自唐·张籍·和裴仆射朝回寄韩吏部
- 独坐高秋晚,萧条足远思。 -- 出自唐·张籍·晚秋闲居
- 晚雨晓犹在,萧寥激前阶。 -- 出自唐·孟郊·溧阳秋霁
- 古台落日共萧条,寒水无波更清浅。 -- 出自唐·刘长卿·严陵钓台,送李康成赴江东使
- 贾谊辞明主,萧何识故侯。 -- 出自唐·刘长卿·送李使君贬连州
- 今日关中事,萧何共尔忧。 -- 出自唐·刘长卿·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
- 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 -- 出自唐·刘长卿·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
- 惟有陶潜柳,萧条对掩扉。 -- 出自唐·刘长卿·送金昌宗归钱塘
- 蔼蔼军容静,萧萧郡宇宽。 -- 出自唐·刘长卿·同郭参谋咏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
- 辛勤万里道,萧索九秋残。 -- 出自唐·刘长卿·酬李郎中夜登苏州城楼见寄
- 岧峣青莲界,萧条孤兴发。 -- 出自唐·韦应物·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 提携唯子弟,萧散在琴言。 -- 出自唐·韦应物·林园晚霁
- 悟言缁衣子,萧洒中林行。 -- 出自唐·韦应物·秋景诣琅琊精舍
- 况兹风雨夜,萧条梧叶秋。 -- 出自唐·韦应物·秋夜南宫,寄沣上弟及诸生
- 似与尘境绝,萧条斋舍秋。 -- 出自唐·韦应物·郡中西斋
- 苍茫随思远,萧散逐烟微。 -- 出自唐·韦应物·烟际钟
- 郁郁杨柳枝,萧萧征马悲。 -- 出自唐·韦应物·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
- 上阳春晚萧萧雨,洛水寒来夜夜声。 -- 出自唐·韦应物·赠王侍御
- 微雨飒已至,萧条川气秋。 -- 出自唐·韦应物·登西南冈卜居遇雨,寻竹浪至沣堧,萦带数里,
- 氲氛芳台馥,萧散竹池广。 -- 出自唐·韦应物·慈恩伽蓝清会
- 淅沥危叶振,萧瑟凉气生。 -- 出自唐·韦应物·楼中阅清管
- 一望秋山净,萧条形迹疏。 -- 出自唐·韦应物·秋郊作
- 憔悴江南客,萧条古郓州。 -- 出自宋·文天祥·来平馆
- 卦义六十四,萧君得其一。 -- 出自宋·文天祥·赠萧巽斋
- 便作乘槎客,萧萧骨发清。 -- 出自宋·文天祥·山中泛舟觞客
- 松风一榻雨萧萧,万里封疆夜寂寥。 -- 出自宋·文天祥·夜宿青原寺感怀
- 天寒霜雪繁,萧萧北风劲。 -- 出自宋·文天祥·第一百八十
- 漫漫望云沙,萧条听风水。 -- 出自唐·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 唯见卢门外,萧条多转蓬。 -- 出自唐·高适·宋中十首
- 近来住淇上,萧条惟空林。 -- 出自唐·高适·淇上别刘少府子英
- 征马向边州,萧萧嘶不休。 -- 出自唐·高适·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
- 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 -- 出自唐·高适·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
- 裴回伤寓目,萧索对寒风。 -- 出自唐·高适·同群公登濮阳圣佛寺阁
- 傅说明殷道,萧何律汉刑。 -- 出自唐·高适·留上李右相(一作奉赠李右相林甫)
- 茅岭感仙客,萧园成古墟。 -- 出自唐·李绅·忆登栖霞寺峰
- 漾漾棹翻月,萧萧风袭裾。 -- 出自唐·李绅·忆登栖霞寺峰
- 柳经寒露看萧索,人改衰容自寂寥。 -- 出自唐·李绅·宿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