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在第3个字的诗句
萧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乔木萧萧故国,孤鸿澹澹长空。 -- 出自元·元好问·木兰花慢·赋召魂九辩
- 凉叶萧萧散雨生,虚堂淅淅掩霜清。 -- 出自元·元好问·秋怀
- 修竹萧萧霜月苦,好留与 -- 出自元·元好问·梅花引 同张仲经杨飞卿赋青梅
- 醉寻萧寺哭春凤。 -- 出自元·元好问·定风波 三乡光武庙,怀故人刘公景玄
- 风雨萧萧欲暮秋,独携孤剑塞垣游。 -- 出自唐·韦庄·送人游并汾
- 上马萧萧襟袖凉,路穿禾黍绕宫墙。 -- 出自唐·韦庄·秋日早行
- 散骑萧萧下太行,远从吴会去陈仓。 -- 出自唐·韦庄·题貂黄岭官军
- 阴风萧萧边马鸣,健儿十万来空城。 -- 出自清·朱彝尊·马草行
- 茆屋萧然诗满怀,一天风雪白皑皑。 -- 出自宋·白玉蟾·晓醒追思夜来句四首
- 次则萧氏建宅仙,七闽万户生祥烟。 -- 出自宋·白玉蟾·纯阳会
- 柳翠萧璚俱水亡,但见渺渺一溪水。 -- 出自宋·白玉蟾·题刘心月
- 山居萧然无一物,摘荠捣麦充晨炊。 -- 出自宋·白玉蟾·端午述怀
- 曲罢萧萧天籁动,长笑一声朝帝所。 -- 出自宋·白玉蟾·三级泉
- 园林萧索无一物,几夜霜威煞无藉。 -- 出自宋·白玉蟾·咏雪于清虚堂火阁
- 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 -- 出自魏晋·蔡琰·胡笳十八拍
- 寒风萧萧生水纹。 -- 出自南北·庾信·燕歌行
- 柏叶萧疏柳叶黄,露华如玉缀空廊。 -- 出自明·刘基·秋夕
- 邑里萧条无吠狗,田畴芜秽少耕牛。 -- 出自明·刘基·次韵和石末公闻海上使命之作因念西州怆然有
- 白雁萧萧柿叶红,野花开尽六王宫。 -- 出自明·刘基·钟山作
- 霖雨萧萧泥客途,岁华冉冉隙中徂。 -- 出自明·刘基·次韵高则诚雨中(三首)
- 秋气萧条宋玉悲,西风唯有雁相宜。 -- 出自明·刘基·秋日即事(八首)
- 袭彼萧艾。 -- 出自汉·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六
- 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 出自近代·苏曼殊·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
- 方丈萧萧落叶中,暮天深巷起悲风。 -- 出自唐·戴叔伦·酬盩厔耿少府湋见寄
- 拂岳萧萧竹,垂空澹澹津。 -- 出自唐·陈陶·题赠高闲上人
- 五陵萧瑟,中原杳杳,但有满襟清泪。 -- 出自宋·李纲·永遇乐·秋色方浓
- 寒雨萧萧灯焰青,灯前孤客难为情。 -- 出自唐·杜荀鹤·馆舍秋夕
- 入云萧帝寺,毕竟欲何如? -- 出自唐·杜荀鹤·题战岛僧居(在江之心)
- 庭户萧条燕雀喧,日高窗下枕书眠。 -- 出自唐·杜荀鹤·赠溧水(一作涟水)崔少府
- 风叶萧萧不忍闻。 -- 出自宋·李之仪·南乡子·泪眼转天昏
- 宜推萧史伴,消得东阳瘦。 -- 出自宋·李之仪·千秋岁·万红暄昼
- 暮雨萧条过凤城,霏霏飒飒重还轻。 -- 出自唐·李端·听夜雨寄卢纶
- 红树萧萧阁半开,上皇曾幸此宫来。 -- 出自唐·张祜·华清宫四首
- 山驿萧疏,水亭清楚,仙姿太幽。 -- 出自宋·无名氏·沁园春·山驿萧疏
- 气象萧条,生灵憔悴,经略从来未必然。 -- 出自宋·无名氏·沁园春·道过江南
- 木叶萧萧霜露降,仰见天高月吐。 -- 出自宋·无名氏·贺新郎·步自雪堂去
- 弄云萧。 -- 出自宋·无名氏·步步高
- 园林萧索,亭台寂静,万木皆冻凋伤。 -- 出自宋·无名氏·满庭霜/满庭芳
- 门径萧萧长绿苔,一回登此一徘徊。 -- 出自宋·无名氏·题焚经台
- 自与萧娘别後,事事俱嫌。 -- 出自宋·无名氏·昼锦堂·雨洗桃花
- 西楼萧洒有谁知,教我独自上来、独自下。 -- 出自宋·无名氏·倚西楼
- 行尽萧湘山复山,掣舟来叩淡岩关。 -- 出自宋·无名氏·此游淡岩同成一诗敢用拜呈
- 祸起萧墙不知戢,羽书催筑长城急。 -- 出自宋·无名氏·秦家行
- 梵宇萧条隐翠微,丹枫白石静双扉。 -- 出自明·戚继光·伏龙寺
- 短剑萧森心尚赤,班超独倚玉门愁。 -- 出自明·戚继光·塞外观音岩
- 已过萧萧雨,犹成黯黯阴。 -- 出自宋·梅尧臣·秋阴
- 岸旁萧与艾,从听到寒休。 -- 出自宋·梅尧臣·午日三首
- 欲向萧关外,穷阴雪暗沙。 -- 出自宋·梅尧臣·环州通判张殿丞
- 归见萧何政,条令旧镐间。 -- 出自宋·梅尧臣·送卫真宰晏寺丞罢长安
- 冬日萧条公府清,独将诸吏上高城。 -- 出自宋·梅尧臣·和十一月十二日与诸君登西园亭榭怀旧书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