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在第3个字的诗句
萧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风萧萧梧叶中,寸点点芭蕉上。 -- 出自元·张鸣善·普天乐·雨儿飘
- 暮雨萧萧云黯然,数家山下起炊烟。 -- 出自明·何景明·长安驿
- 今日萧条君不见,白杨秋色有谁怜。 -- 出自明·李攀龙·挽杨生
- 鬓发萧萧昼不冠,他乡风物若为看。 -- 出自明·谢榛·病怀
- 万里萧条昏井邑,千家凌夺失园田。 -- 出自明·徐渭·数年来南雪甚于北癸未复尔人戏谓南北之气互
- 纵有萧萧几株在,也应啼杀城头乌。 -- 出自明·杨基·遇史克敬询故园
- 疏篱萧萧茅屋破,况复临春开结绮。 -- 出自明·杨基·湘阴庙梨花(有序)
- 山木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 -- 出自清·陈恭尹·崖门谒三忠祠
- 古县萧条对岸开,大江行色榜人催。 -- 出自清·金农·过小孤山
- 寒雨萧萧夜打蓬,蓬窗相对一灯红。 -- 出自清·沈德潜·雨泊话旧
- 异代萧条吾怅望,斜阳满树暮云蘩。 -- 出自清·舒位·卧龙冈作
- 白首萧条居汉浦,清吟编集号檀溪。 -- 出自唐·齐己·谢元愿上人远寄檀溪集
- 后夜萧骚动,空阶蟋蟀听。 -- 出自唐·齐己·小松
- 萧乎萧乎,忆萧者嵩山之卢。 -- 出自唐·卢仝·寄萧二十三庆中
- 岸柳萧疏野荻秋,都门行客莫回头。 -- 出自唐·沈彬·都门送别
- 陋卷萧萧风析析,缅想斯人胜珪璧。 -- 出自唐·僧贯休·杂曲歌辞·君子有所思行
- 木落萧萧,蛩鸣唧唧。 -- 出自唐·僧贯休·杂曲歌辞·轻薄篇二首
- 边风萧萧,榆叶初落,杀气昼赤,枯骨夜哭。 -- 出自唐·僧贯休·相和歌辞·胡无人行
- 入巷萧条起悲绪,儿女犹居旧贫处。 -- 出自唐·刘言史·题王况故居
- 山边萧寂室,石掩浮云扃。 -- 出自唐·杨衡·题玄和师仙药室
- 凉风萧萧漏水急,月华泛溢红莲湿,牵裙揽带翻成泣。 -- 出自唐·杨衡·白纻辞(此二首又见贞元进士杨衡集中)
- 凉叶萧萧生远风,晓鸦飞度望春宫。 -- 出自宋·陈羽·早秋浐水送人归越
- 朔风萧萧寒日暮,星河寥落胡天晓。 -- 出自唐·刘商·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
- 蔓草萧森曲岸摧,水笼沙浅露莓苔。 -- 出自唐·吴融·题延寿坊东南角古池
- 别墅萧条海上村,偶期兰菊与琴尊。 -- 出自唐·吴融·秋日经别墅
- 一室萧然数卷书,三年冷掾出无驴。 -- 出自宋·王珪·胡则大学正满秩趋京赋诗为赠
- 功归萧相国,气尽戚夫人。 -- 出自唐·于季子·咏汉高祖
- 塞外萧条望,征人此路赊。 -- 出自唐·郑愔·塞外三首
- 边树萧萧不觉春,天山漠漠长飞雪。 -- 出自唐·贺朝·从军行
- 庭木萧萧落叶时,溪声雨声听不辨。 -- 出自唐·陈润·宿北乐馆
- 那向萧条路,缘湘篁竹愁。 -- 出自唐·杨凝·送客归湖南
- 梵宇萧条白日长,苦空谭尘接藤床。 -- 出自宋·王益·和梅公仪新繁县顯曜院
- 何独萧望之,诛鉏恨不早。 -- 出自宋·郑獬·杂兴三首
- 芦叶萧萧江上秋,鲥鱼清酒解消忧。 -- 出自宋·郑獬·江上
- 苍鬓萧疏并曲台,北门笑口屡同开。 -- 出自宋·强至·依韵和酬顺安使君王大观见寄之什
- 先生萧瑟半涂休,一跌青云不再收。 -- 出自宋·强至·依韵和张叔毅读柳先生文
- 岂如萧爽大士堂,雪山数尺平头立。 -- 出自宋·强至·题可久上人房素屏
- 井梧萧索。 -- 出自宋·王安国·点绛唇·秋气微凉
-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 出自宋·王安国·游庐山宿栖贤寺
- 神女萧萧来暮雨,浮丘往往下云軿。 -- 出自宋·范祖禹·资中八首
- 左右萧何手,安危晋国身。 -- 出自宋·范祖禹·文潞公生日
- 晓风萧爽韵疏松。 -- 出自宋·米友仁·临江仙·野外不堪无胜侣
- 晚风萧萧近易水,想见怀古当倾曦。 -- 出自宋·吴则礼·送曾公善赴定武
- 鬓毛萧瑟强儒冠,尘土追随意已阑。 -- 出自宋·吴则礼·黄伯钧示诗因次韵
- 修竹萧萧寺,平芜浅浅陂。 -- 出自宋·刘望之·出游
- 细雨萧萧变作秋。 -- 出自宋·王质·浣溪沙
- 空响萧萧似见呼。 -- 出自宋·王质·鹧鸪天·空响萧萧似见呼
- 两岸萧萧芦荻林。 -- 出自宋·王质·长相思·山青青
- 凋柳萧骚,又如轵道,故老何颜对。 -- 出自宋·王质·笛家弄/笛家
- 疎竹萧萧正雨声,眼中日影又还晴。 -- 出自宋·张栻·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