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在第6个字的诗句
草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霜落小园瑶草短,瘦叶和风,惆怅芳时换。 -- 出自唐·冯延巳·鹊踏枝·霜落小园瑶草短
- 风柔声自和,草缛阴可藉。 -- 出自宋·曾巩·青青间青青
- 秋光已逼花草歇,寒气况乘岩谷深。 -- 出自宋·曾巩·游麻姑山
- 良材未成种,草树亦已稠。 -- 出自宋·曾巩·舍弟南源刈稻
- 风露气严花草腓,天色漻漻初雁飞。 -- 出自宋·曾巩·送人移知贺州
- 巧兔狞鸡失草木,勇鸷一下崩其毛。 -- 出自宋·曾巩·一鹗
- 望断天涯芳草。 -- 出自宋·朱敦儒·西江月·正月天饶阴雨
- 楼外夕阳芳草路。 -- 出自宋·朱敦儒·清平乐·相留不住
- 无路踏青斗草。 -- 出自宋·朱敦儒·杏花天·残春庭院东风晓
- 木名有连理,草名有宜男。 -- 出自明·王微·有人以断肠草寄怨予偶见戏反之
- 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 出自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 悠悠干禄利,草草废渔樵。 -- 出自唐·司空图·寄怀元秀上人
- 带病深山犹草檄,昭陵应识老臣心。 -- 出自唐·司空图·与都统参谋书有感
- 坐久不思眠,草间微露浥。 -- 出自宋·司马光·夏夜
- 燕初飞玉殿,草不染香轮。 -- 出自宋·司马光·清明日兴宗饮赵道士东轩
- 烟云长带雨,草树不在春。 -- 出自宋·司马光·延安道中作
- 日永一堂静,草生三径深。 -- 出自宋·司马光·寄题李水部产水别业
- 悦目宁将恶草殊,扶危或比兼金重。 -- 出自宋·司马光·酬安之谢药栽二章
- 经时掩户庭草深,永书无人涧花落。 -- 出自宋·司马光·缑山引
- 谁怜从窭卒,草际犯寒归。 -- 出自宋·司马光·和次道西都元日怀不疑见寄
- 西风连夜雨,草树已萧条。 -- 出自宋·司马光·秋日登观信亭
- 石下泉声蔓草深,石上露浓苍藓遍。 -- 出自宋·司马光·寿安杂诗十首·寿安杂诗十首·神林从二首
- 柳侯还作牧,草树转清辉。 -- 出自宋·司马光·送草伯镇知湖州
- 乃知就阳意,草木皆有情。 -- 出自宋·司马光·种竹
- 妆样巧将花草竞。 -- 出自宋·张先·定风波令/定风波
- 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 -- 出自宋·张先·渔家傲 和程公辟赠
- 丞相高斋半草莱,旧时风月满亭台。 -- 出自宋·张先·润州甘露寺
- 离情尽寄芳草。 -- 出自宋·张先·熙州慢·武林乡
- 为爱暮云芳草句,一杯聊听新声。 -- 出自元·元好问·临江仙·连日湖亭风色好
- 著意酬春还草草。 -- 出自元·元好问·蝶恋花·春到桃源人不到
- 古殿吴时花草,奚琴塞外风沙。 -- 出自元·元好问·朝中措·芦沟河上度旃车
- 山中一花一草,也留教、老子婆娑。 -- 出自元·元好问·声声慢 内乡淅江上作 以上强村丛书校明弘治
- 渭北清光摇草树,故人对酒相应识。 -- 出自元·元好问·满江红 方城商帅国器军中寄同年李钦用,时
- 倒插一枝萱草凤钗 -- 出自元·元好问·虞美人 题苏小小图
- 沙岸萦回入草泥。 -- 出自元·元好问·鹧鸪天 山阳七圣堂
- 江山埋玉气,草木动威灵。 -- 出自元·元好问·三奠子 同国器帅良佐仲泽置酒南阳故城
- 恨夕阳迟,芳草远,落红多。 -- 出自元·元好问·行香子 时在淅江
- 人言无僧久,草满不复铲。 -- 出自元·元好问·龙门杂诗
- 肠断入城芳草路,淡红香白一群群。 -- 出自唐·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 遇物旋添芳草句,逢春宁滞碧云才。 -- 出自唐·韦庄·含香
- 牧竖远当烟草立,饥禽闲傍渚田飞。 -- 出自唐·韦庄·途中望雨怀归
- 满目墙匡春草深,伤时伤事更伤心车轮马迹今何在,十二玉楼无处寻。 -- 出自唐·韦庄·长安旧里
- 秋到长门秋草黄,画梁双燕去,出宫墙。 -- 出自唐·韦庄·小重山(二)
- 檇李亭荒蔓草存,金陀坊冷寺钟昏。 -- 出自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六
- 断肠归路,秋草真娘墓。 -- 出自清·朱彝尊·点绛唇·万里将行
- 苏小门前芳草渡。 -- 出自清·朱彝尊·青玉案·湾头分手盈盈步
- 苏小墓前秋草平,苏小墓上秋瓜生。 -- 出自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九
- 茜草叶交萱草叶,桃花枝映李花枝。 -- 出自宋·白玉蟾·春兴七首
- 我欲杨村结草庐,不知踪迹又江湖。 -- 出自宋·白玉蟾·送江子恭三首
- 有客放船芳草渡,何人吹笛夕阳楼。 -- 出自宋·白玉蟾·悲秋